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反刍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完美主义和情绪智力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大学生一般完美主义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对35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父、母亲教养方式、完美主义、情绪智力和反刍思维各维度之间相关显著(P值均小于0.05)。(2)完美主义分别在在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与反刍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分别为52.20%和10.90%。(3)情绪智力在父、母亲教养方式与反刍思维间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父、母亲教养方式对个体反刍思维的影响部分通过个体的完美主义人格来实现,对反刍思维的干预可以从完美主义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2.
陈小琴  张进辅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10-1511
目的 探讨师范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重庆市2所师范院校的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师范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4.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熟应对与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不成熟应对与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46%.结论 应对方式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不良抑郁情绪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女大学生生活方式、负性情绪与肥胖程度的关系,为改善女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促进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身高体重测试仪、人体成分分析仪、《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 044名河南女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7.0和AMO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大学生隐性肥胖、超重及显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8.6%,6.5%和4.2%.女大学生生活方式中的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和压力管理行为与肥胖程度均呈负相关,负性情绪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0.22,-0.21,0.26,P值均<0.01).负性情绪在女大学生生活方式中的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及压力管理行为与肥胖程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2.1%,25.9%和42.5%.结论 负性情绪在女大学生生活方式中的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及压力管理行为与肥胖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心理灵活性对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为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茂名市某高职院校抽取1 623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DASS-21)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睡眠质量得分(24.81±5.32)高于男生(23.92±5.91),负性情绪及抑郁得分(32.95±18.28,8.37±7.63)低于男生(36.07±21.89,10.34±9.04);大二学生的抑郁情绪(10.33±8.64)高于大一(8.97±8.30);理工科类学生的经验性回避程度(23.81±8.35)低于文史类学生(24.92±7.59),心理灵活性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3.12,4.75,-2.94,2.65,P值均<0.05).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总分及其各维度、AAQ-Ⅱ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8~0.48之间(P值均<0.01);负性情绪在心理灵活性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77%.结论 提高心理灵活性,减少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肿瘤专科医院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倦怠感,并分析正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以期有效降低医生的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州市2家肿瘤专科医院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以及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评估。并使用SPSS 20. 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①多重中介模型分析表明:正情绪在紧张感和职业倦怠总分间、紧张感和情绪衰竭间、紧张感与去个性化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效应分别为0. 45、0. 11、0. 13,分别占总效应的26. 9%、12. 6%、23. 2%。负情绪在紧张感和情绪衰竭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 41,占总效应的47. 1%;而负情绪在紧张感和职业倦怠总分间、紧张感和去个性化间则起完全中介作用。②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显示:正情绪在紧张感与情绪衰竭以及紧张感与职业倦怠总分的关系中调节效应均不显著,但正情绪在紧张感和去个性化间的调节效应显著(P 0. 001)。[结论]正负情绪可对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感起到多重中介作用,正情绪可对其中一个维度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惧怕否定评价对大学生隐性认知风格和抑郁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隐性不适应风格问卷(LMSQ)、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贝克抑郁量表(BDI)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抑郁程度在LMSQ的躯体威胁、社交威胁因子及其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P0.001)。(2)隐性认知风格、惧怕否定评价与抑郁三者得分均呈正相关(r=0.487;r=0.343;r=0.384),且P0.01。(3)惧怕否定评价对大学生隐性认知风格与其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0.403。结论大学生隐性认知风格与其抑郁之间关系密切,惧怕否定评价在大学生隐性认知风格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可以从隐性认知风格和惧怕否定评价两方面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赵科  杨丽宏  胡发稳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61-1363,1367
目的 探讨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安全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白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大理地区797名白族中学和大学学生,运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安全感量表(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 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得分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35~-0.26,P<0.01),与消极应对、焦虑、抑郁得分正相关(r=0.20 ~0.23,P<0.01).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对消极应对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安全感和负性情绪的中介对消极应对产生间接效应;安全感通过负性情绪的完全中介作用于消极应对;家庭功能通过安全感的部分中介对积极应对产生间接效应.结论 白族青少年安全感和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与消极应对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感在家庭功能与积极应对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感在家庭功能与负性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家庭经济状况、生命意义感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7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7)和简版生活目的量表(PIL-SF)对2 0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抑郁阳性率为21.5%。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更高(F=26.058,P<0.001),生命意义感更低(F=13.968,P<0.001)。生命意义感在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0.043,P<0.05)和部分中介作用(c’=-0.0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85%。结论 生命意义感可发挥保护性作用减少不良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负性情绪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照顾者负担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新疆某地区三甲医院407例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对照顾者负担与负性情绪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a×b/c=6.41%。照顾负担经过社会支持对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效能感调节,即表现为交互作用项"照顾者负担×自我效能"的回归系数在以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有统计学意义(β=-0.004,t=2.369;β=0.006,t=2.054,P0.05)。结论提高照顾者自我效能感,增加照顾者社会支持,可以改善照顾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概念来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作用。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0961,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1063。交互作用项"自我效能感×应激"的回归系数在以抑郁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达到显著性水平(β=-0.108,t=-3.164,P=0.002),且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R2)亦达到显著性水平(△R2=0.012,P=0.002)。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对江苏省徐州市某高校的3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性别=-0.206, F 年级=0.645,P>0.05)。与非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相比,手机依赖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分较高,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的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消极情绪=4.297,P<0.01; t 心理弹性=-2.620,P<0.01; t 积极情绪=-2.433,P<0.05)。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r =-0.164, r =-0.122,P<0.05),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r =0.252,P<0.01)。消极情绪在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结论 消极情绪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运用情绪调节,提升情绪调控能力,对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完美主义与大学生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90名进行测试。结果在完美主义的各个维度中,担心出错和对行动的疑虑与自尊、幸福感量表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组织性与自尊、幸福感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担心出错、组织性和对行动的疑虑对大学生自尊产生影响,担心出错和组织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顺应良好和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分别与自尊和幸福感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结论完美主义与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完美主义对大学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识别大学生述情障碍的潜在类别及其与社交焦虑、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大学生积极情绪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20年9月,在河北省、吉林省、辽宁省4所高校方便整群抽取1 338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交往焦虑量表(SIAS)以及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主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大学生述情障碍分为情感表达良好组(33.3%)、情感辨别良好组(9.6%)和情感表达困难组(57.1%)3个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人口学变量进行控制后,情感表达良好、情感辨别良好与抑郁症状(β值分别为-1.92,-1.44,P值均 < 0.01)、社交焦虑(β值分别为-0.71,-2.04,P值均 < 0.01)呈负相关。  结论  大学生述情障碍呈现类别分布,各潜在类别与社交焦虑、抑郁症状关联不同。高校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制定针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干预方案,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及抑郁症状,促进心理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5.
