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广东省15岁以上居民饮酒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广东省居民的饮酒行为,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5岁居民的饮酒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15岁居民饮酒率为13.5%(标化率11.8%),其中男性为26.0%(标化率23.4%),女性为3.3%(标化率2.7%),男性标化饮酒率高于女性(μ=4016.396,P〈0.01);城市为13.1%(标化率12.3%),农村为13.9%(标化率11.4%),城市居民标化饮酒率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最高者、商业、服务业性行业工作者、未婚者、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者的饮酒率较高。在所有饮酒者中,有49.6%每周只喝酒1~2次,29.9%每天或几乎每天喝酒;有53.3%喝白酒,17.9%同时喝啤酒和白酒,17.0%只喝啤酒。在既往及现在的饮酒者中,男性开始饮酒年龄总体早于女性。结论 控制过量饮酒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要依靠多部门协作和广大居民养成限制饮酒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饮酒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徐州市不同人群饮酒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4 791人,其中城市10 400人,占23.21%;农村34 391人,占76.79%。男性21 524人,占48.05%;女性23 267人,占51.95%。15岁及以上人群饮酒率15.64%,标化饮酒率为16.53%,35.95%的饮酒者为每天或几乎每天都饮酒;男性饮酒率为30.13%,女性为2.23%,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饮酒率为16.46%,农村居民饮酒率为15.39%,城市居民饮酒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1);15岁及以上饮酒者平均开始饮酒年龄为(20.45±0.48)岁,男性饮酒者平均开始饮酒年龄明显早于女性(P<0.01)。平均每天的乙醇摄入量为(132.5±3.5)g/d,饮酒者平均每天的乙醇摄入量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人群中饮酒类型以白酒为主,占68.67%。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人的人群饮酒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男性、<40岁、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收入高人群饮酒行为的干预和教育,是降低徐州市居民饮酒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15岁居民饮酒行为现状,为制定广东省饮酒相关健康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7个区县为调查点(深圳市罗湖区、广州市天河区、珠海市金湾区、肇庆市端州区、佛山市禅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阳江市阳西县),每个调查点抽取6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75户家庭,每个被抽中家庭的≥15岁家庭成员参与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过去12个月里是否喝过酒、饮酒类型、频率、平均每次饮用量等内容,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5岁居民7 703人,饮酒人数为960人,粗饮酒率为12.5%(960/7 703),标化率为13.4%;其中男性粗饮酒率为24.2%(799/3 305),女性为3.7%(161/4 398),标化率分别为29.1%、3.1%,男性标化饮酒率高于女性(P〈0.01);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居民粗饮酒率依次为16.3%(358/2 204)、12.4%(422/3 413)、8.6%(180/2 086),标化饮酒率依次为13.4%、12.1%、10.5%,不同地区间居民标化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8~、45~、≥60岁组居民粗饮酒率依次为1.4%(5/368)、14.4%(497/3 440)、13.3%(300/2 259)、9.7%(158/1 636),标化饮酒率依次为3.4%、18.7%、8.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6%(412/799)的男性饮酒者和39.8%(64/161)的女性饮酒者每周饮酒≥5次。饮酒类型前3位是啤酒、白酒和葡萄酒,饮用比例依次为62.1%(596/960)、51.8%(497/960)、34.8%(334/960)。在饮用高度白酒者中平均每次饮用白酒≥150 g占44.4%(127/286)。结论广东省≥15岁城乡居民普遍存在饮酒行为,需进一步开展调查找出重点人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饮酒行为和饮酒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市≥15岁人群饮酒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10-201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取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河西区、北辰区和静海县作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分别抽取6个居(村)委会,每个居(村)委会中各抽取75户,抽取膳食饮酒部分调查资料完整的≥15岁的常住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共3 137人,分析其饮酒行为流行现状和特点。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天津≥15岁人群的现在饮酒率、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32.2%、3.5%和4.0%,饮酒者中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为29.26(0.00~546.27)g。男性现在饮酒率、危险饮酒率、有害饮酒率和酒精摄入量分别为55.9%、7.4%、8.5%和19.00(0.00~546.27)g,明显高于女性[12.6%、0.2%、0.3%和0.43(0.00~93.5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北辰区居民的现在饮酒率(43.2%)、危险饮酒率(4.9%)和有害饮酒率(6.4%)均最高,静海县居民的酒精摄入量[22.00(0.05~540.00)g]最高;各年龄组中45~岁组饮酒率(38.7%)、危险饮酒率(5.5%)、有害饮酒率(6.5%)和酒精摄入量[16.64(0.00~546.27)g]均最高。饮酒主要类型依次为低度白酒(19.3%)、啤酒(17.2%)、高度白酒(11.7%)和葡萄酒(6.3%)。从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来看,4种酒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度白酒(64.9%)、低度白酒(57.3%)、葡萄酒(47.9%)和啤酒(36.