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涌初  曾建业 《广西医学》2002,24(10):1582-1584
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特别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转流时间长、再次手术的病人 ,手术创面往往广泛渗血 ,难以用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大量出血一方面增加急性心包填塞的危险性 ,影响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 ,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 ,大量输血增加输血性传染病的机会。近年来研究表明 ( 1、2、3 )体外循环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减少术后出血量约 3 5 %~ 6 3 %,减少库血输入量约 46 %~ 5 4 %。显示出抑肽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止血作用 ,现就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 抑肽酶的作用机制 …  相似文献   

2.
观察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20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抑肽酶组术后6h和24h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认为在体外循环中大剂量抑肽酶应用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和抗纤溶作用从而大减少了术后患者渗血量。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贲门癌、肺癌等开胸手术因创面大、渗血多而输血量大,除可带来凝血机制紊乱外,最重要的是可能传播血源性传染病。目前最大威胁是肝炎和艾滋病。为了减少手术后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减少输血量是重要环节,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渗血则是关键。抑肽酶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做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20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抑肽酶组术后6 h和24 h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认为在体外循环中大剂量抑肽酶应用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和抗纤溶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术后患者渗血量.  相似文献   

5.
潘莉  李坚  刘斌 《四川医学》2006,27(5):548-548
抑肽酶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渗血,但由此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时有报道。现就体外循环预冲液中加入抑肽酶引起严重休克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抑肽酶对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大剂量抑肽酶(5万u/kg)一次性加入体外循环预充液中,比较应用抑肽酶组与未用抑肽酶组的术后出血量,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含量。结果:大剂量抑肽酶通过保护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起到防止体外循环术后渗血的作用。结论:应用大剂量抑肽酶有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抑肽酶是一种从牛肺脏中提取的一种碱性多肽,具有抑制激肽的产生,保护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功能,阻断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和抗纤溶作用,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常用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水肿性胰腺炎和各种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和围术期出血的病人,尤其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应用可使切口及手术创面的渗血明显减少,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随着大剂量抑肽酶在手术中的应用,过敏反应时有发生。我院2004年1~12月在心脏手术、肝移植病人术中大剂量使用了抑肽酶,其中有3例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抑肽酶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隔心包引流量过多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而又需及时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如何减少出血和库血的用量是心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输人大量库血,除可带来凝血机制紊乱,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外,还可能传播血源性传染病。体外循环术后出血渗血在很大程度上与血小板激活和纤溶系统有关。国内外有大量文章报道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可保护血小板功能和抑制纤溶系统,减少术后出血、渗血,减少库血的输入量,减少并发症[1-3]。本文选择了心脏手术中相对引流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现…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由于在转流过程中血液稀释并与大量非生物材料的接触,以及术中应用肝素、鱼精蛋白等药物,常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变化和异常,导致术后创口渗血过多或出血。资料表明,将有5~25%患者因术后出血而危及生命,3%因此而接受再次手术止血〔1〕。我院自1996~1999年共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1例,通过应用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抑肽酶止血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9例,女12例。年龄4~33岁。连续2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分为对照组(A…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抑肽酶、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在颅脑手术联合应用的节血效果,对病人血乳酸、去甲肾上腺素及尿量等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病人3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Ⅰ组),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组(Ⅱ组),抑肽酶、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组(Ⅲ组).Ⅱ组在切皮前进行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Ⅲ组在Ⅱ组操作基础上切皮前给抑肽酶100kiu.监测三组手术前后血乳酸(Lac),去甲肾上腺素(NE)、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尿量及出血量、输血输液量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Ⅱ、Ⅲ组比Ⅰ组出血及输血量明显减少,输液量稍多,NE增加,术毕Hb、Lac、尿量无差别.结论: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可明显降低出血,二者联合应用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但并不增加血乳酸值.