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症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发展中国家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甲型副伤寒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又有暴发流行,并呈持续蔓延与流行倾向,云南某地区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现场调查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原因并进行处置。方法 对2010-2011年发生在云南省元江县的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环境卫生学检测调查引起暴发的危险因素及污染源,对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及耐药检测,针对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采取控制措施。结果 全县10个乡镇均有甲型副伤寒病例发生,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共报告病例600例,各乡镇发病率不同且发病水平随着与城区受污染蔬菜地距离增加呈减弱趋势。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吃生蔬菜是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OR=65.3,P<0.001)。调查发现病例管理不规范,病例排泄物进入城区污水沟。医院和城区污水中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采取政府主导的禁售及禁种污染田蔬菜并加强医院污水消毒等措施后,暴发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城区、医院污水用于蔬菜田灌溉和生吃蔬菜区域性习惯共同作用促成污水-蔬菜-人群的传播循环,导致该起大型暴发流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干预措施对控制暴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了解宣恩县某初级中学2009-2014年间3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原因,为从源头减少学校副伤寒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的活动、饮水、饮食和接触史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宣恩县副伤寒历史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3次暴发疫情中病例临床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实验室证据询证调查.结果 该校2009,2013,2014年3次暴发疫情的罹患率分别为2.65%,2.76%,2.25%,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监测集中式供水的75份水源水、末梢水及简易自流水、井水、桶装水,仅3份桶装水符合卫生标准,其余均显示细菌学超标,但均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0157.68份校内外环境及病例家庭外环境标本、学生食堂1周的食品留样70份、校内外79名食品餐饮从业人员及21名病例家属的血培养、肛拭培养均未检出沙门菌及志贺菌.随机抽取健康教师18人、健康学生117人进行监测,学生中有3人血培养检出甲型副伤寒杆菌,10人血清肥达试验显示异常.2014年疫情发病的有7例系该校2013年暴发疫情时发生的病例,2009,2013年疫情中病例在住院期间抗生素平均治疗时间为8d,均没有达到规范治疗时间,且出院时均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粪便培养.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既往病例同班级、同桌、同宿舍、为好友等接触是危险因素(P值均<0.05).对2009-2014年分离出的38份甲型副伤寒菌株进行溯源分析,显示高度同源.结论 该校连续发生的暴发疫情主要是既往病人治疗不彻底,学校传染源发现不及时,致使传染源在校内积累,在适宜条件下引起疫情暴发.学校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发现、报告与管理机制,落实传染病的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案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改善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化和转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各组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PSQI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综合组的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以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健身组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干预组自身比较显示,绝大部分量表干预前后测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独立学院新生适应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某独立学院2009级新生1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测量.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对照组SCL-90总分分别为(164.88±39.73)、(156.44±34.18)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SCL90总分分别为(140.14±29.54)、(156.04±34.74)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干预前后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干预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分别为(58.65±7.70)、(47.60±8.89)、(41.21±5.83)分,对照组分别为(54.37±9.29)、(51.51±9.65)、(43.20±6.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新生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营养干预提高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并可通过干预过程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普及。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987人,进行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及营养状况的调查,营养状况评价采用体质指数(BMI),经一年的干预,对比学生干预前后营养状况与营养知识水平。结果干预前后学生营养状况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干预是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普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朱先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3):234-235
目的评价3种抗菌药物治疗副伤寒甲沙门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副伤寒甲病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洛美沙星、头孢噻肟钠、氯霉素治疗2~3周,观察各项指标,比较疗效.结果洛美沙星退热快,副作用少,疗程短,再燃少;头孢噻肟钠起效也较快,但有再燃的情况;氯霉素价廉,但有再燃及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结论洛美沙星疗效好,适用于一般药物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头孢噻肟钠、氯霉素可与氨基糖苷类药如西索米星或庆大霉素联用,提高疗效.疗程不足,频频更换抗菌药会增加再燃机会. 相似文献
