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2001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治疗45例中央型中央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5例袖状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主气管、肺动脉吻合双袖状切除术4例,左右各式袖状肺叶切除术41例。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吻合口瘘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室上性心律失常(11.3%)和手术肺不张(10.2%)。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8%,56%,45%。结论在许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手术治疗仍然是首要选择,袖状肺叶切除和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能最大程度切除肺癌组织,并且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减少全肺切除术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心型肺癌选择性地进行扩大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总结了134例中心型肺癌施行肺叶或一侧肺切除同时行气管、支气管或(和)心血管形成手术。本组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成形术67例,支气管楔形切除成形术11例;气管袖式切除一侧肺切除成形术4例;心血管成形术54例(32例同时行支气管成形术),包括上腔静脉成形术7例,左心房部分切除成形术14例,肺动脉袖式切除成形术12例,肺动脉侧壁切除成形术21例。手术结果:死亡1例,并发症16例(11.9%)。对2000年12月以前手术124例中的117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94.4%。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56.7%、45.7%;心血管成形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6.8%和22.2%。结论:对侵及胸腔重要器官的中心型肺癌选择性地进行肺叶或肺切除的同时进行气管、支气管或(和)心血管成形术是可行的,能延长患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中央型肺癌常易侵及支气管主干及肺动脉干 ,手术常须行单 /双袖式成形术 ,即单纯支气管袖式成形或加血管袖式成形。本文收集我科 1995年 2月至 2 0 0 1年 7月收治的 2 5例作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2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7~ 6 9岁 ,4 1~ 5 5岁年龄组 16例占 6 4 %。肺癌位于左上肺叶 10例 ,右上肺叶 14例 ,右中叶 1例。鳞癌 19例 ,腺癌 2例 ,腺鳞癌 3例 ,小细胞癌 1例。 a期 4例 , b 期 3例 , a期 11例 , b期 6例 , 期1例。手术方式 :肺叶切除 +支气管袖式成形左侧 10例 ,右侧15例。其中 5例加肺动脉袖式成形 ,另外还有 2例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23例气管、支气管、隆突成形术。方法 右肺上叶袖式切除13例。左肺上叶袖式切除4例(同时行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右全肺袖式切除 隆突成形3例,隆突切除、呼吸道重建1例,左总支气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1例,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术1例。结果 全组术后近期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4.3%,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 气管、支气管、隆突成形术安全,易于掌握,能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组织且最大限度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双袖式上肺叶切除术由于其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和最大限度的保留健康肺组织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上肺肿瘤侵犯肺动脉或支气管范围较广时往往需要在双袖式切除的基础上加行下肺静脉心包内离断再移植于上肺静脉的自体肺移植技术[1,2]。在上肺和下肺均被肿瘤侵犯时通常只能行全肺切除,但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手术,只能放弃手术。最近笔者应用保留左上肺静脉蒂、左肺动脉袖式切除成形、左主支气管离断,再将左下肺切除和左上肺叶支气管切除,左上肺上、下干支气管修剪后再植于左主支气管根部,治疗Ⅲ期中心型肺癌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对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优越性。方法总结并分析我院自1995年至2004年21例接受该类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5例发生肺不张,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肺叶加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和肺功能,而且能较彻底消除病变。  相似文献   

7.
徐建勋  蒋惠森 《江苏医药》1992,18(9):488-489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22例。其中全肺切除术1例,肺叶切除术17例,肺段切除和右肺上叶及右支气管袖式楔形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为90%。术后辅以化疗,一年生存率为83.3%。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成形在21例中央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组织侵犯肺动脉干是降低中央型肺癌手术切除率的主要原因 [1 ] ,我院在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采用在支气管成形术的同时行肺动脉成形术 ,治疗 2 1例中央型肺癌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6例 ,女 5例 ;年龄 56± 1 2 .9岁 (41~70岁 )。均为中心型肺癌 ,左上肺叶 1 4例 ,右上肺叶 7例。鳞癌 1 6例 ,腺癌 3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2例。病理分型 :p TNM分期 期 4例 , 期 1 7例。1 .2 方法 :本组均在行支气管成形术的同时行肺动脉成形术 ,其中左肺动脉干袖状切除 9例 ,侧壁切除 5例 ,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的应用指征及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3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支气管袖状切除左上叶10例、左下叶5例、右上肺12例、右中下叶8例,35例患者中,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11例,支气管袖式切除以及肺动脉侧壁切除3例。结果手术无死亡。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8例,占22.8%,其中,肺不张3例次,心律失常3例次,有肺不张、心律失常并且肺部发生感染2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29/35)、60%(21/35)和37%(13/35)。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手术指征,减少了因肺动脉受侵犯而行全肺切除术的概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6月36例气管、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诊疗经过,重点讨论术式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总结经验。方法:术式包括支气管楔状成形肺叶切除术17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10例、隆突成形一侧全肺切除2例、支气管肺血管双成形术7例。结果:36例中除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肺血管成形术最大限度保存了正常肺功能,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而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隆突支气管肺动脉切除重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经验。