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76例。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资料;使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 276例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69.50±9.74)分,其中疾病医学管理(33.93±6.40)分,日常生活管理(24.51±4.86)分,情绪认知管理(11.97±1.70)分。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情绪认知管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长期服药情况、健康教育情况的患者间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情绪认知管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教育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本市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偏低,同时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自我管理行为水平逐渐下降;应重视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92例。使用任洪艳编制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分析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自我管理、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中得分分别为(70.53±7.29)、(45.51±7.03)、(98.74±9.68)分;自我管理、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应重点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580例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55.52±11.12)分,呈低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情绪管理(81.24±12.16)分、日常生活管理(68.48±16.48)分、疾病医学管理(42.04±11.5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居住地、社会经济地位(个人月收入、医保类型、承担医疗费用情况)、接受系统健康教育与否(P﹤0.05)。结论提高经济地位和完善健康教育体系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自我调节疲劳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承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内科连续招募冠心病患者2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和评估。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75.85±11.62)分,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冠心病患者自我调节疲劳评分为(46.19±5.64)分,处于自我调节疲劳状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自我管理行为总分高于男性;≥60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低年龄患者;大专或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居住在城市或城市近郊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均高于农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与自我调节疲劳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症以及行为控制维度得分对自我管理总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症以及自我调节疲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8月—2021年11月对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750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冠心病相关知识评价调查表、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采用Mplus 7.4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分类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16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3.32±9.86)岁。最终识别出三个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分别为“自我管理行为较好-情绪调节无效型”(33%,n = 236)、“自我管理行为中等-急救管理缺乏型”(35%,n = 251)和“自我管理行为较差-依从管理不良型”(32%,n = 229)。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年龄较大(OR = 2.610,95%CI:1.930~3.529)和心功能较差(OR = 2.450,95%CI:1.616~3.714)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有配偶(OR = 0.987,95%CI:0.769~.998)、受教育时间较长(OR = 0.697,95%CI:0.311~0.958)、家庭月收入较高(OR = 0.511,95%CI:0.176~0.883)、PSK - CHD得分较高(OR = 0.210,95%CI:0.089~0.497)和CHBMS得分较高(OR = 0.971,0.363~0.997)是自我管理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三种潜在分类和预测因素,这为医务人员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 LVPWd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及其一般因素、疾病情况和家庭功能问卷(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51例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55.60±11.35)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患病年限、近1年内冠心病发作次数、家庭功能、子女关心程度、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帮助及社会支持是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积极的家庭、社区及社会支持是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控制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8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8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其住院时间、病房环境、侵入性操作、并发症、心功能分级及抗菌药物使用等进行分析.结果 53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为15.0%;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病房环境、并发症、心功能分级及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病程及抗菌药物应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无明显影响;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长、病房环境差、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及存在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住院时间长、病房环境差、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及存在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居家养老,随机方式分组护理,对照组用临床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则联合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受到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遵医嘱服药、按时复查、饮食控制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值得将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6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情况;使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 291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总分(79.05±11.82)分,其中日常生活管理得分(27.18±6.31)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40.05±7.23)分,情绪管理得分(13.61±3.83)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支付方式、冠心病病程、放入支架情况患者间自我管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冠心病病程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本市6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偏低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的影响,应给予针对性防控干预。  相似文献   

11.
黄杰  陈晗  石爽 《中国校医》2023,37(1):32-34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PCI(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在本院接受PCI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8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85例冠心病PCI术后老年患者CD-RISC总分为(69.24±10.35)分,其中自强维度条目均分最高(2.91±0.48)分,其次为坚韧与控制(2.74±0.39)分、乐观(2.58±0.37)分;CSMS量表总分为(71.57±11.74)分,其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维度条目均分最高(2.79±0.36)分,其次为疾病医学管理行为(2.71±0.35)分、情绪管理行为(2.31±0.2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792,P<0.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差,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应重视该类患者心理干预,提升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2.
韩静  宋琼  陈长香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103-4105
目的 了解冠心病老年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其家庭、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年3月- 2016年2月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问卷(AHSMSR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唐山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老年人(≥60岁)1 408例进行问卷评测。结果 冠心病老年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总均分为(3.83±0.59)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β = 0.191)、有无医保(β = -0.083)、社会支持(β = 0.162)、家庭功能(β = -0.159)、家人行为指正(β = 0.049)、子女安排体检(β = 0.191)及与子女交流(β = -0.160)是冠心病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冠心病老年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帆  王君 《中国校医》2022,36(1):12
目的 探讨基于记忆-遗忘规律的健康教育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健康管理行为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记忆-遗忘曲线规律制定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 1.88,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83.58±9.54),高于干预前的(63.08±7.11),(t=11.11, P<0.001)。干预前,2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 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118.44±8.42),高于对照组的(99.86±6.49),(t=-15.63, P<0.001)。结论 基于记忆-遗忘规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行为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殊要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21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冠心病组100例,非冠心病组121例。将冠心病组患者分成绝经前冠心病组44例以及绝经后冠心病组56例。对各组别的冠脉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绝经期冠心病组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发病率明显低于绝经后冠心病组,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率明显高于绝经后冠心病组,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高于绝经后冠心病组,双支、三支病变、B型病变以及C型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绝经后冠心病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者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率明显较低,采取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降糖药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冠心病患者的病变复杂性以及严重性较低,其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血运重建率较低,药物治疗相比绝经后女性的积极性要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医联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下转社区随访体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服务工作,提高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浦东新区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大数据家庭医生费用管理系统”采集研究数据,经规范化随访管理1年,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用药依从性,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估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结果:随访1年后,SF-36和SAQ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后有明显提高;CSMS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良好;随访的完成率为98.0%,患者对随访满意度为89.3%。结论:医联体PCI术后患者下转社区随访体系构建成功,随访体系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心脏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及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于本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305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分析,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先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251例)和非冠心病组(54例)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nmltiplelinearregression)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直线相关(1inearcorrelation)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相比在年龄、性别、吸烟指数、高血压患病率、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病率、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年龄(β1=0.251,P〈0.01)、性别(β2=0.235,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β3=0.241,P〈0.01)、糖尿病病程(β4=0.226,P〈0.01)进入直线回归方程,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直线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两者呈负相关(r=-0.362,P〈0.01)。结论在对临床上高度怀疑患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前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是否患高血压、是否伴有血糖异常、是否患有代谢综合征等以提高冠脉造影的阳性率,年龄、性别、LDL—C、糖尿病病程是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左室射血功能呈减退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Te)及QT间期离散程度(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及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比两组Tp-Te、QTd差异,分析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冠心病组Tp-Te及QTd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的诊断中,Tp-Te及QTd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且经分析,Tp-Te及QTd对冠心病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 结论Tp-Te及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对于冠心病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在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人群中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88名冠心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65)及非糖尿病组(n=123),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别计算两组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等参数,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因素。结果:糖尿病组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高于非糖尿病组(P=0.046)。冠脉病变血管数、有无弥漫性病变及血管完全闭塞等因素与ST段阳性改变相关(OR=2.36,4.91,3.90)。结论 虽然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特异性有限,但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这样一个特殊人群,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