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1997-2012年现住址为云南省保山市缅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病例的失访密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入境者体检、涉外婚检、孕产妇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术前检测等方法获得现住址为保山市的缅籍人员HIV感染相关资料,收集随访相关信息,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病例的一般情况和失访情况进行描述,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失访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10例合格的缅籍HIV/AIDS病例纳入分析,研究对象累计观察707.21人年,失访159人,失访密度为22.48/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为景颇族(HR=7.06,95%CI:4.08-12.18)失访的风险高于汉族;而文化程度为小学者(HR=0.31,95%CI:0.19-0.49)、初中者(HR=0.49,95%CI:0.30-0.79)失访的风险低于文盲者,可能感染途径为注射毒品者(HR=0.38,95%CI:0.21-0.69)失访的风险低于异性传播者;样本来源为婚前检测者(HR=0.26,95%CI:0.11-0.59)、孕产妇检测者(HR=0.14,95%CI:0.06-0.31)、自愿咨询检测者(HR=0.28,95%CI:0.14-0.57)、其他人群(HR=0.23,95%CI:0.11-0.49)失访风险低于入境检测者。结论 现住址为保山市的缅籍HIV/AIDS病例的失访密度较高,少数民族、文盲、异性接触感染、入境检测者病例的失访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龙陵县缅甸籍媳妇艾滋病知识知晓、行为及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2月,对龙陵县缅甸籍媳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合计调查缅甸籍媳妇84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9.05%。90.77%的人最近一年内与配偶有性行为,最近1次与配偶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87%,近1年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04%;1年内有商业性伴的比例为0.59%,最近1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均未使用安全套。检测845人,HIV感染率为0.70%,梅毒感染率为0.00o.40。对HIV感染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婚姻状况为影响因素,在婚、丧偶者HIV感染率较高。结论该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较低,HIV和梅毒感染相对较低,但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当地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回归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年龄较高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保山市孕妇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流行态势、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和该人群的相关危险行为状况,为制定防治HIV的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操作手册》,哨点门诊医师采用孕妇健康调查问卷对2009~2011年每年4~6月前来保山市人民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采集3~5ml静脉血样进行HIV血清学检测。结果:2009~2011年共监测孕妇1 600人,监测对象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3%(1/800)、0.25%(1/400)、0.50%(2/400)。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本次妊娠孕周、本人曾到外地打工经历显著影响着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3年间孕妇吸毒比例分别为0.13%、1.25%、0,其丈夫吸毒比例分别为0.13%、0.75%、0,多性伴孕妇比例分别为0.13%、0.25%、0.75%。结论:保山市孕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针对该人群进一步加大HIV防治的综合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5.
朵林  邢政华  李云昭  刘波  杨佳 《卫生软科学》2011,25(12):865-866
[目的]比较分析东南亚警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外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18个月内到云南警官学院参加降低危害培训的7个东南亚国家外籍警官为调查对象,统—设计并经过预实验问卷翻译为多语种,收集人口学、艾滋病相关知识等方面信息,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SPSS17.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141人,平均年龄38。5±9。8岁,缅甸警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9%,各国警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负相关关系(0R=0.075,p〈0.01)。[结论]除缅甸及越南等注射吸毒相对严重国家警官外,东南亚国家警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国家间警官相关知晓率存在明显差异。下一步应加强对柬埔寨及年龄较大警察的重点培训,并应将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应对HIV相关职业暴露措施相结合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的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有吸毒史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吸毒行为、性行为特征,为HIV/AIDS干预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09年4~8月,对澜沧县109名有吸毒史的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9名吸毒者中,20~40岁年龄组占74.31%,小学和初中分别占38.53%和33.03%,农民67.89%,少数民族66.06%。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4.40%,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49,9.18;P值分别为0.037,0.027);2009年4~8月期间,有7人曾共用注射器吸毒;46人与固定性伴有性行为,其中32.61%的人坚持使用安全套;4人与非商业非固定性伴有不安全性行为;8人与异性商业性伴有过性行为,5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有吸毒史的HIV感染者共用针具行为、多性伴和不安全性行为仍然存在,提示应采取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并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IPMTCT)项目地区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状况及其对IPMTCT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为完善项目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和贵州省中的4个项目地区IPMTCT工作的536名医务人员近1年接受相关培训状况及其IPMTCT相关知识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IPMTCT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中,92.5%接受过县(区)级培训,85.1%接受过专题培训,82.3%接受过讲座形式培训,26.7%接受过以会代训/例会形式培训,接受培训次数的中位数为2次。