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3.
4.
冠心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心绞痛,临床上可分为3种,即较常见的典型心绞痛,较少见的变异型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时正确地合理选用抗心绞痛的药物,既能减轻患者发作时的疼痛,又可保护心脏和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可冀治疗自发型心绞痛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凤芹 《中医杂志》2001,42(1):16-17
自发型心绞痛(包括变异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局部血流供应减少所致的心绞痛。其与劳力型心绞痛相比,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胸痛发作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自发型心绞痛与中医的厥心痛、卒心痛等病较为相似,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温阳、活血、疏肝、通脉等方法,但疗效多不满意。陈可冀教授擅长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现将其治疗自发型心绞痛经验介绍如下。1 温通心阳、重在培元自发性心绞痛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阳虚寒凝症状,如胸痛剧烈,常在夜间或感受寒邪时发作,平素畏寒肢冷、体乏无力、胸闷气短,舌质紫暗、脉沉弦或弦紧等。陈教授认为,此病阳虚虽多以心阳虚、血脉凝滞为主,  相似文献   

6.
生脉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  王敏 《中医药学报》1998,26(6):23-24
将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静点生脉液治疗,其结果表明,以观察组在心绞痛症状恢复,心电图改善,血压及心率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和生脉液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1992年4月~1997年10月,我院共诊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0余例,其中有24例为颈性心绞痛误诊为冠心痛心绞痛。这24例中有21例为不同医院首诊误诊,经长期治疗无效转我院进行诊断治疗中发现的,3例为我院误诊。因颈性心绞痛易与冠心病心绞痛相混淆,往往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同时颈性心绞痛患者服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多无疗效。因此,早期确诊对治疗及愈合有重要意义。笔者拟结合本组病例对颈性心绞痛误诊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35~65岁。24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硝酸甘油防治心绞痛疗效确切、应用广泛 ,目前仍是公认的首选药。但随着剂型的增加 ,给应用带来一定难度 ,笔者现将各种剂型的特点作一比较分析 ,以利正确应用。1 硝酸甘油片每片含主药 0 .5 mg或 0 .6 mg,用于防治心绞痛时 ,每次舌下含服 0 .3~ 0 .6 mg,1~ 2 min即可缓解症状 ,5 min达到最大效应 ,持续时间约为 10~ 30 min,如病情需要 ,隔 5 min后可再次给药 ,极量 2 mg/ d。本品舌下含化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口服给药因肝脏首过作用生物利用度低、起效慢 ,故急救时 ,一定要舌下含服 ,必要时可嚼碎。注意事项 :1本品为白色片剂 ,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首先对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填写,然后分别从症状指标描述、证候特点及相关性分析3个方面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规律及差异性。结果:(1)血瘀、气虚是心绞痛证候最主要的证素,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瘀更为突出,气虚相对较少,经X2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相关强度依次为阳虚寒凝痰浊偏热血瘀阴虚,而气虚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相关强度较高。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痰浊、气滞、寒凝、阳虚,多为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10.
国际心脏病学会及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将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及自发型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并指出选用各自特异名词为好。标准中尚未划出混合型、卧位型和梗死后心绞痛,后两种亦应属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11.
12.
病证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痛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衷敬柏 《中医杂志》1998,39(7):432-4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大剂量冲击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大剂量尿激酶冲击治疗,对照组接受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肝素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大剂量冲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卢岳华 《江西中医药》2004,35(12):19-19,21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 1含量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 72例门诊及住院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3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42例 ,分为葛根素组 (分别为 15例和 2 1例 )及实验对照组 (分别为 15例和 2 1例 )。两组均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其中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5 0 0mg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连续 14天 ,同时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员 2 0例为正常对照组 ,观察各组病例在治疗前后ET 1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能明显地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 1含量 ;与实验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葛根素治疗后血浆内皮素 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葛根素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机理可能与降低内皮素 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984年2月至1992年2月间应用生脉饮随机对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治疗组)及单纯西药治疗50例(对照组),疗程均为20天.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0%,心电图改善率56%,全部病人均可停用西药,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8%,心电图改善率50%,比治疗组稍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生脉饮是一种有效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副反应很少,可以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6.
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血栓通治疗在我痛症状恢复,心电图改善,心率及血压的下降均优于一般治疗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海燕  赵智源 《中草药》1999,30(5):364-365
丹参制剂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复方丹参滴丸是丹参制剂中新的滴丸剂。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应用天津天全力联合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2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112例病人,男62例,女50例,平均年龄(62±8)岁,均为住院病人。入院前均有心绞痛发作,各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用1979年WHO报告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其中初发心绞痛44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56例,自发型心绞痛8例,梗死后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活血化瘀法配制的化瘀通络糖浆,治疗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37~77岁,平均57.3岁,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例。  相似文献   

19.
李永春  郭丽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70-1871
目的观察针刺调理脾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的改善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调理脾肺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105例冠心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益气化瘀中药治疗105例冠心病,结果:临床症状,显效33例,改善63例,无效9例,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91.43%;心电图检查,显效12例,好转34例,无改变49例,加重10例,好转率为43.81%,同时血压、血脂均有下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