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和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与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的疗效和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的临床痊愈率为76.47%,有效率为100%;盐酸克林霉素片组的临床痊愈率为48.98%,有效率为91.84%,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盐酸克林霉素片组(P<0.05)。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总成本比盐酸克林霉素片组高43.09元,前者的成本-效果比(C/E)为2.27,优于后者的2.66;分别以痊愈率、有效率作为指标,前者每多获得一个百分点的痊愈率或有效率分别多花费1.57元和5.28元;分别以显效时间、痊愈时间作为指标,前者每多节省一天显效时间或痊愈时间分别多花费153.89元和307.79元。观察期间,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96%,盐酸克林霉素片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20.41%,经Fisher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口感)评价,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组口感“好”为82.35%,显著高于盐酸克林霉素片组8.16%(P<0.05)。结论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比、安全性和口感均优于盐酸克林霉素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和干混悬剂的溶出介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和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方法 以0.4%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75r/min,分散片和干混悬剂分别在20min和15min时取样,取样后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在15~115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9%,n=9),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2.9%,n=9),溶出液稳定,分散片2批在20min时和干混悬剂3批在15 min时平均溶出度均在75%以上并且有较好的均一性.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医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专项处方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祥  王大连 《中国药师》2011,14(4):536-53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门诊2010年1~3月所有使用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的处方进行回顾性专项处方点评.结果:我院门诊处方中克林霉素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高质量的专项处方点评可以全面揭示克林霉素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Ⅲ型前列腺炎263例,随机分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132例为治疗组,单纯采用克林霉素治疗131例为对照组,治疗4~6周为一个疗程,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新雨  王志远  谢纳泽  刘玲 《中国药事》2017,31(12):1483-1487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地塞米松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用药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开封某三甲医院呼吸道感染疾病641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查阅大量文献,与其他非基本药物作对比分析。结果:在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中,基本药物地塞米松使用率低于非基本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结论:虽然地塞米松价格低廉,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效果显著,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较低的利润空间,临床使用率低于非基本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同时,因克林霉素磷酸酯是抗菌药物,并不是治疗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首选用药,因此,该院可能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次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后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用开放、随机、自身交叉的给药方案,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被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微生物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计算2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被试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行为相似,2者的AUC0-t分别为(10.28±1.75),(10.75±2.11)mg·h·L-1;tmax分别为(1.25±0.34),(1.21±0.38)h;Cmax分别为(2.24±0.43),(2.18±0.61)mg·L-1;t1/2Ke分别为(3.27±0.40),(3.11±0.38)h,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70±11.30)%,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 通过对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组织胺对照品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程度比较的研究,确定其降压物质检查法的限值。结果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限值确定为5 mg·kg-1较为合理。结论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降压物质检查拟定方法符合规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172∶27∶1;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2.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在0.16~3.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夏辉 《黑龙江医药》2013,26(4):601-603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2004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方法测定并判读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一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索同时耐药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型葡萄球菌(MSSA)中分别占51.65%和34.5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MSSA中,D一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9.72%和30.58%。D-试验阳性占所测葡萄球菌的24.48%,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30.58%。结论:医院微生物室开展药敏试验中加上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7-位羟基被氯离子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其制品有盐酸盐、棕榈酸酯盐酸盐(以上两种供口服)和磷酸酯(供注射用),因其对敏感G 球菌及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用于治疗厌氧菌和G 菌引起的感染,也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骨髓炎的首选药物[1].克林霉素为国家基本药物之一,因其无须做皮肤过敏试验,故为临床常用药物,随着应用的广泛,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现综述如下,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HPLC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原料药、分散片、颗粒及干混悬剂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8(4.6 mm×150 mm,5μm)柱,流动相A为5 m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50∶50),流动相B为乙腈,流速为1.0 mL·min-1,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与10种中间体、副产物完全分离。