单因素分析,仅接受专题培训(50.9%)的医务人员IPMTCT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仅接受过综合培训者(30.6%);仅接受讲座形式培训者(52.3%)知晓率高于仅接受以会代训/例会形式培训者(24.6%);接受培训3次及以上者知识知晓率最高(66.9%)(P均<0.01)。多因素分析,在调整文化程度、专业、机构级别、所在地区有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基础等因素后,与仅接受以会代训/例会形式培训相比,接受讲座形式培训的医务人员的知识知晓率高(OR=2.9,95%CI:1.4~6.0)。结论培训形式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IPMTCT相关知识水平的重要因素,重大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应重点支持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IPMTCT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重点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知识、行为的现状,客观评价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及五年行动规划(2006-2010年)目标实现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9个全球基金项目重点县1 226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以项目中期(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8题全答对者1 005人,占81.97%,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途径和希望知识获得途径均为"医生"、"电视"、"免费宣传材料"。与2008年项目评估比较,"无偿献血不会传染艾滋病的知识点"正确回答率由84.30%上升到94.78%(χ2=60.435,P0.001),"每六个月以上献血对身体无害"由84.46%上升到93.20%,(χ2=41.011,P0.001);"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93.58%上升到98.00%,(χ2=38.163,P0.001);"最近三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80.90%上升到92.00%,(χ2=14.765,P0.001)。结论重点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较2008年评估结果有所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2008年大幅度提高;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较单一,个人及家庭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消除歧视、向"零"艾滋迈进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蚌埠市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蚌埠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行为学及态度,使用SPSS 21.0软件对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知晓艾滋病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238名在校大学生,知晓率为80.2%,其中题目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与咨询吗?回答正确率最高,为94.5%,题目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男男同性性行为吗?回答正确率最低,仅4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财经学院,管理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学校设有宣传艾滋病防治的学生社团(OR=1.931,95%CI:1.411 ~2.644)、参加过学校社团组织的预防艾滋病活动(OR=1.829,95%CI:1.318~2.539)以及知识来源于互联网(OR=1.567,95%CI:1.024~2.400)是在校大学生知晓艾滋病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少数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较低,今后应结合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多方面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参与美沙酮维持的静脉吸毒人群特征及HIV感染危险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美沙酮门诊82例静脉吸毒者,调查分析其HI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参与美沙酮维持静脉吸毒者HIV经血液、性、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87.8%以上,蚊虫叮咬、共用游泳池或浴缸HIV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54.9%、65.9%;认为没有感染HIV风险、不愿意与HIV/AIDS一起生活或交往、对HIV/AIDS继续工作学习持否定态度、如果不幸感染HIV将放弃治疗等负性态度分别占调查对象的78.0%、23.3%、29.2%、28.0%;调查对象中共用注射器、有2个或2个以上性伴侣、非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危险行为分别占37.8%、64.6%、23.2%、29.3%。结论美沙酮维持者AIDS防治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偏低,其HIV感染危险行为主要有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省HIV/AIDS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云南省昆明市和陇川县的HIV/AIDS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测定其抑郁和焦虑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其社会支持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HIV/AIDS病人410例,其社会支持总得分为(28.05±7.23)分;HIV/AIDS病人的抑郁率为81.5%,其中男性为79.7%,女性为85.7%;焦虑率为68.1%,其中男性为68.0%,女性为77.3%;35~44岁的HIV/AIDS病人的抑郁率和焦虑率最高(P<0.05);未接受过治疗和感染期间症状或体征数越多的HIV/AIDS病人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越大;主观支持得分越低的HIV/AIDS病人出现焦虑的可能性也越大。结论云南省HIV/AIDS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较严重,加强对HIV/AIDS病人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和社会支持与关怀,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南省TB/HIV患者的流行特征和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云南省结核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218名TB/HIV患者进行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综合得分为(8.23±2.01)分。职业(χ2=22.515)、婚姻状况(χ2=50.110)、患者来源(χ2=6.378)、住院治疗(χ2=3.915)、管理方式(χ2=4.579)及抗病毒治疗(χ2=11.34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结核病知识综合得分的因素有患者来源(Waldχ2=6.277,P=0.02)和抗病毒治疗(Waldχ2=10.678,P〈0.001)。