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颌面部骨折治疗的关键是正确复位和良好固定.坚固内固定技术采用微型钢板或钛板作骨间固定,坚实可靠,其最大的缺点是存在应力遮挡作用,破坏了骨的正常压力模式,妨碍初期骨痂的迅速形成[1],骨折愈合后,一些患者有异物感.我们使用自身增强型昆旋聚乳酸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颌骨骨折4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内固定夹板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对10例颌面骨折患者(颧骨颧弓骨折3例,上颌骨骨折2例,颏孔区骨折3例,下颌角骨折1例,下颌骨正中骨折1例)进行内固定,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段复位和He关系恢复情况。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达到解部复位,咬He关恢复良好,无伤口感染,未发现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结论:在颌面骨折中,使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金属内固定材料相比,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其优点是省去了二次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无金属腐蚀作用,不干扰放射影像,是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GA)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20例颌面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做坚固内固定,3-12个月后复查咬合关系、伤口愈合情况、面部外形、骨折愈合情况及软组织、神经损伤等。结果:除1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出现移位,其余病例均恢复较好咬合关系,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X线检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强度,可降解、吸收,是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其中64例单发骨折者,单纯骨内固定59例,骨内固定辅以颌间牵引5例;42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复位术加颌间牵引。结果 106例下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疗效,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结论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单发性骨折大都能达到良好复位作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辅以颌间牵引同样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估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小型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68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64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4例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领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对骨折线上牙齿可以保留,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7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损伤 ,根据临床统计 ,占颌面部骨损伤的 5 0 %~ 70 %。交通事故是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工伤、跌伤和暴力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复位骨间内固定 ,加颌间固定 (IMF) 6~ 8周 ,或采用外固定。随着骨折固定材料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现了坚固内固定技术 (RIF)和以钛接骨板为代表的主流接骨材料。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用 ,容易掌握 ,损伤小等优点 ,故很快得到广泛推广 ,迅速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治疗技术 ,如骨间钢丝结扎固定、克式针固定和外固定等方法 ,象颌间结扎固定这…  相似文献   

7.
面中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与颌问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9例疗效分析,25例额上颌复合体骨折诊治方法的探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颏部骨折中的应用,颈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处理探讨  相似文献   

8.
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6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68例面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颌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部分患者辅以颌间牵引。结果:68例坚固内固定,有63例样后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功能均恢复较好,占95.5%。结论:坚固内固定作为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一种方法,弥补了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颌间牵引固定等方法的不足,缩短了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治疗失败的颌骨骨折病例的失败原因,探讨补救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对107例颌骨骨折治疗失败的病例行补救治疗,71例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11例行颌间牵引固定,对25例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满意者93例,经调He及正畸治疗后满意者9例。结论 应掌握颌骨骨折治疗原则和正确方法,不可过分依赖内固定而忽视必要的颌间牵引,对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矫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颌面骨折是最常见的颌面部损伤 ,以往多采用单颌结扎固定 ,颌间牵引固定 ,切开钢丝内固定和小钢板内固定术等治疗方法 ,均收到良好效果 ,但也存在着固定时间长、进食受限、口腔卫生差、固定稳定性差 ,需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装置等若干问题 ,作者自 1 997年开始应坚强内固定术 (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治疗颌面部骨折 80例获得满意效果 ,克服了以上弊端 ,现就其方法报告如下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选用西安中邦公司和第四军医大学齿科材料厂联合研制的中邦牌坚强内固定钛板系列。1 .2 器械选用中邦牌坚强…  相似文献   

11.
唐建方  张维琼  刘建华 《口腔医学》2009,29(11):614-615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用于颌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不足之处。方法选自2005年1月—2008年4月间行可吸收板切复内固定术病例共24例,随访3个月~3年,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24例手术均一期愈合,随访者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可吸收材料是上颌骨、颧骨颧弓、下颌髁状突骨折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2.
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髁减突骨折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6例6侧状突骨折施行了骨折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观察6-9个月。结果 6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延迟愈合,5例(7侧)均无关节区疼痛、面部不对称且咬合关系良好。结论 拉力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可以及时恢复髁状突解剖形态、生理功能,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3.
颌面部骨折内固定的新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创伤学组已成立六年。在这六年中.国内外关于颌骨骨折内固定的研究非常活跃,特别是理念有了一些变化,提出了新的概念,与之伴随的是内固定材料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方面的很多重大更新,这些在提高骨折治疗效果、简化操作、减轻创伤、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对颌面骨折内固定的最新理念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1例复杂下颌骨骨折病人,采用微型电钻打孔,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均能张口进半流质或软食,20例软组织伤口Ⅰ期愈合,1例伤口继发感染。3~6月复查全景片,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咬He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微型钛板是治疗下颌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2.4.2在骨折固定术中辅助加固的应用研究HAC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多见于对松质骨骨折内固定的加强。Constantz等将HAC经皮注射到骨折部位,发现在骨折愈合过程中HAC能提供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钢丝结扎内固定及小夹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86例下颌骨骨折进行上述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手术方案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制定。术后追踪随访6周,记录术后咬He关系不良及开口时颌关节疼痛的发生情况,将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与内固定方法、术者经验及骨折情况等因素一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双处骨折中,小夹板内固定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钢丝内固定组。两组医生完成的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主治医师完成的小夹板内固定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副主任医师组。片层状断面或合并有片层状断面的骨折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影响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有许多,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下颌骨骨折的固定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颌间结扎、外固定和外科夹板曾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常用技术。自从使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以来,我们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了。手术器械的改进使骨折复位手术可以从口内或通过内镜入路,术后的美学效果令患者更加满意。目前多数下颌骨骨折采用口内入路进行开放复位和骨折内固定治疗。准确的解剖复位避免了术后的颌间固定,患者恢复口腔功能的时间可缩短,合并的髁突损伤可及时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固定方法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下颌骨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l1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颌间结扎、颌间结扎加钢丝骨内固定、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对其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骨折严重程度与固定方法及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三种不同的骨折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其中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度相关。单纯颌间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方法简单,但限制开口时间长,功能恢复慢,产生的并发症多;颌间结扎加钢丝骨内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但口外切口增加了面神经下颌缘支误伤的可能性,限制开口时间长;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方法对牙周及颞下颌关节影响小,不限制开口或早期就开始下颌骨运动,功能恢复快;但如钛板放置不当,会导致牙根或下牙槽神经的损伤及术后咬合紊乱的发生。结论 小型仗板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且口内切口隐蔽无损伤面神经的风险,疗效明显好于单纯颌间结扎或颌间结扎加钢丝骨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LactoSorb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用LactoSorb内固定系统术后6、9、12、18、24个月时复查伤口愈合、骨段固定、咬合关系,并行三维CT和(或)全景片检查。结果 23例患者局部伤口、骨段愈合均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术后2年螺钉的空洞完全被正常的骨小梁代替。结论 LactoSorb系统具有良好的内固定作用,植入人体后18~24个月完全降解,基本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骨折,使颧骨骨折病人有效恢复面部外形及功能。方法 本组16例颧骨及复合骨折的病人,对开放性的颧骨骨折采用软组织开放创口手术进路,闭合性骨折采用口内前庭沟黏膜切口、眉弓外三分之一切口联合睑缘下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线,使颧骨各断端达到解剖复位。选用适合的微型钛板在颧牙槽嵴、颧额缝及眶下缘处行坚强内固定。结果 本组16例病人15例一期愈合,经3—6个月复查,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1例开放骨折的病人,术后伤口感染,经治疗伤口二期愈合;另1例并发颧弓骨折的病人,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结论 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骨折,可以有效地恢复病人的外形及口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