重复性RSD为2.9%,检测限为10μg·mL-1。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按照《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的量化评分细则,为当前医院决策层药物遴选、规范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照药品量化评分体系,参考最新版临床应用指南、国内外文献和现行药品说明书,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药学特性及其他属性5个方面分别对河北省人民医院口服核苷(酸)类似物进行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结果: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恩替卡韦分散片、恩替卡韦片、阿德福韦酯片及替比夫定片最终分值分别为80.5、86.1、90.5、82、59.8、72.7分。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为强效低耐药核苷类似物,为诊疗规范及指南首选推荐,阿德福韦不推荐应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有优势,均为国家医保乙类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替比夫定片为原研品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恩替卡韦分散片、阿德福韦酯片均通过一致性评价;恩替卡韦分散片经济性最优。结论:卫生技术评估可指导医院合理遴选及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并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医师可根据专科特点、患者的病情及自身需求合理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14-2018年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2 18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 600株,构成比73.16%,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451株,构成比为20.6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真菌136株,构成比为6.22%,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所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为25.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大于40.0%,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33%之外,对其他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8.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1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95.0%,对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50.0%左右,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大于92.0%;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念珠菌属对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大于20.0%,对其他所监测抗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分析我院治疗肾病综合征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规范我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4月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门诊处方1 908张,列出所有超说明书药品;通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等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中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注射用环磷酰胺、环孢素软胶囊、双嘧达莫片、硫酸羟氯喹片、华法林钠片等均有国内外指南推荐,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雷公藤多苷片、来氟米特片有大量临床文献支持;以上9种药符合用药合理性。蚓激酶肠溶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匹多莫德分散片仅有少数期刊报道;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硼酸粉无相关资料支持,属医师经验用药;以上5种药属于不合理用药。 结论:肾病综合征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用药情况大部分合理,临床医师应当谨慎用药。我院需对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及处方的合理率。  相似文献   

15.
摘 要难溶性药物由于其溶解度低,导致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受到很大局限。运用各种增溶技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十分必要。然而现有的增溶技术常常会造成增溶后含药量低、粘度高等问题,容易造成服用量的增大以及制剂困难。速崩片可通过局部快速释放达到提高患者顺应性以及增溶的目的。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难溶性药物速崩片增溶技术,综述了固体分散体速崩片、包合物速崩片、乳剂冻干片、自微乳分散片、纳米混悬剂冻干片、微丸速崩片、水分散体冻干片等制剂新技术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Clindamycin palmitate hydrochloride is a water-soluble salt which in vivo undergoes hydrolysis into the active base. Following a single-dose administration of either 150 or 300mg. of the drug to elderly patients, serial blood sample estimations revealed that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plasma levels were achieved and maintained in all patients with peak levels usually occurring at 2 hours and with a serum half-life of over 4 hours. The rate of urinary excretion was variable but, irrespective of dose, about 7% of the drug was recoverable from the urine in an active form during the following 24 hours. This study shows that clindamycin palmitate in suspension form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administering the antibiotic to elderly patients who may find difficulty in swallowing clindamycin in capsule form and suggests that 150?mg. every 8 hours comprises effectiv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07例抗菌药引起的ADR/ADE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7例ADR/ADE报告中,ADR362例(88.94%),ADE45例(11.06%),涉及抗菌药36个品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构成比最高(41.28%),其次为青霉素类(21.87%)和喹诺酮类(14.50%);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3.49%);构成比前5位药品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阿洛西林;严重ADR/ADE构成比为4.42%,无死亡病例。结论:抗菌药引发ADR/ADE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高医护人员对ADR/ADE的警惕性与监测水平,以保证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2004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方法,测定并判读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型葡萄球菌(MSSA)中分别占45.50%(192/422)和55.14%(193/350);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MSSA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9.72%和30.58%。D-试验阳性占所测葡萄球菌的24.48%,占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30.58%。结论: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发生耐药应引起关注,开展药敏试验及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