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9月抽取吉林市农村426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85%,其中轻度贫血44名(10.3%),中度贫血12名(2.8%),重度贫血3名(0.7%).贫血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母亲孕期补铁、饮食习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补铁、家庭月收入、饮食习惯是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027,1.059,2.360,3.998,P值均<0.05).结论 吉林市农村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普及贫血知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饮食习惯,防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和云南贫困地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情况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广西乐业县与云南寻甸县1519名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一般情况、饮食摄入情况及父母打工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将父母中有一人及以上外出打工的学生判定为留守学生。通过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了解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贫血、佝偻病后遗症及严重营养不良情况。结果 44.0%的学生为留守学生。非留守学生的生长迟缓、贫血、佝偻病后遗症等患病率均高于留守学生。控制学生年龄、性别、膳食摄入,父母体质指数、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等因素后,留守与否对生长迟缓率、消瘦率、佝偻病后遗症发生率、贫血率与严重营养不良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和云南贫困地区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其留守与否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3.
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贫血、龋齿、佝偻病检出率仍较高,祖辈、亲辈、儿童、家庭、学校等都是其影响因素.建议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育儿支持方案;落实国家政策,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倡三代共同居住,改善儿童家庭抚养投入不足现状;完善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农...  相似文献   

4.
探讨营养性贫血在中小学生中的发病,以对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对莱阳市26所普通中小学校学生及2所业余体育学校学生的血红蛋白值进行测定分析,计算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贫血患病率为33.81%,且女生高于男生,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普通学校高于体育学校学生,提示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贫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528名留守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东海县5岁以内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探讨影响贫血患病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东海县528名5岁以内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同地621名非留守儿童为对照,用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问卷调查被检对象的喂养情况及抚养人信息。结果研究组贫血患病率为12.12%,对照组为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抚养人缺铁性贫血知识知晓率4.5%,饮食行为中留守儿童比例有两项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结论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抚养人缺铁性贫血知识和贫血预防意识严重缺乏,饮食行为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儿童基本相近,卫生保健部门对科学喂养知识宣传、儿童的营养干预和对儿童抚养人科学喂养指导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据我市1991年对七所学校7122名在校学生调查,贫血患病率达33.07%,仅次于近视、龋齿和肠道寄生虫感染。我市按照“护苗系统工程’制定的《学生营养性贫血防治措施所展了营养性贫血的防治工作,现将实施体会报告如下。经调查,我市男生贫血患病率高峰年龄在12~13岁(37.02%~33.96%)和18~19岁(36.28%~46.10%)。女生患病率高峰年龄在13岁(38.83%)及17~19岁(3717%~51.30%)。其患病高峰均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突增高峰阶段,青春期所需各种营养物质也突增。一旦某种营养素供应不足,就易引起营养性贫血。我市农村寄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西省广丰县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方法  2 0 0 4年 3~ 4月选择广丰县某学校在校学生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水平 ,根据WHO诊断贫血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调查 4 5 87名学生 ,贫血患病率为 2 7 10 % ,其中男生患病率为 2 4 14 % ,女生患病率为 32 33% ,女生高于男生 (P <0 0 1) ,而无论男生或女生其贫血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1)。结论 广丰县某学校学生贫血患病情况较为严重 ,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学生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河南省5个贫困县11729名7~18岁在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及现时营养状况与非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基本相同,但其健康状况堪忧。其小学生视力低下率、恒牙龋患率,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及贫血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贫困地区学生,尤其是贫血患病率比非贫困地区高30.31%,提示应加强贫困地区的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村0~5岁留守儿童的膳食营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0~5岁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科学的膳食指导方法及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及食物频率法连续调查留守儿童3天膳食情况,计算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量;测量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含量,采用Z评分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并统计贫血患病率。结果:留守儿童能量、蛋白质、钙、钾、铁、锌、VitA、VitB1、VitC平均摄入量达不到RNIs的80%;生长迟缓率7.44%、低体重率4.21%、贫血患病率为15.21%。结论:留守儿童能量、蛋白质、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应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5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和贫血程度,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试行)》,对韶关市区、南雄市共12所监测学校7、9、12、14、17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共检测1999名在校学生,其中城市学生1000人,农村学生999人。城市学生贫血患病率(8.0%)低于乡村学生(17.7%),城市女生贫血患病率(10.0%)高于男生(6.0%)(P<0.05),乡村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程度构成以边缘为主(80.9%),轻度次之(19.1%)。结论该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不容忽视,仍需加强健康教育与防治。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现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四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儿童贫血进行了重点防治,但目前患病率仍较高,尤其在农村还较为严重.为了解安徽省农村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以便为开展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1996年9~10月对全省20个"加-中儿童健康基金会合作项目"县0~12岁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对其中霍邱、六安、潜山等7个县的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海市中小学生贫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学生贫血患病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我市桂城中学、桂华中学、南海一中、桂园小学及桂城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学生进行贫血调查,现将lop年与lop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互对象与方法1.l对象:整群抽查小学一至六年级和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男女学生。lop年为4312人,lop年为4013人。1.2方法:采用血红蛋白测定法——氰化高铁法,贫血诊断接世界卫生组织lop年标准。2结果ZIlop年与lop年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2.21993年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比较,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0.…  相似文献   

13.
