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自我心态以及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以对人格PAC自我心态结构和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及其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最近6年来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综述。分别概述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洪岩  武萌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1040-1040,1062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的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动力性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反映了一种基本的人格特征。不良的时间管理倾向会导致个体生活作息的错乱及工作压力的递增,进而引发各种躯体及心理健康方面的不适。为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诸方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全面了解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者心理素质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当务之急。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考察民营企业管理者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改善措施,以促使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民营企业家心理问题的研究,为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PQ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1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人格的内外向维度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创造力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想象力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好奇性、挑战性呈显著负相关。(2)内外向对创造力总分以及创造力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能正向预测想象力;精神质可以负向预测好奇性和挑战性。(3)大学生创造力越高,越外向,精神质倾向越弱。结论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点,为临床心理诊断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疼痛患者5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在 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常人且差异显著(P <0.01或0.05)。EPQ 测试结果表明,慢性疼痛患者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点。结论:慢性疼痛患者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人格不健全。因此,对慢性疼痛患者心理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研究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方法 :采用SCL -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 16PF人格测验对 2 19名在读研究生进行团体测验 ,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16PF人格测验中的部分因子与SCL -90中的部分因子呈显著相关 ,且有性别上的差异 ;男研究生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 ,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5 ) ,女研究生除躯体因子、人际敏感和偏执外余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5 ) ;女研究生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明显的高于男生 (P <0 .0 5 )。 结论 :研究生的人格结构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且有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护士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对134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检出率为21.6%,人格特征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影响.结论 医院应当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充分考虑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0名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在CPI-RC个性中的好印象、责任心、自我控制、适意感及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比较明显,智力效率及心理感受性也与个别健康因子相关.心理健康良好组(SCL-90低分组)学生在CPI-RC各量表上的得分普遍高于心理健康较差组(SCL-90高分组)的学生,其中社交风度、自我控制、适意感、智力效率与自我实现5个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联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人格特征 ,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服务。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 16PF)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一年级学生的SCL - 90总均分、阳性均分以及 4项因子分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 )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 16PF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Ⅱ、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男女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四年级学生低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各具有不同的人格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40名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个性特点具有相关性。2.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3.女生的个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多于男性。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恐惧症、强迫症、焦虑和抑郁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辅助临床诊断并提供用药指导。方法:对心理科门诊就诊的400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患者的恐惧症、强迫症、焦虑和抑郁神经症等特征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4种神经症患者的总均分(总分、症状均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大于160,其中抑郁症组患者的平均得分高于其它3组(P<0.05);除"敌对"和"焦虑"外,其他因子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神经质均分超过中间值,掩饰性、精神质、内外向各维度的量表均在中间值,焦虑症在神经质分中比其他3种神经症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明显,抑郁和强迫症以强迫症状为主,抑郁和恐惧症常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4种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轻度精神病倾向和神经质倾向。  相似文献   

13.
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卡特尔 16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 (16 -PF)对 6 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 ,并与 6 5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SCL - 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6PF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恃强性、忧虑性、紧张性及次级人格因子适应与焦虑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稳定性、兴奋性 ,心理健康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原发性高血压病抑郁发生率 33 9%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 ,同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还存在人格特性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敏感、固执、恃强、情绪不稳定、紧张性高。故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积极给予心理治疗的同时 ,还应尽早纠正不良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个性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个性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袁(SCL-90)评定518例高一学生,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作多因素分析。结果:父母的温暖理解与EPQ的内外向因子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EPQ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因子负相关;SCL-90高分组学生的父母更倾向于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负性情感。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过多使用负性情感易使子女出现心身症状及不良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医学生人格、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 对869名医学生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测量,描述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进而用结构方程构建各变量间的关系模型.结果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男生掩饰性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掩饰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神经质、生活方式、掩饰性、每天睡眠、中学住宿、自己朋友、独生子女、父母关心程度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β=0.508,0.136,0.100,0.082,0.076,-O.057,0.057,0.051),神经质、自己朋友和每天睡眠通过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作用(β=0.044,-0.008,0.007),独生子女通过中学住宿对心理健康有间接作用(β=-0.026),掩饰性通过神经质也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β=0.195).结论 人格、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0名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在CPI—RC个性中的好印象、责任心、自我控制、适意感及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比较明显,智力效率及心理感受性也与个别健康因子相关。心理健康良好组(SCL—90低分组)学生在CPI—RC各量表上的得分普遍高于心理健康较差组(SCL—90高分组)的学生,其中社交风度、自我控制、适意感、智力效率与自我实现5个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联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8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64例健康儿童父母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利用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内外向因子分[(47.65±9.97)分]低于对照组[(52.91±11.02)分],差异有显著性(t=2.87,P<0.01);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P<0.05),父亲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母亲,差异有显著性(t=2.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因子对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母亲的抑郁问题明显多于父亲;其人格特质具有偏内向性和高神经质的特点,父亲比母亲的偏内向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18名学员,随机分为训练组(60人)和对照组(58人),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教材,对训练组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AM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在训练前后对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测评。训练前后两组样本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团体心理训练后,军校学员AMQ得分,训练组聪慧、忠诚、勇敢、自信、耐挫因子分和总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和总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②团体心理训练后,SCL-90得分,训练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仅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下降(P〈0.05)。③团体心理训练后,情绪评定得分,训练组特质焦虑(TAI)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情绪各因子得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可提高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下岗职工的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下岗职工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某国有企业中的 175名下岗职工采用简易应对量表 (SCSQ)、大五人格问卷 (NEO FF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进行调查。结果下岗职工的SCL 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得分分别为 14 2 .46±49 .3 2 ,1.75± 0 .69,1.76± 0 .70 ,1.66± 0 .66,1.5 4± 0 .62 ,1.61± 0 .64 ,1.3 2± 0 .5 5 ,1.3 8± 0 .5 0 ,显著高于常模 ,SCL 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的得分高于同一企业的在职职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神经质、开放性、外倾性、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别被选入了回归模型。结论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开放性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