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头颅CT和临床检查,对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抗凝、溶栓史、心源性脑栓塞、高血压、高血糖,并阐述了HI的临床特点。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CT为诊断HI的可靠手段,及时诊治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将2000-2003年我院收集的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临床表现与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HI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8-75岁。既往有风心病、冠心病合并房颤19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4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6例。本组均做2次以上颅脑CT检查。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凝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所收集的汕头地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192例发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梗死后血糖水平、梗死指数对HI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年龄>70岁患者HI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出血性脑梗死20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影像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3 a中341例住院非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30例HI的病因,临床和影像改变。结果:HI发病率占同期脑梗的88%。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占70%,并以心源性栓塞为主。HI最早发生在脑梗死24 h内。最大时间30 d。26例发生在MGA分布区。有血肿型和非血肿型之分(18例和12例)。结论: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建议发病后1-2周进行影像学复查。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杨  刘凌  张磊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30-2431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为脑卒中后记忆功能的康复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同期住院16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继发性脑出血分为HI组(48例)、非HI组(1602例),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心房纤颤病史、梗死部位、梗死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选择HI组配合检测的患者36例,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式进行测查,对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HI的危险因素:HI与大面积脑梗死、梗死部位、心房纤颤病史及患者年龄相关(X^2分别为41.20,35.60,54.18,12.50,P&;lt;0,05);HI与患者性别、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无关(X^2分别为0.08,1.10,2.34,P&;gt;0.05)。②左侧脑梗死[(73.12&;#177;11.88)分]与右侧脑梗死[(74.56&;#177;10.96)分】记忆商(MQ)均明显下降,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t=0.344,P&;gt;0.05);有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者记忆障碍明显,MQ分别为(69.01&;#177;41.22),(71.05&;#177;16.15)分,与无糖尿者(90.03&;#177;16.01)分和无原发性高血压者(92.02&;#177;17.83)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分别为4.11,3.70,P&;lt;0.001);而心脏病与记忆下降无明显相关性(t=0.11,P&;gt;0.05)。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疑为脑栓塞或皮质梗死患者应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CT以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皮质梗死、多灶脑梗死或伴高血压、糖尿病者应注意记忆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应用使HI得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ion , HI )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又称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这种梗死后出血既可无临床症状(原有症状除外),又可表现为原有症状的突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抗凝疗法的开展,以及CT、MRI的普遍应用,HI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已成为脑梗死治疗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就其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出血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雅琴  陈泽峰 《临床荟萃》2002,17(3):139-140
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ion,HI) ,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梗死区血流再通而发生脑出血。临床上并非少见 ,病死率较高 [1 ] ,常发生于累及皮层的大、中等面积脑梗死之后 ,以前需尸检后才能确诊 ,随着 CT、MRI的应用 ,HI已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现就我科近 2年收集的 30例HI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4~ 78岁 ,平均 6 0 .7岁。伴发疾病 :高血压 18例 ,冠心病 14例 ,风心病 6例 ,心房纤颤 12例 ,糖尿病 16例 ,既往有脑梗死病…  相似文献   

9.
脂多糖与缺氧缺血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临床感染是否与轻度缺氧缺血(HI)协同导致严重的脑损伤。方法:(1)用不同剂量脂多糖(LPS)腹腔注射7d龄Wistar大鼠,观察体温变化以确定引起亚临床感染的LPS剂量;(2)LPS 0.3mg/kg腹腔注射7d龄Wistar大鼠并联合不同时间HI,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死面积;(3)用7d龄Wistar大鼠分别制成缺氧缺血损伤(HIBD)模型(HI 55min)、感染与轻度HI协同作用脑损伤模型(LPS+HI 20min)和对照组,分别用MAP-2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死面积和脑HCAM-1阳性微血管计数。结果:(1)LPS 0.3mg/kg是引起亚临床感染的剂量;(2)LPS 0.3mg/kg HI 20min可造成严重脑损伤;(3)LPS+HI 20min组与HI 55min组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ICAM-1阳性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LPS+HI 20min组脑梗死面积与HI 55mi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ICAM-1阳性微血管计数LPS+HI 20min组显著高于HI 55min组(P<0.05)。结论:LPS与HI可协同导致严重脑损伤;ICAM-1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中对轻度窒息患儿应警惕感染/亚临床感染对HI脑损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误诊为出血性脑梗死(HI)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收治的21例误诊为HI的CVST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21例误诊为HI的患者,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资料与HI不符,提示CVST可能。结论:CVST可能误诊为HI,通过临床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和分析影像学检查,能够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病人因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出血。本文以我科自1989年至2004年46例HI病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脑内出血[1]。按照Berger影像分型将其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和脑实质内血肿(Parenchyma haematoma,PH)[2]。HI指梗死区内的点、片状出血,无占位效应,PH指梗死区内存在血肿,伴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在国内外的报道中,脑梗死的患者出现HT  相似文献   

