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明确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性别、年龄、病因等分类,了解病因分类特点。结果胃切除手术、胆囊疾患、糖尿病等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胆囊疾患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防治胆囊疾患是预防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肝胆胰病变与胆汁返流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认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胃部手术后的并发症。随着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的广泛应用,在非胃部手术和胆石症患者中亦可见到胆汁的返流。Van Heerden氏曾提出硷性反流性胃炎以区别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年来,有关报道增多,并对其发生机理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探讨肝、胆、胰病变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的内镜表现、相关病因及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胃镜检查确诊的20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患者的病因有手术史49例(毕I式46例,毕II式3例)占23.79%,合并胆囊疾患60例(胆囊切除术后32例,胆结石18例,慢性胆囊炎10例)占29.13%,不明原因97例占47.09%,H.pylori阳性者90例,阳性率43.69%。内镜以胃黏膜充血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胆汁附着。结论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呈逐年增高趋势,胆囊疾患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病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胃镜确诊胆囊切除术后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单用铝碳酸镁组(B组);单用泮托拉唑组(C组);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组(D组)。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所有病人复查胃镜。评估腹痛、腹胀、烧心、口苦等消化不良症状、胃镜和组织病理的效果。结果临床症状在B组、C组和D组均有缓解,D组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后各组间的胃镜充血程度和组织学炎症无显著差异。D组胃镜下水肿程度和组织学活动度有显著差异。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是胆囊切除术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蒋军  冯林  冯多忠 《胃肠病学》2002,7(2):117-118
我院于1996年4月~2000年12月对95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开展有关的检查研究,以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疾病、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及幽门螺杆菌(H .pylori)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我院住院及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的胆汁反流患者954例,其中消化性溃疡或胃癌作胃部分切除者259例(27.15%),其中B-I式术后者71例(27.41%)B-Ⅱ式术后者188例(72.59%);十H指肠球部溃疡(包括球后溃疡)及球腔畸形者157例(16.46%);结石…  相似文献   

6.
用纤维胃镜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647例,其中291例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结石,291例中甲组158例,胃镜诊断后经B超或胆囊造影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此组无典型胆系症状,故对某些非特异性上消化道症状者均应查纤维胃镜,如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应检查胆系。乙组65例具有典型胆系症征,并经B超及胆囊造影确诊,手术前行胃镜查出胆汁反流性胃炎52例,其余13例虽幽门完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黏膜损害及胃动素、胃泌素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胆囊切除术后胃粘膜病理特点及胃动素、胃泌素分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粘膜损害的轻重及胃泌素的分泌增多均于胆汁返流有关。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生,胃黏膜损害程度及胃泌素分泌增多均于病程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胃反流与胆囊切除术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胆石症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血清胃动素 (MTL)和胆囊收缩素 (CCK)检测 ,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 (A组 ,30例 )和胆石症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B组 ,2 2例 ) ,以及对照组 (C组 ,2 0例 )即胃镜无胆汁反流现象 ,病理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分别抽血测空腹血清MTL和CCK含量。结果 A组血清CCK为 5 86pg/mL± 2 .78pg/mL ,较C组 3 80pg/mL± 1.10pg/mL有显著性升高 ,A组血清MTL为310 31pg/mL± 118 2 1pg/mL ,较C组 32 6 0 0pg/mL± 5 8 0 0pg/mL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相比CCK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MTL较C组有显著性降低 ,值为 2 2 8 30pg/mL± 72 2 0pg/mL。结论 DGR是胆道疾患的多见病理现象。胃运动功能障碍和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是病理性DGR的一个重要原因 ,胃十二指肠收缩不协调可导致DGR发生。MTL和CCK对胃排空和十二指肠运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囊切除术后和胆石症患者发生病理性DGR时存在CCK和MTL分泌不协调 ,调节紊乱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硷性反流性胃炎,可发生于胃手术后,但未作过胃手术者,亦可罹患此病。作者主要依据纤维胃镜所见,确定各种类型的胃炎,并观察到胆汁自十二指肠反流和/或进行胃液分析时,多次抽出胆汁,诊断了4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胆汁反流可导致胃炎、食管炎、咽炎、声带炎、甚至气管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并与残胃溃疡、残胃癌、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甚至癌变相关。胆汁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胃部不同手术方式、不同吻合方式、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术以及多种非手术因素,如年龄、性别、过敏、精神心理、先天性因素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从人类能够成功地开展胃手术以来,就有胆汁反流问题,但直到本世纪的60年代以后,人们才对胃内反流的胆汁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川.胆汁反流性胃炎由于过多的胆汁反流导致胃粘膜特殊的炎症性变化,引起一级以腹痛和胆汁性呕吐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又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综合征(bilerefluxgAntritisslere),由于肠胃反流液呈碱性,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alkalinerefluxpens),由于胆汁反流不仅引起胃炎,尚可引起胃溃疡、胃癌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疾病,因而又称为肠胃反流病(duedempricrefluxdiseases).作为一大类独立的病因,研究其…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孟宪镛 《胃肠病学》2004,9(2):125-127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称十二指肠胃反流(duoenal gaslric reflux,DGR),亦称碱性反流或胆汁反流。一定程度的DGR有助于缓冲胃内酸度.但过量DGR时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胆酸和溶血卵磷脂)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炎,称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 gastritis,BRG)。无胃手术史或其他病因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称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继  相似文献   