在此基础上加用抑肽酶有止血效果,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腰椎骨折术后应用抑肽酶预防出血与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7月1日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术后使用抑肽酶预防出血组49例,未使用抑肽酶组44例.结果,使用抑肽酶组发生肺栓塞7例,发生率14.28%,未使用抑肽酶组发生肺栓塞0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腰椎骨折术后使用抑肽酶预防术后出血可能增加术后发生肺栓塞的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507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21例(4.1%)因术后出血行剖胸止血术.结果:1例在开胸止血过程中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20例经开胸止血后恢复较顺利.出血部位:左房切口出血4例,钢丝穿过胸骨处出血3例,心包粘连带出血1例,胸骨后渗血、心包返折点出血1例,主动脉根部出血、胸骨后渗血2例,胸骨后渗血5例,胸腺、胸骨上凹渗血5例,结论:由于体外循环和心脏手术本身的特点,体外循环后的出血率较其它手术高。出血原因分为3种:①外科性出血:与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关.②非外科性出血:主要是体外循环过程对正常止血机制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引起.③混合性出血:既有外科性出血又有非外科性出血的原因.正确鉴别术后出血的原因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血液保护、血液麻醉措施,减少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出血。方法采用基本血液保护(术前预储备自体血,术中控制性降压麻醉,提前肝素化回收开胸出血,超滤回输CPB引流血等)加以下一种血液麻醉方案:1.小剂量抑肽酶;2.大剂量抑肽酶;3.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结果术后24h纵隔及心包引流液:对照组(896±288)ml;小剂量抑肽酶组为(526±137)ml;大剂量抑肽酶组为(382±218)ml;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组为(336±160)ml。血液保护及血液麻醉各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CPB心脏手术中,采用血液保护及血液麻醉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减少围手术期输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抑肽酶在脓胸手术中的止血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3例慢性脓胸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例)和对照组(6例)。实验组为抑肽酶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抑肽酶278U,术后第1天和第2天持续滴注556U,对照组滴注等量5%葡萄糖溶液。记录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第1,2天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值;记录术后第1、2天出血量。结果 术后抑肽酶组第1、2天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抑肽酶组第1、2天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静脉滴注抑肽酶和术后第1、2天持续静脉滴注抑肽酶可明显减少慢性脓胸手术的出血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凝血-纤溶系统从而减少了脓胸术后的渗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及脑水肿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将 6 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30例。实验组术前 12h至术后 2 4h内连续给药 ,抑肽酶剂量为 7× 10 3 KIU/kg ,加入林格氏液中静滴。对照组单纯使用等容量林格氏液静滴。结果 实验组出血和脑水肿明显减轻 ,两组对比手术出血量和脑水肿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围术期应用抑肽酶可明显减少脑肿瘤手术出血及脑水肿 ,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源紧张和异体血输注的潜在危害近年来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自体输血是血液保护和节省血液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肝脏肿瘤手术往往出血较多,通常需输注较大量异体血.本文通过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结合抑肽酶用于肝癌切除术,并和常规肝癌切除术比较,了解围术期出血量和输异体血量、凝血功能、肝和肾功能以及术后Hb、Hct等变化,旨在探讨ANH结合抑肽酶用于择期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底以前,我院行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CPB)时,血液保护用药均为抑肽酶.此药对内皮细胞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直接和间接地抑制纤溶酶,减少 CPB 中因纤溶亢进造成的血小板膜拜糖蛋白Ib大量水解脱落,使术后血小板粘附手术创面受损血管壁的能力增强,减少创面渗血[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式及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于我院诊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行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行延期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渗血及出血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及渗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并发症及住院天数亦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手术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渗血、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用ZT胶在脑膜瘤切除时对大面积渗血、出血的止血作用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用医用ZT胶直接涂擦或用含ZT胶的明胶海绵粘贴渗血或出血处,与仅用电凝、银夹或单纯用明胶海绵止血,两组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减少(P<0.05);而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医用ZT胶在切除矢状窦旁与镰旁脑膜瘤时对于渗血、出血的直接止血应作为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20.
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随机分两组,抑肽酶组3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年龄、体重、手术种类、麻醉方法及体外循环转流无差异。抑肽酶组术中应用抑肽酶300~600万KIU(平均410.0±113.7万KIU)、结果抑肽酶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量(598.7±113.7ml,746.7±191.6ml,407.8±281.5ml)比对照组(755.6±252.6ml,983.3±383.0ml,602.6±358.0ml)减少,且有显著差异(P<0.01,P<0.05)。术后输血量抑肽酶组比对照组减少12.8%。证实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术中及术后渗血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