13.
2000-2004年,我院共收治出血性脑梗死(HI)患55例,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同时注入人关怀的护理服务,注重患的人需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病人发生梗死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梗死后出血(亦称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12例HI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占同期住院脑梗死235例的5.1%,入院时即诊断为HI2例,另10例入院时诊断为脑梗死,从脑梗死发生至HI〈8h为1例,〈7d为3例,8—14d为5例,15—21d为1例。梗死部位位于大脑皮质5例,基底节区3例,大脑半球2例,小脑2例。在10例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治疗过程中8例病情无好转或加重,通过复查头颅CT发现为HI。经调整治疗10例预后较好,2例死亡,死亡率为16.7%。结论 ①梗死后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②应适时复查头颅CT;③慎用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为脑卒中后记忆功能的康复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同期住院1 6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继发性脑出血分为HI组(48例)、非HI组(1 602例),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心房纤颤病史、梗死部位、梗死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选择HI组配合检测的患者36例,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式进行测查,对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HI的危险因素HI与大面积脑梗死、梗死部位、心房纤颤病史及患者年龄相关(X2分别为41.20,35.60,54.18,12.50,P<0.05);HI与患者性别、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无关(X2分别为0.08,1.10,2.34,P>0.05).②左侧脑梗死[(73.12±11.88)分]与右侧脑梗死[(74.56±10.96)分]记忆商(MQ)均明显下降,但两者无明显相关性(t=0.344,P>0.05);有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者记忆障碍明显,MQ分别为(69.01±41.22),(71.05±16.15)分,与无糖尿者(90.03±16.01)分和无原发性高血压者(92.02±17.83)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分别为4.11,3.70,P<0.001);而心脏病与记忆下降无明显相关性(t=0.11,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疑为脑栓塞或皮质梗死患者应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CT以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皮质梗死、多灶脑梗死或伴高血压、糖尿病者应注意记忆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H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HI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因脑梗死症状、体征进一步加重,误诊为进展性脑梗死,占同期HI的27.34%。后经复查头颅CT后确诊HI,误诊时间3~72 h。予相应治疗2周~1个月,其中8例行去骨瓣减压手术,6例行血肿清除手术。出院后随访3个月,基本痊愈7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死亡4例。结论对本病缺乏认识,未及时行头颅CT检查是导致本组误诊的关键因素。提示临床遇及类似患者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以早期确诊,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7.
<正>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一种继发性出血现象,是由于患者突发急性脑梗死后梗死区血液再灌注所引发的,在脑栓塞患者中较为常见,而在脑血栓患者中并不多见。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梗死类疾病,通常发生在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稳定后的515 d内,主要的早期表现为严重的呕吐、头痛、晕厥、面色苍白、四肢麻木、突然失语甚至是抽搐[1]。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  相似文献   

18.
基底节区出血性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永红 《临床荟萃》2000,15(21):975-976
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病灶内的继发性出血。随着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 ,HI再次受到重视 ,但 HIOBG报道很少。我院自 1994年 6月至 1998年3月共收治基底节梗死患者 1475例 ,其中 18例发生 HI。现将本组资料报道如下 ,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CT与 MRI表现、治疗等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41~ 80岁 ,平均 5 8.5岁。既往有冠心病史 8例 ,其中 7例合并房颤 ,风心病并房颤 2例 ,甲亢并房颤 1例 ,高血压史 5例 ,糖尿病史 4例 ,既往有脑卒中史 2…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基础上,梗死灶内血液漏出继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为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对1998年5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CT确诊的35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HI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舒适护理、早期康复干预等.并在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hsCRP以及MMP-9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人院后第7天、第14天hsCRP以及MMP-9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5±2.8)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8.5±3.2)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HI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有效降低HI患者血清中hsCRP以及MMP-9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