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低度白酒、高度白酒、啤酒、葡萄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62.8%、67.8%、42.0%和59.7%,女性依次为25.8%、33.3%、15.3%和20.5%),低、高度白酒以45~岁组最高(低、高度白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65.2%、73.6%),其次是60~岁组(低、高度白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61.5%、70.2%),而啤酒、葡萄酒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中低度白酒、啤酒、葡萄酒均以静海县(低度白酒、啤酒、葡萄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74.7%、54.3%、87.5%)为最高,高度白酒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津人群中饮酒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政策与重点人群干预措施,控制饮酒行为,减少饮酒相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2010年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2010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部分资料,研究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现状、饮酒频率、饮酒类型、每日酒精消费量及分级.结果 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26.1%,男性为43.9%,女性为8.0%.饮酒者中酒精摄入量为34.3 g/d,男性为37.7 g/d,女性为14.9 g/d.不同年龄组中,男性45 ~ 59岁年龄组饮酒率和每日酒精摄入量最高(53.9%和42.6 g/d),女性18~44岁年龄组饮酒率最高为9.6%,45 ~ 59岁年龄组酒精摄入量最高为16.5 g/d;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饮酒率分别为22.9%和28.5%,酒精摄入量分别为28.5g/d和37.8 g/d.男性饮酒者中,饮酒频率以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最高(35.5%),3~6d/周的比例最低(13.0%);饮酒类型中,以饮黄酒、啤酒为主,比例为62.0%和42.8%,饮低度白酒的比例最低为9.8%;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比例分别为20.0%、9.2%和20.6%,单次大量饮酒比例为24.6%.结论 2010年上海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饮酒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15岁居民酒精摄入情况及饮酒相关影响因素,为进行酒类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09—2012年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广东省分成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3层,共抽取9个区县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6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75户家庭,对每个被抽中的家庭中≥15岁的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过去12个月里是否喝过酒、饮酒类型、频率、平均每次饮用量等内容。对调查对象的饮酒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PROC SURVEYMEANS和PROC SURVEYFREQ计算标化平均摄入量和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饮酒相关因素(人口学特征及吸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5岁居民9 672人,有效人数8 972人,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2.8%。8 972名调查对象中以女性(占57.7%)、中等城市(38.0%)、30~59岁(58.7%)、中学学历(56.9%)、年收入10 000元(44.2%)、已婚状态(83.6%)的人群为主,其中吸烟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7.9%;过去12个月内曾饮酒的共有2 758人,粗饮酒率为30.7%,标化饮酒率为33.3%;2 758名饮酒者中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为(9.6±2.1)g;312名过量饮酒者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为(74.6±11.5)g,过量饮酒的男、女性占饮酒人群的比例分别为15.6%(279/1 787)和3.4%(33/9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29(OR=2.971)、30~44(OR=3.857)、45~59(OR=3.147)岁年龄组、年收入水平为10 000~25 000(OR=1.229)及25 000元(OR=1.206)、吸烟人群(OR=2.321)饮酒的可能性更大,而女性(OR=0.347)、文化水平为中学(OR=0.767)、小学及以下(OR=0.592)的人群饮酒的可能性更小。结论过量饮酒人群的酒精摄入量较高,需针对饮料酒中相关危害物质开展风险评估,控制饮酒相关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18岁居民饮酒行为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于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14个监测点≥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饮酒行为问卷调查。采用复杂抽样加权法估计不同特征人群的饮酒行为特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 600名≥18岁的常住居民,经复杂加权计算后,男性占51.42%,女性占48.58%;城市居民占68.99%,农村居民占31.01%。2018年广东省≥18岁居民过去12个月饮酒率为50.13%,男性(66.71%)高于女性(32.59%),城市(53.96%)高于农村(41.61%)。过去30 d饮酒率为31.50%,男性(45.29%)高于女性(16.90%)(均P<0.01)。62.77%的男性和88.02%的女性每周饮酒<1 d,随着年龄增加,每周≥5 d的饮酒频率逐渐上升。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11.98 g,男性(15.74 g)远高于女性(3.13 g),农村(15.78 g)高于城市(10.57 g)(均P<0.01)。广东省≥18岁居民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吉林省居民饮酒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四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吉林省6个市区的36个居委会及6个县(市)的36个村的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4 415人中有2 811人饮酒,被调查者的饮酒率为19.5%;城市饮酒率为19.4%(1 510/7 788),农村饮酒率为19.6%(1 301/6 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饮酒率为20.7%(1 462/7 073),女性饮酒率18.4%(1 349/7 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18~44、45~59、≥60岁人群饮酒率分别为1.4%(9/621)、20.6%(1 422/6 908)、22.4%(943/4 253)、16.6%(437/2 633),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者以饮白酒为主,占60.8%,饮白酒者每次平均饮酒量为130.1 g。