1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异及其机制。方法药敏检测,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基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4个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52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在1999—2006年8年中上升最显著的是喹诺酮类药,其中萘啶酸由20.00升至99.07%,培氟沙星由0升至97.37%(χ^2=259.39,P〈0.01;χ^2=406.20,P〈0.01);青霉素类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5株耐药菌株上述4个基因序列检测结果,gyrA基因均存在同一个突变位点,即83位氨基酸Ser→Phe突变(TCC→TTC),突变率达100%;其余3个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主要机制是喹诺酮类耐药区gyrA基因的第83位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其耐药表型和基因突变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某职业中学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中学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性生理逐渐成熟。职业中学阶段是性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指导学生保持健康的性心理,树立正确的性态度,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重庆市某职业中学在200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中开设了性健康教育课,采用重庆大学出版社健康教育系列读本高中版《花季迎风》为教材,每周1课时,由校医和生物教师授课。为了解此项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学校和家庭共同干预学生与家长合理营养模式的可行性,以便为纠正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463名高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干预组,343名高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对照组,应用各种干预措施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 a的合理营养知、信、行干预,最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长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餐、零食、快餐、购买食品依据及对待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行为改变上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校和家庭共同干预的措施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一新生口腔保健综合干预的效果,为改善大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某师范院校某专业2个班级的80名新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实施口腔健康自我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口腔保健综合干预模式,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口腔保健行为调查表(QAOHB)、简化软垢指数(DI-S)、简化牙石指数(CI-S)、牙龈指数(GI)以及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评价2组学生口腔保健行为、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QAOHB,DI-S,CI-S,GI及HIP-14评分分别为(6.47± 1.76)(1.52±0.59) (0.82±0.53) (1.29±0.64) (12.21±2.38)分,对照组分别为(6.39±1.69) (1.58±0.73)(0.85±0.61)(1.31±0.67)(12.31±2.4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研究组QAOHB,DI-S,CI-S,GI及HIP-14评分分别为(12.29±2.16)(1.12±0.43)(0.53±0.28) (0.82±0.23) (9.19±1.26)分,对照组分别为(7.60±1.53)(1.49±0.51) (0.79±0.36)(1.26±0.49) (12.04±1.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1,3.51,3.61,5.14,9.09,P值均<0.01).结论 对新入校大学生实施口腔保健综合干预能够改善其口腔保健行为和口腔卫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口腔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制定学校口腔卫生工作方向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高校2010级新生240名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25项内容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提高幅度分别为25.821,0.76,18.57个百分点,且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应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多种方式的长期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善医科大学新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干预实验的方法、内容和效果,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测验量表评价被试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在对560名新生进行基线问卷测查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23名学生进行了"学校生活技能"干预,对照组为其余337人。干预实验以班为单位进行,每周2学时,共进行5次。干预实验结束后,采用基线测查时所用相同心理测验问卷进行复测。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测验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且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干预前、后2组学生的应对方式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生活技能干预对改善医科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状况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应对方式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某军校600名新生视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军校入学新生视力状况,为军队院校高考招生视力体检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某军队指挥院校600名普通高中毕业入伍新生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近视力和裂隙灯检查,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4、9为合格,裸眼视力低于4.9或行角膜屈光手术为不合格。结果 600名新生中,眼科检查合格占86.92%,不合格占13.08%,视力不合格新生中,裸眼视力不合格占45.22%,角膜屈光手术占54.78%。裸眼视力不合格新生中高度近视占2.82%,中度近视占29.58%,轻度近视占67.60%,近视力全部正常。角膜屈光手术新生中高度近视占16.28%,中度近视占54.65%,轻度近视占29.07%,远视力全部正常。结论 军校新生视力体检不合率高,体检把关不严,招生监督不力是其主要因素,军校招生视力体检要求中的标准欠合理,不完全切合实际也是重要因素。建议完善招生体检制度,加强监督;调整现行的视力体检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