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陕西省7市532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1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状普遍存在(60.5%),高于主科教师的职业倦怠(t=5.50,P0.05),而且成就感低于主科教师的成就感(t=3.58,P0.05),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分别高于主科教师的情感耗竭与人格解体(t=25.78、2.94,均P0.05)。2职业倦怠在学段、职务、获奖、职称以及教龄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18、2.77,F=4.09,5.37,均P0.05)。3情感耗竭在职务、学段、城乡、职称、教龄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42、-4.78,F=10.97、6.16,均P0.05);低成就感在职称、教龄、学段、城乡、职务及获奖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9、6.08、t=4.65、2.97、4.77、6.95,均P0.05);人格解体在职称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P0.05)。结论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明显而普遍,不同人口学属性教师的倦怠症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郝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5,(6):988-990,998
目的探讨豫东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以引起管理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视和管控。方法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职业自我概念量表对豫东地区5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豫东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不同学历教师在工作怠慢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教龄教师在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副教授职称教师显著高于其他职称教师(P<0.01),在工作怠慢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专业效能和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P<0.05);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P<0.05);工作满意、师生关系和人际知觉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豫东地区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方法整群抽取中小学教师670人,采用自编问卷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结果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中,44.2%的教师情感衰竭比较严重,14.4%的教师个人成就感很低,4.5%的教师非人性化比较严重。女教师的情感衰竭高于男教师(t=10.041,P0.01),教龄5~10、10~20和≥20 a的教师情感衰竭显著高于5 a的教师(P0.01、P0.01、P0.05),中级职称教师情感衰竭显著高于初级和高级(P0.01、P0.05),本科教师的情感衰竭显著高于硕士学历教师(P0.05);小学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高中教师(P0.01),专科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硕士学历教师(P0.01);5~10 a教龄的教师非人性化显著高于10~20 a教龄的教师(P0.05),本科学历的教师显著高于专科和硕士学历的教师(P0.05、P0.05)。结论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初中教师、女性教师、青年教师、低职称教师以及本科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较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为卫生保健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16个区的126名卫生保健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6所学校的卫生保健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调查的126名卫生保健教师,来自小学54所、初中30所、高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2所,完全中学6所。卫生保健教师配备达标率为44.44%,获得卫生资格证的占41.27%;不同学段教师获得卫生资格证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91,P<0.01);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占54.76%,不同学段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88,P<0.01);具有教师职称的占41.26%,具有医生或护士职称的占58.74%,不同学段教师职称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20,P>0.05);副高级职称占1.59%,中级职称占32.54%,初级职称占65.87%,不同学段教师职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5,P>0.05)。结论上海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应强化地方、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三方联动,打造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联盟,促进卫生保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省6所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使用职业倦怠问卷(MBI-GS)对某省6所普通高校在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47.94%的被调查青年教师表现出轻微的职业倦怠,32.96%的被调查青年教师表现出中度的职业倦怠,10.49%的被调查青年教师表现出高度职业倦怠.性别对职业倦怠各因子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龄组间玩世不恭因子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与教龄在成就感低落因子评分上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3.864,P<0.01).职称对职业倦怠各因子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负荷对职业倦怠各因子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校对情绪衰竭因子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职业倦怠的3个主要因素是职称、教龄和学校.结论 某省6所普通高校被调查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较为普遍,被调查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受职称、教龄和学校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固原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方法整群抽取中小学教师803人,采用自编问卷和国际通用的MBI-GS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结果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中,高度情感衰竭者占总人数的32.00%,玩世不恭得分高者占总人数的12.83%,36.74%的被调查者认为成就感低落。在情感衰竭程度上,小学教师高于高中教师和初中教师(P=0.013,P=0.042),农村教师低于县城教师(F=4.307,P=0.038),15 a以上教龄教师高于10 a以下教龄教师(P=0.037,P=0.039)。在玩世不恭程度上,高中教师和初中教师高于小学教师(均P=0.000),农村教师高于县城教师(F=14.694,P=0.000),男性高于女性(F=4.626,P=0.032),5~10 a教龄的高于15 a以上教龄教师(P=0.022)。在成就感低落程度上,高中教师高于初中教师(P=0.001),初中教师低于小学教师(P=0.000);农村教师高于县城教师(F=5.855,P=0.016);男性高于女性(F=5.632,P=0.018);15 a以上教龄的教师高于5 a以下教龄教师(P=0.033)。结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突出,小学教师、农村教师、男性教师职业倦怠较重,高教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和分析南通市黄胸鼠和褐家鼠凝血酶原时间(PT)。方法PT测定采用仪器法,PT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表示。