结论吉林省居民的现在饮酒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白酒的平均每次饮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倡导科学的饮酒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开发和制定饮酒相关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进行饮酒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率、重度饮酒率分别为36.53%和17.04%;现在饮酒者平均每日饮酒量为5.41±5.60个标准饮酒单位;饮酒者过去12个月中存在单次大量饮酒的天数平均为100.81±135.25天;饮酒频率、饮酒量和危险饮酒行为的频度等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饮酒行为是江苏省城乡居民中普遍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亟需针对其分布特点开发和制定综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市售食品铅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烟台市售食品中铅的污染状况.方法 选取烟台市辖区内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副食品店和种植养殖基地共145个采样点,随机采集样本319份并检测食品中铅含量.结果 319份食品样本中铅含量超标率0.31%,铅含量大于检测限占53.61%.不同销售地点样本铅含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不同食品类型样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畜肉类产品的检出率最高为73.33%;乳及乳制品的检出率最低为23.26%.结论 烟台市售食品中铅的污染状况总体良好,但市售主要食品中铅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畜肉类产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东省 15岁以上居民的吸烟模式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描述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男、女性的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和重型吸烟率分别为 70 .0 3%、6 6 .5 7%、6 5 .16 %、35 .47%、3.0 4%、2 .6 7%、2 .5 4%和 1.12 % ,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 86 .71%的男性吸烟者在 15~ 2 9岁开始吸烟 ,女性开始吸烟的年龄相对较分散 ;主要原因是尝试、社交需要和解乏 ;主要吸过滤嘴香烟 ,其次是手卷烟或旱烟 ;5 2 .42 %的吸烟者经常在公共场所吸烟 ;6 6 .7%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无害或只是轻度有害 ,而 35 .5 %的人认为吸烟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和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等是吸烟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吸烟对广东省居民健康的危害是严重的 ;开展健康教育、通过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和禁止香烟广告等是目前控制吸烟危害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吸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于2004年4-8月对广州市13个区(县级市)年龄在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询问调查,调查其吸烟状况及16个可能相关因素,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5205人,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和重型吸烟率分别为23.3%、20.5%、18.4%、7.9%,标化率分别为21.3%、19.0%、17.1%、7.2%;男性吸烟率(46.5%)均高于女性(2.1%),男性吸烟率、现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均在35~54岁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女性吸烟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开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20.7岁(中位数20岁),男性(20.58岁)早于女性(23.73岁);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5.3支,男性平均吸烟量(15.4支)高于女性(11.4支);吸烟的种类以吸有过滤嘴香烟为主.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住房类型、喝酒、体育锻炼、家人吸烟人数占家庭人口比例是影响居民现吸烟率的相关因素.结论 吸烟仍然是广州市面临的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综合控烟措施,减少烟草使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脑梗死医疗保险情况,了解呼伦贝尔市≥15岁各年龄组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脑梗死疾病患病状况及个人医疗经济负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脑梗死疾病的防治和降低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2014年呼伦贝尔市农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患病资料,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的原则和要求,对病例进行系统疾病分类,分析脑梗死疾病的构成及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结果呼伦贝尔市≥15岁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脑梗死患病率1 152.99/10万,男性患病率为1 239.63/10万,女性患病率为1 061.1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13,P0.001;脑梗死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47 309.901,P0.001。直接经济负担占同期呼伦贝尔市国内生产总值的0.1%;脑梗死患者个人医疗经济负担为6.91%,农村牧区个人医疗经济负担为2.55%,城镇个人医疗经济负担为8.96%。