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病,是胃粘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成人发病率一般在90%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段芳龄随机对131例无症状青少年进行胃镜活检,结果106例(占81%)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肥厚性胃炎三类,但以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为多见,属中医“胃痛”或“胃痞”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与寒邪客胃、饮食所伤,肝气犯胃、脾胃虚弱(或虚寒)等几方面有关。现就慢性胃炎的诊断、辩证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颈椎病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其中经脉痹阻型75例、气滞血瘀型125例、肝阳上亢型100例)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对性治疗,并行半年期随访。结果:总有效率100%,半年随访无复发者。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临床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颈椎病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其中经脉痹阻型75例、气滞血瘀型125例、肝阳上亢型100例)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对性治疗,并行半年期随访。结果:总有效率100%,半年随访无复发者。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临床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5.
罗明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6):485-48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71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71例患者中痊愈40例,好转322例,总有效率为97.6%,未愈9例.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以辩证施护为主的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我国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三类,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1].中医称之为"胃痛"或"胃脘痛".临床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故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将慢性胃炎区分为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寒邪客胃、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血停滞等7种症型。对每症型的症见作了概述,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理论,从用药、饮食、心理、起居的护理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胃痞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迁延不愈,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中医运用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持久,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各医家对错综复杂的临床证候进行剖析,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性较强,形成了其独特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11.
吴晓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6):18-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75.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厚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1):50-50
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发病急、变化多、进展快、病死率高,是急危重症,其急性期治疗是关键。脑出血急性期中医辨证施治可减少此病的病死率,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腰腿痛属痹证范畴,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肝肾虚损和气血衰退,筋骨发生老化,退行性改变而引起腰腿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近年来以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较理想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多数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1]慢性胃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后较重;也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其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其病因诊断.该病中医归属于胃痛、痞满等范畴.笔者从事临床13年来,曾诊治160余例,按中医理论将其分为6个类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形寒饮冷则伤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小儿形气未充,肌腠疏薄,脏腑娇嫩,卫外功能未固,一切外邪均可乘虚而入。引起肺炎的原因,临床最常见外邪有风寒和风热两种,肺炎的病理虽然以肺气闭塞为共性,但致病原因及机体反应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就有各异,在临床实践中诊疗的几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特点,探讨其中医类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31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小儿慢性胃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证型=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舌脉变化+体征的原则,对其总结分型。结果:小儿慢性胃炎临床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胃阴亏虚、肝胃不和、湿热内蕴。脾胃虚弱兼证型:食滞、寒凝、湿阻、热郁。结论: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年龄、饮食、家庭环境及外感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分型中以脾胃虚弱最常见,占68.6%;其次为胃阴亏虚、湿热内蕴、肝胃不和,分别占17.1%、7.6%、6.7%。 相似文献
20.
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非近世才提出来的,而是源渊于《内经》,创立于《伤寒杂病论》。以《内经》而言,仅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病机十九条即可发现,其中虽侧重于"掉眩"、"收引"、"郁"、"肿满"、"瞀"、"鼓栗"等证的辨别,也作了"疮"、"瘘"、"痉"等病的诊断,可见已有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萌芽,而汉代张仲景则确立了辨证与辨病的诊疗体系,如《金匮要略》中,绝大多数篇名皆冠以"病脉证并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