Perfectionism i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that can affect all areas of lif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rs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in the domain of sexuality exploring the unique relationships that different forms of sexual perfectionism show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sexuality. A sample of 272 university students (52 male, 220 female) completed measures of four forms of sexual perfectionism: self-oriented, partner-oriented, partner-prescribed, and socially prescribed. In addition, they completed measures of sexual esteem, sexual self-efficacy, sexual optimism, sex life satisfaction (capturing positive aspects of sexuality) and sexual problem self-blame, sexual anxiety, sexual depression, and negative sexual perfectionism cognitions during sex (capturing negative aspects). Results showed unique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for the four forms of sexual perfectionism, suggesting that partner-prescribed and socially prescribed sexual perfectionism are maladaptive forms of sexual perfectionism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aspects of sexuality whereas self-oriented and partner-oriented sexual perfectionism emerged as ambivalent forms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相似文献   

16.
马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93-3496
[目的]探索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方法]用CFMPS、SCL-90、TAS、AMS和大学生自信量表对124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水平及考试焦虑状况均与完美主义的总分及除"条理性"以外的4个维度的得分呈正相关;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和自信及其各自的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或负相关。[结论]完美主义心理是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但它的某些适应性维度则利于个体发展某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7.
探讨运动干预对焦虑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负性情绪在运动干预影响睡眠质量中的中介效应,为指导睡眠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以北京师范大学70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4名)和对照组(36名);实验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与瑜伽训练结合的干预,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正常学习生活不进行规律运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被试运动干预前后的睡眠与负性情绪水平.结果 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4.31±1.26)、焦虑(36.41±7.32)和负性情绪(2.37±0.50)得分较干预前[(8.41±3.11)(53.76±2.70)(2.79±0.59)]均显著改善(P值均<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负性情绪在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t=6.77,P<0.01).结论 运动干预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水平,负性情绪在运动改善睡眠质量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晓方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50-1851
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和抑郁情绪现状及孤独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长江大学141名大学生,进行UCLA孤独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BDl)的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孤独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该项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孤独平均得分与"常模"一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轻度抑郁检出率分别为54.54%和57.33%,表明抑郁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相关性分析表明,孤独和抑郁之间存在正相关,男、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1和0.405;男性大学生中孤独主要与抑郁的心情、失败感、不满、易激动、社会退缩和体重下降6个因子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245~0.479之间;女性大学生孤独主要与抑郁的心情、失败感、罪感和自厌4个因子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33~0.382之间。结论孤独和抑郁是大学生存在的一种普遍负性情绪,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女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进食障碍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预防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进食障碍问卷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山东省3所高校的1 93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32名女生达到进食障碍倾向标准,患病率为5.11%.四年级女生的患病率高于其他3个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1.58,P值均>0.05).超重组女大学生患病率高于正常组和偏瘦组(x2=7.15,P<0.01).完美主义能正向预测进食障碍(β=0.431,P<0.01),完美主义和体育锻炼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B=-0.106,P<0.01).当锻炼量较低时,完美主义对进食障碍的预测作用较大(B=0.53,t=5.93,P<0.01);锻炼量较高时,完美主义对进食障碍的影响减弱(B=0.32,t=2.37,P<0.05).结论 体育锻炼在完美主义影响进食障碍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高校开展健康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1 870名大学生中筛查出56名可能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其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及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以综合幸福问卷(MHQ)、抑郁症自评量表(SD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为评估工具,最终完成所有实验内容的大学生为45名.结果 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综合幸福感得分生活满意因子提升了0.22,正性情感提升了3.86,自我价值提升了0.40,友好关系提升了1.59,幸福体验提升了1.34.抑郁水平由前测的(59.91±2.35)分降至后测的(53.36±2.84)分,心理韧性水平由前测的(57.22±2.59)分提升到后测的(59.50±2.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4,-3.05,P值均<0.05);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3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