方法应用隆突支气管肺动脉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60例,其中右上叶袖状切除重建29例,右全肺半隆突切除1例,右全肺隆突切除3例,右上叶袖状合并隆突切除3例,右中叶及下叶背段袖状切除重建5例,左上叶袖状切除19例,同时行肺动脉切除成形1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1~5年,生存1年57例(95.0%),3年29例(48.3%),5年19例(31.7%)。结论本方法可扩大中心型肺癌的手术指征,符合肺癌手术“两个最大限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累及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的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1994—01~2006—12其34例肺癌累及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左心房部分切除,其中左肺下叶切除术14例,左全肺切除术4例,右肺中下叶切除术8例,右肺下叶切除术6例,右全肺切除术2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心律失常最为常见。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3.5%、42.1%、30.1%。结论:肺癌累及部分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进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应尽可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左心房部分切除技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7月~2008年8月,40例肿瘤累及左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心耳钳钳夹左心房壁,在距肿瘤边缘0.5~1cm处切除部分左心房壁,其中5例联合切除部分食管肌层,整块切除肺肿瘤。左心房切缘用3-0无损伤线或4-0普罗纶线连续来回缝合。术前诱导化疗11例,术后化疗23例,其中1例联合放疗。结果术后心律失常3例,其中伴有心肺功能不全1例。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小细胞癌伴鳞癌1例,腺癌3例,腺鳞癌3例,未分类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29/36)、37.0%(10/27)和38.9%(7/18)。结论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部分病例可因此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05年4月~2010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0例,其中,肺叶切除204例、楔形切除15例、肺段切除5例、袖状切除4例、全肺切除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3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围术期死亡,1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7例、左心衰3例、胸腔感染3例、肺泡胸膜瘘2例、呼吸衰竭、胸内出血、乳糜胸、支气管胸膜瘘各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5.5d,5例患者死于并发症。结论:根据非小细胞癌患者疾病情况选择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可有效的清除病灶阻断淋巴转移,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手术的应用。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4例,其中IA期2例,IB期2例,ⅡA期11例,ⅡB期13例,ⅢA期6例。周围型肺癌27例,中央型肺癌7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于患侧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作一长约2.0cm切口,置入胸腔镜。于第4或第5肋间作长约4.0~10.0cm横向小切口进胸。切除肺叶从小切口取消。常规清扫淋巴结。结果行右肺上叶切除7例(其中2例为袖状切除),右肺中叶切除2例,有肺下叶切除5例,左肺上叶切除8例,左肺下叶切除12例。手术时间65-220min,平均(105±28)min,术中出血100~450ml,平均(190±55)ml,术后胸管总引流量240~650ml,平均(360±110)ml。术后1例出现右股动脉血栓。术后住院时间6-9天。术后随访2~60月,2例失访,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10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是全胸腔镜手术及常规开胸手术的扩展,有其一定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肺癌完全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4年11月间34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完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胸腔镜观察孔取腋中线后侧第8肋间,切口约1-2cm,根据肿瘤定位操作孔位置于第3至5肋间取腋前线至腋中线间,切口长约2cm-4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肺癌完全切除术,其中19例术前已有病理学诊断,直接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13例术中先行肿块切除,冰冻为恶性,再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转常规开胸;33例行单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其中: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11例,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9例,1例行右肺中下叶双肺叶切除。全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9.1±54.2)min;平均术中失血(255.2±94.7)ml;术中清扫淋巴结5-17枚;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平均(2.1±1.2)d;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平均(258.8±193.7)ml;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3.1±9.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7.8±3.93)d;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有:肺不张2例、心律失常3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完全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早中期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外科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谭正  吴劫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1-21,3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62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左全肺切除术20例(5.52%),右全肺切除术9例(2.49%),肺叶切除术255例(70.44%),袖式肺叶切除术23例(6.35%),肺部分切除术35例(8.56%),剖胸探查术24例(6.63%)。结果术后并发症20例,肺不张13例,胸腔感染17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平均住院时间(12.4±3.8)d。术后无患者死亡。结论肺癌治疗以手术为首选,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提高肺癌疗效,对肺癌术后患者行术后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特点,为正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83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83例肺部炎性假瘤病人中,手术治疗79例(占95.2%),抗炎治疗后病灶消散者4例(占4.8%);术前诊断为炎性假瘤、结核球、肺癌及肺部占位病变者分别为6例(占7.2%)、14例(占16.9%)、38例(占45.8%)和25例占(30.1%);手术治疗组中,行肺叶切除68例(占86.1%),肺段切除3例(占3.8%),肺叶楔型切除7例(占8.86%),全肺切除1例(占1.3%).结论:肺部炎性假瘤应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基础上施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予以诊断性抗炎或抗结核治疗(不超过3周)观察.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绝大多数肺部炎性假瘤患者是有意义的,有助于肿瘤的早期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术为主,术前诊断明确者可予以肺叶楔型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