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纯钢  龚德根 《中成药》2001,23(10):764-765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消化系统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病程长 ,难治愈 ,易复发等特点 ,且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之一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目前临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从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采用正大青春宝药业公司生产的养胃冲剂对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另外 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用猴菇菌片治疗作为对照 ,观察双方治疗结果 ,显示口服养胃冲剂组疗效明显优于猴菇菌片组 ,其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养胃冲剂组 60例 (治疗组 ) ,…  相似文献   

2.
养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养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养胃舒胶囊和叶酸片治疗,疗程5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57.14%(P〈0.01);两组各主要症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1.43%,对照组分别为52.17%和47.37%,治疗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唐许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42-4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胃黏膜体萎缩为特征的常见病症。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M)和(或)异型增生(Dys)则被公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西医治疗CAG主要采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保护胃粘膜、增强胃动力等处理,疗效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均有不同性质的上腹部疼痛,伴恶心、泛吐清水或酸水,腹胀、嗳气、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自1990年以来笔者用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21~66岁;病程1~2年55例,2~5年39例,5年以上6例,病人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确诊。根据其症状可分为: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气滞血瘀型。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胃肠黏膜在多种致病因子刺激下反复遭到损伤而导致的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目前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和难治病~([1])。胃黏膜萎缩的基础上常伴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而与胃癌密切相关~([2])。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临床症状,但对胃  相似文献   

6.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临床症状复杂且多变,病程较长且反复。CAG主要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是发病率较高的肠型胃癌的一种早期发病类型[2],常被称为癌前病变。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目前西医在临床中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治疗组35例用滋肾养胃法,对照组36例用吗丁啉、猴头菌颗粒,各治疗三个疗程,停药一周后复查,并根据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统计学处理:χ2=5.04,P0.05。结论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养胃除湿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养胃除湿汤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麦滋林-S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8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养胃除湿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养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对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养胃化瘀汤治疗,9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86%。[结论]养胃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吗丁啉、乳酶生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腹痛、嗳气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益胃汤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能加快胃黏膜萎缩的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3.
养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程长、不易治愈的特点,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正常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检出率可高达20~50%。1973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第11次国际肿瘤会议上,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本病迄今尚缺乏理想的防治药物。根据中医理论,我们在过去应用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14.
养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养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组成黄芪、香附、陈皮、山药、白芍等适量,依法制成冲剂备用。每次15g,每日3次冲饮,3个月为1个疗程。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为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饭前饱胀、嗳气、上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养胃散,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35例,给予阴虚胃痛颗粒10g,每天3次,餐前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7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胃散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庞春霞  沈洁如 《新中医》2017,49(12):36-38
目的:观察养胃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血清中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CAG脾胃虚弱证的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用维酶素片、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养胃愈萎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月。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愈萎汤治疗CAG脾胃虚弱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减轻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养胃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渝  刘建平  郎晓猛  荣英蕊  崔丽 《河北中医》2009,31(10):1465-146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疾病,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而在此基础上伴发有不完全肠腺化生(IM)和(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TP)则被视为癌前病变。目前,西医主要采用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顽固的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中成药品种的不断推出 ,发现中成药温胃舒、养胃舒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对萎缩的胃黏膜有逆转的作用 ,经临床治疗 6 0例的观察 ,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1~ 30岁 4例 ,31~4 0岁 2 8例 ,4 1~ 5 0岁 2 0例 ,5 1~ 6 0岁 8例 ;病程最短 10个月 ,最长 2 0年。本组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消化道症状 ,上腹多呈轻度压痛。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和胃黏膜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 治疗方法按…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理特征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而被肠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笔者自拟健脾养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3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