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冬磊  杨宁 《中国病案》2023,(10):91-94
目的 评估微格教学在模拟超声胃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专科化培养探索经验。方法 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学习的32名医师随机分为A、B两组,各16人,A组接受模拟超声胃镜培训;B组接受微格教学联合模拟超声胃镜培训。培训完成后对两组接受培训时间、超声胃镜检查完成时间和独立完成检查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医师在性别、平均年龄和独立胃镜操作例数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培训时间为(22.50±2.78)天、超声胃镜检查完成时间为(17.38±2.39)分钟,均明显低于A组的(25.06±3.47)天和(21.25±2.59)分钟,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超声胃镜检查独立完成检查率为81.25%,高于A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模拟超声胃镜培训中引入微格教学,能缩短培训时间,减少操作时长,让培训过程变得快速有效,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模拟内镜教学和模拟-真实内镜交替教学这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进修医生、研究生16人随机分为模拟内镜训练组(A组)和模拟-真实内镜交替组(B组)进行4周的训练。A组训练模式为连续2周的模拟内镜学习+2周真实内镜操作。B组的训练模式为1周模拟+1周真实+1周模拟+1周真实内镜操作。设立评分标准,训练完成后按独立完成内镜操作的时间、操作中患者的不适程度、诊断的正确性等分别进行考核评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平均分分别为(7.82±0.49)和(8.95±0.38),B组在内镜操作的掌握程度、患者舒适度上均高于A组(P<0.05)。结论:模拟内镜训练和真实内镜训练交替进行,更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内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基于模拟体验系统的VAD教学法在关节镜手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5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20名学员,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60)与对照组(n=60)。试验组接受基于模拟体验系统的VAD教学法,对照组接受单纯VAD教学法;培训周期均为4周。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学员完成关节镜下各项操作的效率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学员在年龄、性别、优势手、专业及既往有无关节镜操作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完成膝关节镜下标准化诊断操作的评分为(63.0±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完成膝关节镜下游离体取出和套环操作的评分为(23.0±3.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终的DASS评分方面,试验组的得分为(86.0±5.2),高于对照组的(48.0±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体验系统与V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住培学员的关节镜操作技能,提升住培学员对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尿状态下新型膀胱软镜鞘对膀胱软镜视野清晰度的改善程度及患者耐受性。方法选取因血尿在我院行膀胱软镜检查的男性患者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A组患者接受新型膀胱软镜鞘辅助膀胱软镜检查,B组患者接受传统膀胱软镜检查;记录膀胱软镜视野清晰度评分及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膀胱软镜检查。A组患者操作时间短于B组患者[(7.50±1.59)min vs(9.81±2.56)min,P<0.05];A组膀胱软镜视野清晰度优于B组,评分分别为(2.75±0.45)分和(1.56±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89)分vs(1.93±1.12)分]。结论新型膀胱软镜鞘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血尿状态下膀胱软镜视野清晰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级医学研究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两组的培训内容为临床常用的急救技能操作,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简易呼吸器。培训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急救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并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于SPOC的微格教学法在静脉输液操作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65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3名)与对照组(32名),分别应用基于SPOC的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带教,分析讨论两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评分(总分81.96±3.03)高于对照组(总分71.07±4.60)(P<0.05)。结论:静脉输液操作带教中应用基于SPOC的微格教学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可显著提升护生静脉输液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3D打印技术在住院医师经皮精准活检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2名,分为创新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每组11人。两组医师均接受经皮活检流程的规范化培训,操作中创新教学组给予3D打印模板结合引导操作,而传统教学组采用徒手操作;比较两组医师穿刺活检术所用时间、活检针调整次数、术中CT扫描次数、取材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在经皮肺活检中,两组医师操作时间[(22.34±3.12)vs.(23.56±4.21)]、取材阳性率(72.73%vs.90.9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活检针调整次数[(2.11±0.67)vs.