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其进程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以及降低致盲率的关键。"治未病"思想是历代中医人的智慧结晶,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结合临床经验及现代诊疗技术,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思路,以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微血管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范畴。本文从络病学说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对DPN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气血阴阳亏虚、络脉失养是DPN发病之本,瘀血痰浊阻络是DPN发病的关键。“络以通为用”,临床治疗当采用“通补结合”的原则且贯穿疾病始终,益气养阴温阳以荣络、化痰祛瘀以通络,通与荣兼施、标本兼治有一定疗效,为临床治疗DPN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临床上多表现为四肢麻木、烧灼、针刺样不适,下肢较上肢明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匿,起初多无症状,待临床症状已经明显时,周围神经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前期进行干预,预防其发生,防止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健康管理、慢病防控和老龄化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目前尚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应转移到防治上。治未病理论对降低AD发病率、延缓其病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AD病程历经AD临床前期、AD痴呆前期、AD痴呆阶段共3个时期,基于治未病理论,提出健康人群未病先防、临床前期欲病救萌、痴呆前期及早期既病防变的AD防治思路。未病先防以调养精气神、改善体质为要点;欲病救萌强调从虚、痰、瘀调控危险因素,从毒论治生物标记物;既病防变以补虚与祛实为原则,突出基于辨证论治的中药复方的长期使用,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药对AD的防治效果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探讨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根据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其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人类第三大基本死亡原因由于其全球性的高发率和并发症所致的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使控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需费用极为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目前中国糖尿病人群达到9230万[1],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在中国,糖尿病及其并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耐量异常是糖代谢介于正常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目前,中医以"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为指导,对此类人群进行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使已病人群向未病人群转化,对节约医疗成本,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临证运用李东垣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颇有心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癌的中医药防治体系在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已见雏形.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分别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与现代医学肝癌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肝癌未病先防即肝癌癌前病变阶段,防其癌变,以扶正补脾为重;既病防变即确诊肝癌阶段,尽早择方治疗,防其加重转移;瘥后防复即肝癌缓解阶段,补虚防其复发.深入研究《金匮要...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含义,提出“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的三级预防理论,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防治思路,以助于推进“治未病”理论的发展,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疗效欠佳,易复发,中医"治未病"理论有助于提高本病的防治效果。本文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阐述"治未病"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中的指导作用,为本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机理复杂,发病率高。中医认为,气血不畅、脉络瘀阻是其根本原因,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以活血通络法为主,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中药熏洗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复杂,与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关。预防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残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治疗当以辨证论治(气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寒凝、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和针灸治疗为主,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的麻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麻木 1.1气血阴阳亏虚,脉络失养 DPN初期,以单纯四肢末梢麻木为主者较为多见。笔者认为麻木是由血脉失养所致。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多为对称性的肢体末端麻木、蚁行感、怕冷,或灼热、或触电样感、或痛觉过敏,可呈针刺样、烧灼样、钻凿样疼痛,昼轻夜重,甚则难以忍受,不能近衣被。晚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肌张力减弱以至萎缩和瘫痪。辨证论治DPN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认为气阴两虚为该病主要病理基础、痰瘀阻络为其发病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