结论呼伦贝尔市脑梗死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个人医疗经济负担远高于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平,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医疗保障投入、加快推进政策落实,降低居民个人医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46276人,两周患病率13.97%,慢性病患病率11.61%,女性(5.99%)慢病患病率高于男性(5.61%).居民两周患病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高血压(7.41%)、上呼吸道感染(2.96%)、风湿病(0.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婚姻状况、年龄、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的因素.婚姻状况、年龄、性别、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则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山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与慢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离婚或丧偶、人均年收入高、文化程度低是居民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老年人及离退休、无业人员则是患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丹东市≥1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丹东市10 713名≥15岁居民。采用卫生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判断超重和肥胖,运用统计学描述方法、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描述分析数据。结果 丹东市≥15岁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分别是30.076%、11.677%,标化率为27.355%、11.241%。城市地区超重粗率(32.781%)高于农村地区(28.052%);农村地区的肥胖粗率(12.875%)高于城市地区(10.076%),女性(12.691%)高于男性(10.639%)。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是较高年龄段、无配偶、低文化程度、活动量小的职业类型。结论 丹东市≥1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中年居民超重现象严重,青年男性、中老年女性肥胖现象严重,城市地区肥胖人群老龄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15岁以上居民肿瘤患病及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肿瘤患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卫生服务现状,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4年4~8月对广州市13个区(县级市)年龄在1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询问调查,调查其肿瘤患病情况及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结果共调查25 220人,肿瘤患病率为1.53%,恶性肿瘤患病率为0.34%,肿瘤患病率以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离退人员、待业和家务、家庭人均年收入低、离异或丧偶、有肿瘤家族史、年长的人群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385例患者,肿瘤病人其家庭距离最近医疗点的实际步行的平均距离为500 m,88.1%肿瘤患者表示患病后希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给予服务;肿瘤患者患病后选择就诊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占2.3%;65.5%的肿瘤患者未到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86.5%的肿瘤患者未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上门服务。结论广州市肿瘤(恶性肿瘤)患病形势严峻,虽然肿瘤患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良好,需求程度高,但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低,应加强肿瘤社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5)
目的为了解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方法对国家心血管项目抽样人群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914人,麻城居民超重率为25.29%,肥胖率为7.84%,人群超重和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超重率在50~岁组(43.81%)、肥胖率在55~岁组(14.29%)达到高峰。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67;(χ2=0.26,P=0.6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居民超重率较高,饮食行为中饮酒、食用油、干果、畜肉、奶类等是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麻城市15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建议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尽早对超重、肥胖进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3年湖南省居民两周患病与≥15岁居民半年慢性病患病的疾病构成及顺位.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得到24 282人为调查对象,用Rao-Scott调整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间患病率差别、估算前10位疾病构成.结果 湖南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接近(23.03%和22.75%),但农村15~岁、35~岁居民两周患病率(5.52%和14.96%)均分别高于城市(2.18%和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5岁、5~岁和15~岁年龄段居民两周患病以急性呼吸道疾病和伤害为主,≥35岁居民两周患病中慢病占较大比例.≥15岁城市居民半年内慢病患病率为32.97%,高于农村的27.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P=0.247).≥35岁城乡居民慢病患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和椎间盘疾病最常见.结论 湖南省35岁以下居民两周患病以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35岁居民中,随着年龄增加慢病所占比重增长迅速.≥15岁居民半年慢病患病率已达28.92%;高血压、糖尿病和椎间盘疾病成为≥35岁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慢性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