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2014年中国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地区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 639名,汉族同龄中小学生2 638人与之对照,进行身高和体重的体格测量.采用方差分析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白族男、女生的身高发育速度最大值的年龄分别为12岁和10岁,女生较男生提前2年进入生长突增高峰年龄.男、女生身高突增最大值均为6.4 cm;汉族男、女生身高发育速度最大值的年龄均为11岁,身高突增最大值分别为7.7cm和8.0cm.18岁时白族和汉族男、女生的身高性差分别为12.8,11.7 cm.结论 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加速,呈现明显的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且仍有生长长期趋势潜力可挖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5—2014年中国哈尼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7~18岁哈尼族学生,对2005—2014年学生的生长迟缓、消瘦及体格生长发育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果 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营养不良率从38.38%和30.36%下降到32.17%和28.13%,学生营养不良现象得到改善;2005、2010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33.92%、28.52%和27.01%,女生分别为26.88%、24.89%和25.63%;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突增年龄维持在13岁和11岁,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0和2014年哈尼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3.71、10.65和12.50 cm;学生体质指数变化较为平稳。结论哈尼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处于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但是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云南省临沧市佤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少数民族部分)数据,分析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19所中小学7~18岁佤族学生生长迟缓、消瘦检出率及学生营养不良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0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5.61%、52.36%和35.85%,消瘦率分别为1.44%、0.76%和1.36%,营养不良率分别为52.35%、56.01%和41.13%;女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2.03%、47.41%和33.06%,消瘦率分别为0.91%、0.68%和0.83%,营养不良率分别为46.13%、49.77%和35.56%。2005-2014年佤族男、女生身高发育的突增期为13~14岁和9~10岁,女生比男生提前4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0和2014年佤族18岁身高性别差分别为11.99、9.34和11.38 cm。男女生身高突增值有所提高,突增幅度全距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结论 佤族儿童青少年生长迟滞和消瘦的营养不良现象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傈僳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傈僳族儿童青少年目前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的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怒江州3个县随机抽取24所中小学7~18岁傈僳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对2005-2014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进行学生体格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以及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 2005-2014年傈僳族男、女生的营养不良率从48.84%和41.13%下降到30.96%和23.41%。其中 2005、2010年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3.22%、35.54%和25.80%;女生分别为38.15%、33.56%和20.30%。2005、2010年和2014年傈僳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8.94 cm、9.96 cm和11.28 cm。结论 傈僳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很严重。针对学生营养不良和性差<13 cm等问题,建议开展人群的营养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和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开展,深度挖掘傈僳族成年身高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理白族青少儿2010年营养不良状况及1985-2010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群体的营养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2006筛查标准,对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云南白族点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白族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男生生长迟缓率1985年、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32.6%,24.3%,19.6%,女生分别为29.8%,24.3%,19.6%,其中后10 a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受身高长期趋势强有力支持,前15 a身高突增期出现在12~17岁,后10 a为7~11岁增长显著.学生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较为平衡.讨论 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明显,迅猛发展的民族经济和旅游业为儿童营养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年云南省白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现况,并提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目前营养问题的建议。方法 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个县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639人,同龄中小学汉族学生2638人与之对照,进行身高和体重等体格测量。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不同民族各年龄段中小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营养不良、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白族儿童青少年男、女生的标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53.2%和45.2%,超重肥胖标化检出率为57.4%和33.6%;对照组汉族男、女生的标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2.2%和36.1%,标化超重肥胖检出率为56.2%和39.6%。白族和汉族儿童青少年均以消瘦、超重和肥胖为主。结论白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改善明显,但目前面临新形势下的儿童青少年消瘦、超重和肥胖的营养问题。建议针对该问题开展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4年云南省6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及其前后时期发育量的现状及特点,并分析各个民族中小学生的发育差异,为制定少数民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在云南省7个州(市)随机抽取的23 728名7~18岁中小学生,对6个少数民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中小学生与同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指标的测定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要求。