结论云南省TB/HIV患者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2.29%,高于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80%的目标。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针对性的制作各种不同的宣传材料,积极宣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美沙酮门诊受治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安徽省5个市所辖7个美沙酮门诊所有正在接受维持治疗的病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9.3%,其中“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和“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这两个问题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7.6%和66.7%;不同地区及最近1年中是否进行过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nsulta—tiontesting,VCT)可能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安徽省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尚好,但也有个别知识点知晓率较低,今后需注重对艾滋病知识点中薄弱方面的宣传教育,加强督导与交流,缩小地区差异,进一步加强VCT工作,提高VCT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仙居县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情况。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状调查对1996年以后嫁入仙居的外来婚嫁女开展调查,以掌握外来嫁人女性HIV感染状态以及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HIV初筛运用ELISA法,HIV阳性者运用WB法确认。结果:检测1033人HIV抗体阳性1人,既往检测阳性4人,感染率为0.48%,问卷调查1001人,大部分来自贵州,占47.4%,其次为云南25.3%,以汉族为主占67.9%,文化程度小学占39.2%,初中占29.1%,文盲占28.6%,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0.3%。结论:仙居县外来婚嫁女人群存在一定的HIV感染流行,且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自愿咨询检测、阳性告知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百色市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5 326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将得分高于平均值者定为高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5.81%;对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41.58%、44.90%和27.59%;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和电影(占63.93%);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就业现状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OR值分别为0.779、0.744、0.787、1.272、0.680)。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大兴区四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流行会成为人类的灾难,对人民健康、对社会、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目前,艾滋病疫情正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对大众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普及防治知识,增强防护意识,减少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及其家庭的歧视,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乡村医师和村干对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市、区)进行摸底调查,并由当地疾控工作人员对越南籍媳妇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结果8个边境县(市、区)中共有8135名越南籍媳妇,参与本次调查的2575名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晓率为31.65%,HIV抗体阳性8例,其中既往报告阳性1例,HIV抗体阳性率为0.31%.结论越南籍媳妇HIV相关知识知晓率低,防治知识认识不全面,应加强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监测,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秦芹  王培刚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470-1471
性传播已成为中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生理、性观念和性行为正在发生变化,已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是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生力军.为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0年10-12月对湖北武汉市某综合性高校1 614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省怀远县农村和城市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以城镇社区和农村行政村为抽样单位,被抽取单位中各抽取一定的样本,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分别调查400名城镇居民和400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73.25%明显高于农村居民(63.25%)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也随着升高(χ2=44.36,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0.688,P=0.004)、咨询服务(OR=0.373,P=0.036)和免费宣传材料(OR=0.071,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报刊书籍(OR=2.392,P0.001)、医生(OR=2.979,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阻碍因素。结论怀远县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大咨询服务和免费宣传资料的发放有利于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个村,对村中15~59岁的居民采用一对一的询问方式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65人,收回有效问卷1003份。其中434人没听说过艾滋病。除艾滋病为传染病知晓率为44.6%,其他知识知晓率均不到40.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13,95%CI:-1.44~-0.83)、民族(OR=2.73,95%CI:2.41~3.05)和文化程度(初中比小学及文盲OR=1.11,95%CI:0.70~1.52;高中及以上比小学及文盲OR=1.79,95%CI:0.69~2.88)是影响艾滋病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应加大对该地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其中女性,彝族及文化水平低的居民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干预的重要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