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心室肌不均匀肥厚的心肌病。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主要罹及左心室,但室间隔肥厚较左室壁更甚。偶亦可罹及右心室。以往对这种疾病的命名繁多,目前统称为肥厚型心肌病。根据血液动力学改变,按其有无心室内压差而归纳为: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发现有一型肥厚型心肌病,其心室肌肥厚的部分不在左心室靠近基底的一半、中部、室间隔,而是在心尖部,被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自日本学者Yamaquhi等首先报道以后,渐为人知。它可归属于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型,即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本病发病年龄15~70岁,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男女发生率比例为2:1~12:1。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践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多有明确的家族史(约占1/3)。大多数患者都在30岁以前发病,其中10%左右的人在婴儿期即被确诊,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根据左室流出道有无阻塞分为梗阻性、非梗阻性和隐匿性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由于二尖瓣或腱索延长及虹吸作用向前移动,导致左室流出道狭窄或梗阻;隐匿性肥厚型心肌病一般情况下无左室流出道受阻,仅在药物或其他因素影响下才出现阻塞现象;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除室壁增厚外,无左室流出道梗死。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肥厚型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不同,约1/3的患者有家族发病史。约10%左右的患者在婴儿期即被发现,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为先天性病变。男女患病概率相等,症状大多起始于30岁以前。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遗传性心肌病之一,临床上相对少见.临床症状及心电图(ECG)无特异性,诊治困难,预后差.且易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约50%病人发生猝死(SD)。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HCM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系心肌病中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y),至今病因未明,有研究表明,该病常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可与遗传因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者,男女发病大致相等;无家族史者,则男多于女。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胸闷、心悸两个月入院。当地医院查心电图(ECG)示:ST-T改变。拟"冠心病"治疗,然ECG无改善遂来本院就治。体格检查:T36.4℃,R20次/min,P66次/min,BP105/70mmHg。心尖搏动明显,心界向左稍扩大,心率66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达1/500,约2/3 的患者可以正常生活,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疾病,但亦是年轻人和竞技运动员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与方法。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36例患者,所有病例均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确诊。通过对该3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记录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进一步采用超声心动图确诊。结果根据对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本组患者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者16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者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0例。由此可见,心肌肥厚型心肌病也不少见。结论根据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作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具有家庭性心脏异常倾向、独特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过程的特发性心肌病。部分患者可完全无自觉症状而在体检中被发现或猝死。由于肥厚型心肌病多种多样的临床和遗传特点,故要求临床护理应个体化,同时在护理策略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症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二是检测出那些有高度猝死危险的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误诊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本院1985年至2004年5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误诊病历,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分析出AHCM误诊的三大原因,提出了减少误诊漏诊的5项措施。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意识.遇到符合以上心电图特点的患时能想到本病,进一步仔细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选择其它相关检查,即能够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3.
<正>1患儿男,5.5小时,以"呻呤4h伴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诉入院。患儿系母孕38w+6第二胎,第2产。脐带绕颈一周。剖宫产娩出无出生窒息史。生后半小时出现呼吸困难,表现是呻吟、颜面发绀、且呈进行性加重,急来诊。其母孕期有多饮多尿症状,产前测空腹血糖7.8mmol/L。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197-3198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已不是少见病,世界范围人群发病率为0.2%即1:500(200人/10万),我国成人HCM的患病率为80人/10万.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原因,近年受到国际上心脏病专科学会的关注.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专家们对HCM的临床和治疗方面提出了新的共识,涉及HCM的定义、诊断、药物及非药物治疗选择、SCD及心房颤动(AF)的防治等,由于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主要基于小规模的观察性研究和大多数专家的共识意见,但内容与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心脏病协会(ISFC)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相比,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点,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另选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象,在入院时两组均采取十二导联ECG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均R波异常、ST段降低以及T波倒置等心电图异常变化,两组T波倒置出现率相仿,但是观察组R波异常出现率和ST段下移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ECG能够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提供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6.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不多见,兹将我院1985年以来共收治的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6例中,男5,女1,年龄20~50岁,平均40.6岁。有胸闷症状3例,心绞痛3例,并发全心衰1例。有短期轻度高血压史2例。4例心前区闻及Ⅱ~Ⅲ°/ Ⅵ°吹风样SM,1例并有收缩期卡嗒音,1例无心脏体征。X线2例心影正常,4例心脏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CTR55~60%。ECG表现为左室肥厚及劳损,R_(V5)27~46mm,ST_(V2~5)水平型压低1~4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多见,有26例(37.4%)。55例有心电图结果中,53例(97.2%)心电图异常,其中45例(82.6%)ST段压低,31例(57.8%)左胸导联T波倒置,27例(48.6%)左心室肥厚,11例(20.2%)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非对称性54例(78.4%),对称性15例(21.6%),心尖肥厚型5例(6.5%),梗阻型12例(18.0%),非梗阻型57例(82.7%)。结论HCM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 ,但经其它辅助检查不支持冠心病的诊断。现报告我院所见 7例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心电图认识。1 临床资料病人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 9~ 49岁 (平均 38岁 ) ;病程 3个月至 5年。临床均无心绞痛表现 ,其中 6例男性均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而来本院就诊。临床诊断均依据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尖局限性心肌肥厚约 2 0~3 0cm ,无左室流出道梗阻 ,左室内径正常 ,无瓣膜病变。心电图表现 :RⅤ4 、Ⅴ5电压增高 ,伴巨大倒置T波 ,ST段压低表 1  7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例号性别年龄 (岁…  相似文献   

19.
张望云 《天津医药》1992,20(2):118-119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亚型,笔者在1987年10月~1990年5月共遇到6例,现将资料完整的5例报告如下。例1 男,16岁。胸闷半年,发现收缩期杂音疑为先心病来诊。父母健在,血压14.7/9.33kPa。心界稍向在扩大。心率69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三、四肋间问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v_?~v_6压低1.5mm,T_(Ⅰ、Ⅱ、Ⅲ、) aVF、V_1~V_6倒置,Tv_5倒置8mm。Rv_526mm,Rv_5+Sv_1 59mm。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差异,从无症状到黑朦、晕厥、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不尽相同。很多青年患者往往平时无症状或首发症状就是猝死。已发现至少有25种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加深对其分子遗传学的认识有利于促进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近期分子遗传学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