结果 2014年调查人群男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3岁,峰值为6.51 cm。女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1岁,峰值为6.17 cm。男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傈僳族>佤族>傣族>汉族>白族>哈尼族;女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佤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白族。男生的生长突增幅度全距从高到低依次为: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白族;女生依次为:傈僳族>白族>傣族>纳西族>汉族>哈尼族>佤族。18岁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15±6.73)cm;七个民族18岁男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纳西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18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55.82±5.82)cm,18岁女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汉族>纳西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男生整个青春发育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值均大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提前两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结论 云南省七个民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高峰期发育量及发育过程各有特点,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分人群、分类指导和地区分层干预的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析贵州苗族儿童青少年1985-2010年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变化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适龄人群的营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WHO-2006标准,对1985-2010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贵州省苗族7 ~18岁学生进行筛查.结果 2010年男、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7.7%和39.0%,消瘦率分别为3.3%和1.3%.和1985年相比,生长迟缓率仅小幅下降.将年龄阶段分“儿童”“少年”两阶段分析1985-2010的变化趋势,7~12岁儿童期生长迟缓率逐渐降低,而13 ~18岁少年期生长迟缓率逐渐上升.结论 苗族学生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处于不完全性长期趋势.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全面兼顾苗族儿童青少年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学生身高生长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烟台市1985,2000和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资料,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烟台市1985-2010年男女生身高增幅7~11岁分别为7.6、5.8 cm;12~15岁分别为8.6、4.5 cm;16~18岁分别为6.2、4.0 cm;7~18岁分别为7.4、5.4 cm;此外,18岁为6.3、2.9 cm 。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且,从1985年到2010年,身高生长发育男女生前后交叉年龄,分别提前了1.0、1.5岁; 18岁身高男女性差增大到13.1 cm。结论 烟台市1985-2010年25年间,7~11岁、12~15岁、16~18岁、7~18岁学生身高,以及成年身高均呈持续增长趋势,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且身高青春期生长发育提前。18岁男女性身高差逐年增大,可以推断本地区学生身高仍有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季成叶  张欣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9):1293-1296
分析贵州侗族青少年1985-2010年营养状况发展趋势,为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儿童营养改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用WHO-2006筛查标准,对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7~18岁侗族中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侗族7~18岁男、女生长迟缓率分别为26.8%和28.8%,消瘦率为7.7%和4.6%.生长迟缓率从1985至2000男生从59.8%下降至48.0%,女生从55.8%下降至41.6%.完全性的良性长期趋势为生长迟缓率下降提供支持;近10 a来下降趋势比以往更明显,男生身高增长以2001-2010年为主,13岁为突增高峰;女生身高增长以1985-1991年正向促进作用最强,12岁为突增高峰.结论 侗族儿童青少年正向促进营养因素为兄弟民族提供借鉴,负向消极因素则为该民族制定干预策略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析乌鲁木齐市7~ 18岁汉族学生1985-2014年30年营养状况动态变化,为制定学生相关的营养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筛查学生生长迟缓和消瘦,采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结果 1985-2014年,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大幅下降,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由1985年的32.8%,26.1%,30.6%,24.0%下降到2014年的5.2%,8.2%,8.8%,9.7%,乡村的下降幅度高于城市;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大幅提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营养过剩检出率分别由1985年的0.7%,1.0%,0.8%,0.8%上升为2014年的42.2%,23.2%,31.2%,17.5%,男生上升幅度大于女生;小学段城市男生的营养状况变化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状况自1985年以来得到较大的改善,并与全国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趋势一致,乡村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向改善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需要重点关注7~ 12岁城市小学生的营养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并分析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四川省12个城市的14772名7~18岁学生的学校体检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评价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及肥胖等学生营养状况。结果 四川省学生的身高、体重、BMI之间均随着年龄逐渐升高,各年龄段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均低于全国平均身高。四川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11%,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检出率男生分别为2.33%、7.51%、3.12%,女生1.26%、4.32%、2.31%,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3.73%,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且营养过剩检出率高于营养不良。