13.
解祺  倪纯 《山东医药》2006,46(6):40-40
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ARG)又称胆汁反流性胃炎。多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与胃黏膜接触而产生病变,如胃黏膜萎缩、慢性胃炎,少数严重者可发生溃疡,严重影响患者恢复。1995年1月~2001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术后ARG患者6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内胆汁反流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胆汁和十二指肠其他内容物的反流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等是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溃疡乃至肿瘤的重要病因。胃部分切除术后 ,胃肠解剖结构的改变使十二指肠 胃反流危险增加 ,是残胃炎、残胃癌等的发病机制之一[1,2 ] 。然而 ,无手术史病人胃内胆汁反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 ,这些病人中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Hp感染、胃内 pH值以及胃 食管反流病 (GERD)等的关系尚不尽明确。本研究通过胃内pH值和胆汁反流联合动态监测探讨无手术史病人的胃内胆汁反流与上消化道症状、GERD、胃内 pH值等的关系 ,以期加深对胃内胆汁反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  相似文献   

15.
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24小时胆汁的影响。方法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均经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其中5例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毕氏Ⅱ式吻合患者。铝碳酸镁10g,每日4次,治疗1周后观察腹痛、反酸、恶心、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并复查24小时胃内胆汁监测。结果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P值<001),总有效率为9/10。24小时胃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由治疗前2076%±1332%降至493%±459%(P值<001),反流次数由736±436降至345±152(P值<005)。结论铝碳酸镁可结合胃内胆汁,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过多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引起的胃黏膜化学性炎症,与萎缩、肠化生等胃黏膜癌前病变有关。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研究显示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目的:探讨cyclin D1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标本、癌旁非癌组织标本、胆汁反流性胃炎组织标本各50例,以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病变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表达。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yclin D1阳性率在正常对照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组、癌旁非癌组和胃癌组中逐渐升高,胃癌组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癌旁非癌组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clin D1在胃癌的恶性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能参与了胆汁反流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符合诊断的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理及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为36.6%,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有关。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低于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肠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在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中较高,而异型增生的发生在脾胃虚寒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16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表达及胆汁反流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P染色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抑癌基因P16在正常胃黏膜、胆汁反流性胃炎、癌旁组织、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表达从正常胃黏膜、胆汁反流性胃炎、癌旁组织、胃癌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但P16表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能属于癌前病变,且P16可能参与了其向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病人手术后,许多病人出现胆汁反流和胆汁性呕吐。内科治疗(包括应用消胆胺)效果不满意,因此采用Roux-en-Y重建手术以缓解症状。过去选择作这种手术的病例,主要是有上腹疼痛而不能被硷性药物或食物所能缓解者;胃酸缺乏或有胃炎者。作者认为过去对病例的选择限制性太大,对胆汁反流没有作定量的测定。本文报道对18例消化性溃疡术后出现胆汁反流引起消化不良和呕吐的病人,作了Roux-en-Y胆汁转向手术。1年后发现原先空腹胆汁反流(FBR)>12Cumol/小时的患者,则术后可获较好效果,上腹疼痛的缓解亦较胆汁反流少的更明显。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粘膜红斑消失、充血改善,食管炎亦有明显改善。内窥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患者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胆汁反流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因素 ,该文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胆汁反流情况。方法 分别对 45例慢性胃炎患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 17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 2 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7例 )行胃内 2 4h胆汁监测 ,获得胆汁反流指标。分析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 >5min次数和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结果 不同类型慢性胃炎组之间各项胆汁监测指标相差显著。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 (16 .2± 18.0 )和慢性糜烂性胃炎组 (14.2± 12 .1)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5 .3± 14.1,P <0 .0 1)。结论 胆汁反流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