探讨营养性贫血在中小学生中的发病宰,以对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对莱阳市26所普通中小学校学生及2所业余体育学校学生的血红蛋白值进行测定分析,计算营养性贫血的患病宰。贫血患病率为33.1%,且女生高于男生,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普通学校学生高于体育学校学生。提示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贫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供给及体格发育状况,探寻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3个县为调查现场,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2170人,其中留守儿童1085人,对照组儿童1085人。进行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对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农村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均在44.00%以上,其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和上臂围等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值均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郊区儿童体格发育标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留守儿童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值略低。结论农村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堪忧,留守儿童更为突出。应加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监测,普及健康教育,开展营养指导,增强抚养人的监护意识和养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安徽省蒙城县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了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抚养态度。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蒙城县299名7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1∶1配对选择非留守儿童为对照,测量其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并用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问卷调查监护人信息及其抚养态度。结果儿童的身高、体重、BMI、头围、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儿童各年龄段平均身高均低于相应的WHO推荐的参考值,某些年龄段留守儿童平均体重均低于WHO标准。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7%,与非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地区79.5%的留守儿童监护人为隔代监护人,95.7%的监护人在照顾孩子的意愿方面都表现积极,64%的监护人没有感觉父母外出对孩子有什么不利。仅5.4%监护人感到在抚养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存在困难,24.2%的监护人认为父母外出会造成父母与儿童的情感隔阂,10.8%的监护人认为父母外出会影响孩子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照顾。结论留守儿童贫血患病率较低,但其平均身高、体重与WHO推荐的参考值存在一定差距;隔代监护人照顾孩子的意愿是积极的,可能存在高估抚养能力和低估儿童需求的问题。因此,应增加农村社区有关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项目,改变外出父母及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及观念;同时,应提高农村地区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为儿童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桐城市中小学学生贫血状况,为开展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桐城市常见病监测点校的全体学生 8 816人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 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 35.11%。重点学校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一般学校,乡镇学校高于市区学校,市区学校的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各年龄组学生贫血患病率也不相同。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低还与学生学习负担、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结论 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要实现《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 (试行 )》第二阶段目标要求,任务还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及相关行为,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两周患病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父亲看护类型的两周患病率最高。农村儿童卫生行为较差,其中单亲留守卫生行为最差。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求医率均高。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较差,卫生、就医行为存在弊端,改善他们的卫生及就医行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孙波  葛恒明  李忠典  钱忠  尹川  晏梅  徐丽  毕磊 《中国校医》2010,24(8):625-626,628
目的探讨农村5岁以下留守儿童与父母抚养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及食物频率法连续调查两组儿童3天膳食情况,计算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量;测量身高、体质量及血红蛋白含量,采用Z评分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并统计贫血患病率。结果留守儿童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维生素A、尼克酸、维生素E、镁、锌、硒平均摄入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儿童,低体质量率、生长迟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两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与对照组儿童存在差异,应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膳食指导,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及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7~2008年对中国海南省10个项目县的3 041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6月龄~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作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海南项目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总体为11.4%,其中五指山市患病率最高达20.7%,琼海市最低5.5%。1~2岁是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患病率也随之下降,不同民族间贫血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性别、民族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而父母的教育背景、家庭类型、儿童进餐方式、出生体重、开始添加辅食月龄、断奶月龄与儿童贫血无统计学联系。结论:海南农村地区部分儿童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尤以1~2岁儿童最为多见,年龄、性别、民族是造成海南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10省市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颖  杨丽  檀丁  巫琦  杜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2):1159-1161
目的 根据项目地区儿童血红蛋白的测量结果,了解中国西部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筛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5年对中国西部10省46个项目县的9616名3岁以下儿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6月龄至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 中国西部10省项目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3.8%,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12~18月龄是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性别、民族、母亲贫血、生长迟缓、铁锅做饭和单独为儿童做饭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干预措施,降低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