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对原治疗的反应差异大,病死率较高,现将我科收治的7例隐性临床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在2—13岁,其中2—10岁5例,113岁2例,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4例家中饲养鸽子。一例以高热、反复抽搐入院;6例以头痛入院;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临床分析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750001)张云慧严俊英宁夏银川市第三医院(750001)苏德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在临床上极易误诊,本人在华西医科大进修期间统计到2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9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脑脊液(CSF)检查、头颅影像学资料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4例患者均出现头痛(100%),19例(79. 17%)出现发热; 11例(45. 83%)颅内压增高(≥300 mm H2O); 16例(66. 67%) CSF首次检查示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7例(29. 17%)真菌培养阳性,19例(79. 17%)送检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均为阳性(100%); 21例(87. 50%)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治疗,另外3例(12. 50%)重症患者予以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氟胞嘧啶、氟康唑三联治疗。最终治愈11例(45. 83%),好转2例(8. 33%),死亡11(45. 83%)例。所有死亡患者均考虑为高颅压致死。结论高颅压是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CSF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是诊断较敏感指标,效果优于CSF墨汁染色及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如何提高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愈率。实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对减轻患痛苦,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仔细的临床观察,严密的技术操作是实现医疗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少见,死亡率高,临床上易误诊。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1986~1997年收治的23例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男18例,女5例,年龄18~79岁,平均38岁。原患慢性肾炎者3例,SLE2例,肺结核1例,其余17例既往体健。5例有长期服用强的松病史,2例SLE病人曾应用环磷酰胺。初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膜炎5例,脑脓肿1例,脑梗塞1例,高血压脑病1例。起病到确诊的时间为15~37天。 1.2 症状:均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疼痛及发热,高热者10例。先后出现意识障碍12例,其中昏迷7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隐脑的认识。方法 :对 5例隐脑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以头疼为首发症状 ,呈渐进型性加剧。脑脊液 (CSF)压力高于正常。其中≥ 4 0 0mmH2 O~ 6 0 0mmH2 O占 4 5 ;蛋白正常2例 ,轻度升高 <2g 3例 ;糖 5例均低于正常 ,其中 <1mmol L 4例 (4 5 ) ,氯化物 4例 94 9~ 10 7mmol L(4 5 )。结论 :头疼为首发症状 ,呈渐进型加剧是隐脑的重要表现 ,CSF压力≥ 4 0 0mmH2 O ,糖显著低于 1mmol L ,应该考虑隐脑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其临床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少数可表现出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常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我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的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例 1 患者男性 ,45岁 ,住院号2 195 83。因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45天 ,于 1997年 4月 3日入院。查体 :T38.8℃ ,神清 ,颈软。心肺 (一 )。全腹平软 ,无压痛 ,肝肋下 1.5 cm,脾肋下 3cm。腹水征 (一 )。克氏征、布氏征 (一 )。血 WBC:5 .92× 10 9/ L ,N:72 .4%。 X片 :心肺未见异常。血培养无需氧致病菌生长 ,肥达氏实验、外斐氏试验均 (一 )。骨髓象示红系增生显著。B超 :肝硬化 ,脾大。诊断肝硬化 ,予强力宁等护肝治疗 ,患者体温波动在 36 .9— 39.4℃之间。入院第 17天 ,患者出现神志不清 ,腰穿压力 180滴 /分钟 ,CSF:淡黄色 ,…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表现、脑脊液(CSF) 及影像学改变的差异,探讨2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要点方法对25例CNM和67 例TBM患者的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CNM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中、低度发热,神经损售的表现出现较晚,视乳头水肿及脑疝多见:TBM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高热多见,神经损害的表现出现较早,腱反射减弱TBM CSF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较CNM高,氯化物较CNM低,葡萄糖较CNM高,CNM颅内压多明显升高,细胞分类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影像学改变也有不同的特点,TBM 脑膜收变较CNM明显,脑积水多见且较重;CNM患者MRI可见血管周围腔隙扩大结论CNM和TBM 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特点是CNM和TBM鉴别诊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2.
总结18 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做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安全护理评估,有针对性采取安全防范对策,强化心理护理,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周柳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773-774
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较为少见 ,易与结脑、脑瘤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误治 ,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早期诊治 ,积极预防 ,现把我院近年收治的 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5岁 2个月~ 12岁。有原发病 4例 ,患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 1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纵隔肿瘤长时间化疗各 1例 ,淋巴结结核抗痨治疗半年 1例。1.2 临床表现 6例中头痛、呕吐 5例 ,头痛以前额、双侧颞枕部为著 ,4例呈阵发性发作 ,1例呈持续性疼痛 ,进行性加重 ,2例呕吐呈喷射状 ;发热 4例 ,2例为不规则低热 ,视物模糊 2例 ,视乳头水肿 1例… 相似文献
14.
对6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发现误诊59.6%(40/67),病死率为34.3%(23/67),治愈率23.81%(16/67),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啶治疗40例,治愈30%(12/40),提示该病误诊率及病死率高,治愈率低,预后取决于早期的确诊及有效的治疗。最佳药选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0引言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由隐球菌属中某些种或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 隐脑在我国仍以散发为主,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AIDS患者隐脑的发病率更高[1]. 隐脑的误诊率较高,其治疗中存在较多问题,因为在现有的抗真菌治疗条件下,国内外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仍高达25%~60%[1]. 现将我科1997-01/2005-01收治的19例中,进行了持续腰池脑脊液(CSF)引流的9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与对照组10例观察报告如下,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M)是真菌直接侵犯中枢神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1 ] ,现将我科从 1973~ 1999年确诊为 CM住院的病人随机抽样 38例作以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4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6 .5±12 .7岁 (9~ 6 3岁 )。病人均具有脑膜炎的症状、体征和脑脊液 (CSF)的改变 ,并经病原学证实。病程多 >1个月 ,最长 3年。本组患者居住农村 2 3例 ,城市 15例。入院前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10例 ,化脓性脑膜炎 4例 ,病毒性脑膜炎 2例 ,头痛、颅高压待查 11例 ,院外或本院门诊腰穿确诊为 CM收住院仅 11例 ;伴有间质性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结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特点探讨适合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对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2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 结果 2例病人均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本病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时间长且效果缓慢,费用高,通过加强针对性护理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可以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是真菌中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误诊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很高。本院近 1 0年来诊断、治疗 1 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1 1例 ,女性 1例 ,年龄2 4~ 6 7岁 ,平均年龄 44.3岁。病程 1 0~ 90天 ,平均 37天 ,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例 ,粒细胞减少症 1例 ,溃疡性结肠炎 1例 ,左纵隔畸胎瘤 1例 ,糖尿病 2例 ,家禽接触史3例 ,入院时确诊隐脑 3例。诊断结脑 6例 ,病毒脑 1例 ,肿瘤占位 1例 ,脑梗死 1例。1 .2 主要表现 首发症状头痛 1 0例 ,肢体乏力 2例 ,全部病人均出现头痛 ,9例伴呕吐 ,8例… 相似文献
2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5例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少见病种,但病情重,死亡率高.未经抗真菌治疗,病死率高达87%[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经及时彻底的抗真菌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好转和痊愈.现将我科自1994年~2003年共收治的15例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