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力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气道阻力及气道重塑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功能重塑及IgA、IgG和IgM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的以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最近通过大量病理学研究表明,哮喘反应的发生不仅存在着气道炎症,由于炎症反复刺激致损伤与修复,可演变为气道结构性改变(气道重构),其中气道上皮在哮喘发病的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缓解期组30例,轻度急性发作期组10例,中度急性发作期组12例,重度急性发作期组18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并检测肺功能和测定诱导痰细胞的计数及分类。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急性发作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急性发作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一氧化氮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相关性。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健康、哮喘缓解期及哮喘发作期)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相关(r=0.786,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FEV1.0%预计值(r=-0.872,P〈0.01)和诱导痰巨噬细胞百分比(r=-0.820,P〈0.01)呈负相关;与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诱导痰嗜酸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分别为0.857、0.816和0.825,P〈0.01)。结论: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内源性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监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教练技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及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入组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教练技术)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情控制情况及气道功能。结果 观察组每月发作次数及每月急诊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困难、情绪、体力活动、环境、安全行为评分及CSES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aO2、 FVC、 FEV1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教练技术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吸入治疗的观察组以及仅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的对照组,检测气道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最大呼气流速(PEF)、一秒率(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5、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PEF、FEV1/FVC均与IL-5、IL-17含量呈负相关,对回归系数β进行t检验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吸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功能并控制炎症反应,且气道功能与炎症反应指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1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哮喘例数,对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因呼吸道感染导致哮喘131例,占总人数94.24%。病毒性感染113例,占86.25%,其中有1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6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柯萨奇病毒感染;21例流感病毒感染;62例鼻病毒感染,分别占总数的9.92%、12.21%、0.76%、16.03%、47.33%。肺衣原体感染14例,占10.69%,细菌感染4例,占3.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在合理应用抗微生物制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儿机体抵御能力和免疫系统功能,才是阻止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静滴、解痉、平喘及吸氧等对症治疗,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PEF(Peak expiratory flow)值及PEFV(Peak expiratory flow variablit)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P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F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能明显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其受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50例(COPD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50例(哮喘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4、IL-8、IL-10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OPD组和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4、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后,IL-4、IL-8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COPD组IL-4明显低于哮喘组IL-4水平(p<0.01),IL-8明显高于哮喘组IL-8水平(p<0.01)。(2)COPD组和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后,IL-10水平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COPD组IL-10明显高于哮喘组IL-10水平(p<0.01)。结论 (1)IL-4、IL-8、IL-10是参与COPD和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2)IL-4、IL-8是促炎因子,而IL-10是抑炎因子。(3)糖皮质激素可以下调COPD和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而促进IL-10水平的升高,进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更快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21、miR-155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以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接受治疗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期体检健康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血清miR-21、miR-155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 (IL-17)、IL-6水平,分析病例组血清miR-21、miR-155、TNF-α、IL-17、IL-6水平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5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血清miR-21、TNF-α、IL-17、IL-6水平随患儿病情加重而升高,miR-155水平随患儿病情加重而降低,在中、轻、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血清miR-21水平与TNF-α、IL-17、IL-6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 643、0. 712、0. 624,P=0. 001、0. 000、0. 000),血清miR-155水平与TNF-α、IL-17、IL-6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 618、-0. 652、-0. 731,P=0. 005、0. 000、0. 000),血清miR-21水平与miR-15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 507,P=0. 005)。miR-21、miR-155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650、0. 709。结论 miR-21高表达和miR-155低表达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密切相关,在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中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推拿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气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CVA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特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治疗,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气道功能、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气道功能指标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第1秒率(FEV_1/FVC);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气流速(FEF)中的排出2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FEF_(25))、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FEF_(75))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推拿有助于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玉峰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60-156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山东铝业公司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06例为观察组,106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胶体金法测定2组患儿MP-I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46例,阳性率为43.4%;对照组MP-IgM阳性16例,阳性率为15.1%。MP-IgM阳性阿奇霉素治疗组30例,有效率86.7%;常规治疗组16例,有效率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小儿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哮喘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并对各数据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28例,阳性率为41.79%;对照组患儿中有6例血清MP-IgM阳性,阳性率为12.24%,两组患儿血清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1);观察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的EO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存在相关性,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应当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小气道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太和医院诊治的90例哮喘患儿,按照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值,将患儿分为两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3个月,记录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结果 患儿的发病年龄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均无相关性(均P>0.05);病程与最大呼气中期流量、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48,-0.823,-0.468,均P<0.05).治疗前小气道功能<65%预计值的患儿阳性率(81.1%)明显高于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80%预计值的患儿阳性率(68.9%);治疗后小气道功能<65%预计值的患儿例数(49例)明显少于治疗前(73例).治疗3个月后A、B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值分别为12.8、9.7、10.1、10.5;均P<0.05).结论 小气道功能检测指标在评估哮喘患儿肺功能方面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更敏感,能更准确的评估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哮喘患儿32例,其中急性发作期19例(急性发作组),临床缓解期13例(1临床缓解组),健康体检儿童20例(对照组),采用Master Screen脉冲振荡肺功能仪,分别检测三组的肺功能情况.结果 急性发作组患儿5、20Hz时气道阻力(R5、R20)、R5-R20、肺弹性阻力(X5)的负值及共振频率(Fres)[分别为(9.81±2.76)、(5.74±1.53)、(4.97±1.89)、(-4.34±1.65)cmH2O/(L·s)(1 cm H2O=0.098 kPa)和(21.90±2.70)Hz],均较临床缓解组[分别为(7.75±0.97)、(3.82±0.50)、(3.93±0.55)、(-3.70±0.78)cmH2O/(L·s)和(18.81±0.91)Hz]、对照组[分别为(6.06±0.69)、(3.52±0.67)、(2.54±1.20)、(-2.98±1.29)cmH2O/(L·s)和(14.15±0.99)Hz]高(P<0.05).临床缓解组患儿R5、R5-R20、Fres较对照组仍高(P<0.05或<0.01),而R20、X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振荡肺功能可提供哮喘发作及缓解的各项客观指标,并可作为哮喘患儿肺功能检测及治疗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新型炎症因子IL-17、IL-35浓度与患儿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3例,其中急性发作患儿61例为急性发作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患儿42例为缓解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L-17及IL-35浓度差异,并分析两种炎症因子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组患儿血清IL-17浓度显著高于缓解组患儿,血清IL-35浓度显著低于缓解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及FVC均显著低于缓解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患儿血清IL-17及IL-35浓度均呈负相关,同时血清IL-17浓度与患儿肺功能指标均呈负相关,而血清IL-35浓度与患儿肺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17、IL-35浓度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和评估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支气管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存在情况,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选择处于哮喘缓解期的72名6~12岁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以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行为问题的检测。【结果】哮喘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3.3%,对照组为12.5%,差异有显著性(χ2=8.845,P<0.01)。哮喘组男童在分裂性、交往不良、多动、违纪、强迫性和攻击性等6个因子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女童在活动能力和体诉、抑郁、社交退缩等3个因子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病程≥3年以及中重度哮喘的儿童其行为问题显著增高。【结论】哮喘儿童存在明显的行为问题,病程和疾病的程度是哮喘儿童其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