(1.02±0.93)]、术中CT扫描次数[(4.35±0.76)vs.(3.12±0.84)]、并发症发生率(54.55%vs.27.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皮腹腔脏器活检中,两组医师操作时间[(16.25±2.89)vs.(15.12±2.59)]、术中CT扫描次数[(3.45±0.79)vs.(2.98±0.23)]、取材阳性率(78.57%vs.88.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活检针调整次数[(2.43±0.43)vs.(1.84±0.89)]、并发症发生率(35.71%vs.5.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三维引导支架教学,可以使经皮活检技术流程化、规范化,对规范操作、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情景模拟培训联合高级模拟人教学法应用于困难气道的教学中,并评价该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0日-2021年6月20日某医院麻醉科规培医师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其中,观察组学员按照情景模拟联合高级模拟人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模式教学。两组学员培训后均需完成理论、技能操作考试、课程问卷调查以及气道管理信心、团队合作力表现自评。结果 培训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92.00±1.25&85.24±0.87)、实践技能操作成绩(93.17±2.91&85.37±1.85),对课程的满意度(9.28±0.33&7.17±0.72)、兴趣性(9.02±0.17&8.13±0.22),气道管理信心(8.54±0.47&6.22±0.84)、团队合作表现力(7.59±0.24&6.43±0.35)自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一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学员理论成绩(84.5±2.06&79.25±1.84)、实践技能操作成绩(85.56±1.06&a...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研究目的:尽管磁共振内镜成像(MEI)能改善结肠镜操作,但至今仅有少数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其辅助功能。该项随机研究评价MEI在整个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患与方法:接受选择性结肠镜检查的患纳入该研究。将其随机分入MEI(研究组)和非MEI组(对照组)。由指定的经过培训的2名内镜操作中的1名进行操作。主要终点指标是进镜时间。其他结果指标包括完成率、患疼痛评分、拉直镜身以利进镜的次数、手压腹部次数以及患变换体位的需要。内镜操作也要对操作的难易程度进行评分。最后在MEI组要求内镜操作评价MEI是否有助于内镜检查中对结肠病变的定位。结果:12个月内,120例患纳入研究,每组60例。两组患年龄、性别分布以及结肠镜检指征相匹配。两组均无并发症。进镜时间及检查完成率无显性差异。其他评价检查过程的难易及疼痛评分也相近。但内镜操作认为MEI有助于32%结肠病变的定位。结论:对有经验的内镜学而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家猪离体胃模型在对国际学员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名国际学员进行为期20 d的ESD培训,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学习,完成消化内镜基础及动物模拟培训调查问卷。第二阶段将其随机分为离体动物模型组(A组,8人)和临床观察学习组(B组,7人)。A组在临床观察学习期间,同时按照规范操作步骤进行离体动物模型培训课程。培训结束时考核两组学员ESD操作情况,并再次完成问卷。应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A组与B组ESD总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间、标记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时间及黏膜剥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与B组的ESD操作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切除标本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1例为分块切除病灶,其余为整块切除。在操作过程中各发生1例穿孔。同时,对比离体动物模型组学员培训前后操作情况,发现培训后ESD总操作时间、切开时间明显提高。结论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家猪离体胃动物模型培训的内镜培训具有较高的教学参考价值,能够使各国学员熟悉并初步掌握ESD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帮助各国学员日后在临床开展ESD操作。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治疗时机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治疗的时机问题,这可能是影响内镜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方法分为3组进行对照研究,即A组23例、B组23例、C组25例,不同时间段给予内镜治疗,观察内镜操作并发症、失败率和胰腺炎治疗后的转归。结果2007年1月立项,截止2009年8月完成71例,成功率84.5%,内镜治疗失败率、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治疗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内镜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发病24h内,24~72h是第二安全时机,支持内镜常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段式培训体系,并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ALP的手术培训。方法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机器人模拟培训系统对3名泌尿外科医师进行基础操作培训和缝合相关技能培训,对比培训前后受训医师术中吻合时间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将RALP分为游离、裁剪、吻合、缝合4个分段,受训医师通过机器人系统参与真实手术操作,先以分段为单位完成学习曲线,再独立完成完整的RALP。结果 经虚拟现实培训后,受训医师术中的吻合时间[(141.0±9.0)s vs (312.6±34.5)s]和运动距离[(140.9±16.2)cm vs(323.1±50.6)cm]显著缩短(P均<0.01),机械臂碰撞次数[(1.6±0.6)次vs (7.1±1.0)次]和器械离开视野次数[(0.8±0.5)次vs (3.2±0.9)次]显著减少(P均<0.05),脱离目标次数在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每人2轮的分段式真实手术训练后,受训医师独立完成RALP,其手术时间较具备成熟RALP手术经验医师同期的手术时间略长[(149.0±36.0)min vs(1...  相似文献   

13.