结论 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体重低于全国水平,其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四川省儿童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男生存在着消瘦与超重、肥胖的共存现象,这警醒在进行营养改善计划时,要防止营养过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长寿区中小学生营养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营养健康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测试要求,2014—2017年对长寿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学生健康体检,对营养不良(生长迟缓、消瘦)和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变化,分性别和不同学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重庆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2014—2017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9.60%、6.15%、5.36%、5.68%,其中,生长迟缓检出率上升了0.95%,消瘦检出率下降了4.87%,四年间逐年下降。营养不良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2014—2017年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9.47%、10.42%、11.43%、12.72%,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06%、5.65%、6.71%、7.65%,逐年持续增长,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比女生高4.09%、3.26%、3.68%、3.43%,男生肥胖检出率分别比女生高3.04%、3.09%、3.83%、3.98%,(P<0.01)。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逐年增长,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增长了3.58%、3.06%,比女生增长幅度分别高0.66%、0.94%。长寿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长幅度均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结论 2014—2017年长寿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逐年下降,而超重、肥胖则持续增长。社会、学校、家庭等应协同配合,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科学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理州白族学生体质发展动态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985、1991、2000、2005和2010年大理州白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5-2010年间,男女生身高分别增长5.3和3.9cm;体重分别增长了4.7和3.1kg;而胸围分别增长了2.1和3.2cm;肺活量,男女生分别下降了584和664ml。代表性的指标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分别延长20.9和29.7s。与汉族比较:除男生的胸围、坐位体前屈(cm)无差异,斜身引体是白族高于汉族外,代表指标白族男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低于汉族分别是1.5和1.5cm;2.1和1.0cm;281和352ml。结论应对白族学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了解1985-2014年中国汉族不同性别年龄组学生身高占成人身高百分比(简称“身高占比”)的变化趋势,为研究中国汉族学生身高占比变化的长期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85,1991,1995,2000,2005,2010,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7~18岁汉族学生的身高测量数据,计算各年龄组学生身高占比及净增长,分析中国汉族不同性别年龄组学生身高占比变化的长期趋势.结果 1985-2014年,中国汉族学生身高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男生增高3.79 cm,女生增高2.30 cm.男生身高的城乡差异由1985年的2.92 cm降至2014年的1.21 cm,女生由2.07 cm降为0.95cm.7岁男、女生身高占比分别由1985年的72.02%,76.54%增加至2014年的73.62%,78.50%;8~12岁女生和男生身高占比也逐年增加,同年龄女生的身高占比均高于男生;10岁女生与12岁男生及14岁女生与16岁男生身高占比变化趋势一致.10岁女生或12岁男生身高占比净增长最大,且16岁前身高占比均增加,而16岁时无增长.结论 近30年,中国汉族18岁学生的身高仍在增长,城乡差异缩小,主要变化为青春期生长突增高峰年龄前身高占比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生长迟缓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我国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生长迟缓现况,为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生长潜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根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判断生长迟缓,对各少数民族学生成年身高和生长迟缓现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我国26个少数民族男生18岁身高为(168.3±6.8)cm,女生为(156.2±5.9)cm。26个少数民族男生合并生长迟缓率均为5.4%,女生合并生长迟缓率为5.1%。水族学生生长迟缓率最高(男生:24.5%,女生:23.0%),回族学生生长迟缓率最低(男生:0.1%,女生:0.3%)。男、女生生长迟缓率均超过平均水平的9个少数民族中,布依族男生、傈僳族女生和哈尼族女生在4个年龄组生长迟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撒拉族学生生长迟缓集中在7~9岁年龄组,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生长迟缓大多集中在较高年龄组。西南地区学生生长迟缓率最高(8.1%),明显高于华北地区(0.8%)学生(OR=10.6,95% CI:7.8~14.4)。7~17岁生长迟缓率与18岁身高呈显著负相关(男生:r=-0.811,P<0.001;女生:r=-0.715,P<0.001)。结论 2014年我国26个少数民族学生18岁平均身高民族间差异较大。总体而言,男生生长迟缓检出率前5位的民族分别为水族、佤族、布依族、瑶族和彝族,女生生长迟缓检出率前5位的民族分别为水族、瑶族、布依族、佤族和苗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应当针对生长迟缓率较高的民族和地区进行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中国西部农村婴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中国十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中西部五省的13 454名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13 454名婴儿中,男童占50.42%,女童占49.58%,不同月龄组婴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长迟缓、消瘦、体重低下的检出率分别为6.58%、4.07%和3.00%;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体重低下的检出率分别为2.50%、4.19%和5.26%,生长迟缓的检出率分别为6.44%、6.50%和11.46%,消瘦的检出率分别为4.28%、3.52%和3.72%。3组婴儿体重低下及生长迟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婴儿消瘦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部农村婴儿4个月内采取母乳喂养者体重低下和生长迟缓的检出率较低,故应坚持母乳喂养,以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6~16岁湖南白族学生体质量指数分布特征及其营养现状。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白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用公式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白族学生的BMI值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1岁以前,女生的BMI均值低于男生,12岁后又高于男生;白族学生的BMI值高于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低于同期哈萨克族学生,白族男生和女生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16岁湖南白族学生总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有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存在,应继续加强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