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与创伤性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探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和室壁运动异常者,再进一步有创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35例临床初诊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20例为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经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了18例冠心病的诊断。结论:用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检查,肯定了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经皮穿刺股动脉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技术。用来确定冠状动脉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和范围,是冠心病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故必须进行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1临床资料我院循环内科...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不断深入,尤其对冠心病的介入检查与治疗的进展更为突出,其中的冠状动脉造影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指标"。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是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现将6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护理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3月收诊的6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45例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后经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根据图像进行冠状动脉主干评价与临床症状,ECG、DCG、UCG、DSA等检查结果相比较判断冠脉MR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45例受检者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阴性2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27例中ECG、DCC提示冠心病15例,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其中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在冠脉MR2周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其结果2例阴性、3例阳性,与冠脉MR检查结果相符。结论冠脉MR可作为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一种手段,由于图像显示右冠状主干、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中段图像清楚,而远段图像欠佳尚不能代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5.
冠脉造影阴性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65例术前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科2002年8月至2006年4月有19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其中65例结果阴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血管神经症20例,高血压病18例,其余分别是心肌病、心律失常、心瓣膜病、颈椎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目前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8月收治的1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对其中2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进行临床及辅助资料分析。结果结合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明确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对指导治疗及预后起一定的作用。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容易误诊及漏诊。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其辅助检查可以诊断此疾病,尤其冠脉造影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更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利用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动力新技术(CK)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是用于诊断冠心病,估计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我科在开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和正常人进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目负荷试验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护理操作技术介绍如下。1试验对象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例31例,其中确诊冠心病28例占90.32%,排除冠心病3例占9.67%。2试验方法在此项试验中多巴酚丁胺以不断递增的浓度持续进行静脉注射,产生的心脏负荷逐渐增大,检出缺血的阈值,以准确反映心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2例老年冠状动脉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2例均以心慌、胸闷等症状入院,早期均考虑冠心病,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结果 2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例1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转外院行导管介入封堵术后症状消失。例2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未行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目前随访中。结论老年人冠状动脉瘘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漏诊原因,提出两病共存的诊断要点。方法总结42例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全部符合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15例首次住院诊断为单纯肺源性心脏病,后经多次住院诊断为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漏诊率为35.71%。21例心电图有ST-T心肌缺血改变,其中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11例出现酷似心肌梗死图形,其中心肌梗死6例,2例死亡。结论尘肺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两病共存时极易混淆,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冠状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0.
39例成人冠状动脉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年人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9例成年人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瘘来自左冠状动脉20例(51.3%);来自右冠状动脉12例(30.8%);来自双侧冠状动脉7例(17.9%)。入院时误诊、漏诊共23例,误诊漏诊率达59.0%;12例中、老年患者误诊为冠心病。25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均成功,预后均良好。结论:成人冠状动脉瘘误诊漏诊率高,尤其中、老年患者易误诊为冠心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对病史或检查有怀疑时及时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可确诊,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00-1501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疑似患有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所患有的病症进行诊断分析。在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在利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型糖尿病时有126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有74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进行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时,有118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利用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检查出2型糖尿病是否患有冠心病,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常规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冠心病诊断的简单,快速和无创性方法,为了解常规平静心电图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对3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状动脉适影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共选择研究对象35例,来自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35例患者行飞利浦128排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将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标准,比较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结果:35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确诊为冠心病26例;经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25例,漏诊1例。35例患者经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可获得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当的诊断准确率,且该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重复进行,患者接受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对西峡县人民医院心内科1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109例,正常50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1例。160例患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100%。其中术后并发症1例,经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安全可靠.可在有条件的县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我院将58例心房颤动病人,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探讨心房敷动与冠心病的关系,对治疗评估冠心病有较重要价值。方法:通过收集56例心房颤动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非典型心绞痛,心房颤动伴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中老年患者,诊断冠心病要慎重。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青年患者出现的不典型心绞痛及近似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临床不能诊断冠心病者1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CT检测对比研究。18例造影中3例冠状动脉狭窄占16.7%。18例冠脉CT检测中3例出现左冠脉走行粗细不均匀。高密度钙化,占16.7%。冠脉造影与冠脉CT对比;完全符合者15例,占83.3%,符合率较高。冠脉CT检测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提示中青年可疑冠心病不能单凭临床症状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50年代至60年代末Sones及Judkins成功地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临床[1,2]。该方法已成为诊断冠心病,明确冠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重要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达定量水平,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人性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3]。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此方法,但由于该方法为创伤性检查,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4]。因此做好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保证手术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进展综述如下。适应证和禁忌证1.1适应证:[5]a.有或无心肌梗塞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女性高血压伴胸痛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34例: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或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对照组43例:CAG结果除外冠心病。并对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两者之间临床上较难鉴别,但动态心电图与典型心绞痛可高度提示冠心病的可能。结论 确诊冠心病仍需进行CAG。  相似文献   

19.
其他疾病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随着国内大、中型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晋及,冠心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冠心病以老年人多见,中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故临床接诊心前区疼痛的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医生易首先考虑到冠心病。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4年7月首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96例,其中老年50例,中青年46例,我们将2组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但术中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本文报道204例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