《西北医学教育》2019,(6):1098-1101
目的运用多个指标评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在外科医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达芬奇外科医师中12例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副高以上,临床工作中均接触达芬奇手术者),随机抽取12例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微创医疗技术资质考核培训中心(MISSC)参加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获得"达芬奇主刀医师操作证"的专家教授作为对照组(副高以上,长期做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完成临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300例以上)按照研究对象划分,分为观察组(n=12)及对照组(n=12),在培训前、培训10天和培训20天(每天8个学时,每个学时45分钟)后对其进行达芬奇模拟训练考核评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培训前、培训后上机成绩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培训10天操作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培训20天后操作成绩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培训20天结束后,12例观察组在完成操作时间、经济效益、器械碰撞、超出视野范围、出血量、脏器损伤等多个评价指标操作结果显示中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过20天的虚拟培训,观察组的达芬奇虚拟训练水平显著提高,并能独立完成,与对照组的操作成绩并无明显差异,后期也可独立完成临床达芬奇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腰椎穿刺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神经内科实习医学生63名,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2),分别按照模拟教学法和微格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后的63名学生采用统一的腰椎穿刺术考核评分表(百分制)进行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微格教学组的考核成绩及腰椎穿刺术成功率明显高于模拟教学组。结论:微格教学法能明显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腰椎穿刺术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复安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患者在吞服胶囊后立即肌注胃复安针10 mg,对照组患者不予注射胃复安针。观察2组患者的胶囊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等项目。结果:各有58例患者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51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7.9%,对照组有48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2.8%。对照组和干预组胶囊平均胃通过时间分别为(32.45±29.63)min和(45.81±40.01)min,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通过时间分别为(252.69±113.29)min和(258.75±83.83)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吞服胶囊内镜后肌注胃复安针10 mg可明显缩短胶囊胃通过时间,不影响小肠通过时间,可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复安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患者在吞服胶囊后立即肌注胃复安针10 mg,对照组患者不予注射胃复安针.观察2组患者的胶囊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等项目.结果:各有58例患者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51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7.9%,对照组有48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2.8%.对照组和干预组胶囊平均胃通过时间分别为( 32.45±29.63) min和(45.81 ±40.01) min,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通过时间分别为(252.69±113.29) min和(258.75±83.83) 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吞服胶囊内镜后肌注胃复安针10 mg可明显缩短胶囊胃通过时间,不影响小肠通过时间,可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导师制教学联合一分钟教学法(OMP,One Minute Preceptor)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培训且培训时间≥3个月的规培医师48名作为教学对象,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 =24)和观察组(n =24)。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导师制联合OMP教学法教学模式,即给每名规培医师指派一导师,按照教学计划展开带教培养,轮转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技能成绩分别为(47.5 ± 3.91)与(43.8 ± 6.52),两组之间差异显著(t =2.416, P =0.020);临床操作技术成绩分别为(80.0 ± 6.51)与(75.1 ± 6.19),两组之间差异显著(t =2.682, P =0.010);观察组医师的临床技能和操作技术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导师制教学联合OMP的新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急诊规陪医师临床技能和操作技术,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模拟教学法联合PBL教学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超声科规培医师60名,随机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超声模拟教学法联合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效果评价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及带教教师打分的模式,比较两组培训效果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接受超声模拟教学法联合PBL教学的试验组基本理论知识成绩、操作仪器熟练度、解剖结构认知度、教学方式满意度、诊断报告准确度及完整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模拟教学法联合PBL教学可显著提高超声科规培医师的培训效果,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付力 《微创医学》2012,7(6):640-641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所诊治的52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行内镜下注射+金属钛夹治疗,B组行单纯内镜下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时间、止血效果和再出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3.5±2.3)min;B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9.3±3.5)min。52例患者经两种方法治疗后均可有效止血。A组无患者再次出血,B组患者有3例患者再出血。结论内镜下注射+金属钛夹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止血效果确实可靠、定位准确和操作简便,可作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0.
膀胱软镜镜检术中实时观看操作视频可降低男性患者痛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软镜镜检术中实时观看操作视频对男性患者术中疼痛的影响。方法 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断性或监测性膀胱软镜镜检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镜检过程中实时观看膀胱软镜镜检视频,B组患者镜检过程中不观看镜检视频,每组55例患者,均由同一医生进行操作。两组患者在接受膀胱软镜镜检前及实时观看操作视频的过程中都伴有医生解说。镜检术后立即将患者术中痛感记录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表上(0~10分),同时记录呼吸频率及脉率。结果 A组男性患者的疼痛评分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1.20 vs 3.36±2.46,P<0.001)。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软镜镜检术中实时观看操作视频并接受医生讲解可降低男性患者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