结果黄胸鼠、褐家鼠及对照大白鼠的INR平均值分别为0.97、1.40和0.88;方差分析表明,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26,P<0.05);褐家鼠和大白鼠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0.527,P<0.05);黄胸鼠和大白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1,P>0.05)。崇川区与开发区的褐家鼠INR值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6,P<0.01),崇川区与港闸区的黄胸鼠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05)。结论实验所测得的黄胸鼠及褐家鼠INR值范围分别为0.60~1.92和0.84~2.29,PT值有性别、鼠种、区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的16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二医学生的时间效能感得分与大一、大三的医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7,P<0.05)。②在求助因子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1,P<0.05)。③在退避因子上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0,P<0.05)。④解决问题与时间管理倾向正相关(P<0.01);自责与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及总分负相关(P<0.01);求助与时间监控观及总分正相关(P<0.05);幻想、合理化与时间效能感负相关(P<0.01);退避与时间效能感负相关(P<0.05)。[结论]时间管理较好的医学生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自尊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EMAC)、自尊量表(SES)与亲社会行为量表(PTM),在东北地区3所医学院校随机抽取1 03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效应。结果 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得分分别为(118.56±16.69)分、(29.21±4.75)分、(90.00±14.13)分,均高于理论均分;医学生自尊、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和2.65,P<0.05),自尊的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3,P<0.05),情绪表达能力、亲社会行为的专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和2.82,P<0.05);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及总分、自尊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0~0.64,P<0.05);情绪管理能力(β=0.50,t=23.09,P<0.01)、自尊(β=0.52,t=7.21,P<0.01)均能正向预测亲社会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平衡木运动对新生鼠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32只新生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16只。运动组进行平衡木运动训练4周。应用动物行为学平台(旷场试验)对36~37日龄新生鼠进行心理行为测定。结果 1)运动组中心区域活动时间短(1.441±0.946)min,对照组(2.237±0.7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P<0.05);2)运动组中心区域活动距离少(326.633±106.218)cm,对照组(427.116±102.18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7,P<0.05);3)运动组周围区域活动时间长(8.559±0.946)min,对照组(7.735±0.7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1);4)运动组周围区域活动距离多(1 208.667±176.794)cm,对照组(1 062.900±118.08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1,P<0.05)。结论 早期平衡木运动可增加新生鼠对新环境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问卷对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培训班的39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F(1,390)=32.765,P<0.001]与职业压力[F(1,390)=4.859,P<0.05]上存在学校的主效应;在心理健康[F(1,390)=22.494,P<0.001]与职业压力(F(1,390)=7.230,P<0.01]上存在学校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效应;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_1=0.202,P<0.01;r_2=0.102,P<0.05);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工作负荷、职业期望、自我发展需要、考试压力、积极应对6个因子进入心理健康回归方程,且β系数达到显著水平(t=2.068~6.835,P<0.05),6个因子可解释心理健康18.9%的方差变异.结论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参加安徽省2021年校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的学员有关情况,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97名参训学员所在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情况及其自身特征进行调查。 97名参训学员中校医72人,保健教师16人,学科教师或校总务主任9人。97名参训学员所在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合格率仅为16.49%,其中幼儿园配备合格率最高(70.00%),高中配备合格率最低(2.38%),不同类型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22,P<0.001)。88名校医和保健教师中女性62人(70.45%),年龄中位数为44.50岁,高级职称4人(4.55%),无编制38人(43.18%),平均月收入为3 558.74元;当前最想解决的问题中薪酬问题占比最高(36.36%),将来最想解决的问题中晋升问题占比最高(28.41%);近1年和近3年参加培训次数分别为0.45次和0.97次。72名校医与16名保健教师在文化程度、择业途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58、18.714,P值均<0.05)。 需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解决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待遇低、晋升难、继续教育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聂俊峰 《中国校医》2022,36(11):814-8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9年13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共10 734人份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总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低下(48.46%)、龋齿(50.15%)、沙眼(2.74%)、营养不良(12.32%)、肥胖(4.65%)、超重(7.98%)。其中,男女学生在视力低下、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50.05,P<0.001);肥胖、超重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41.83,P<0.001;χ2=45.42,P<0.001);小学生和中学生之间在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超重等几个方面的检出率存在差异,视力低下、超重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χ2=1 101.73,P<0.001,χ2=5.23,P=0.010);龋齿、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χ2=206.19,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卫生工作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市幼儿园、小、中、大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结果 共调查378所学校卫生的工作人员,学校校医配备率为86.2%,校医配备合格率为8.4%。按学段比较,幼儿园校医配备率为96.4%,高于小学的79.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034,P<0.001);按城乡比较,城市学校配备率为96.1%,高于乡村的 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1.216,P<0.001);按学校规模比较,学生人数≥600的大规模学校校医配备率可达91.6%,高于小规模学校的8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500,P<0.001)。校医医学专业背景者占42.1%,校医新冠知识知晓率为55.0%。校医务室配备率为63.0%,中学配备率为79.3%,要高于小学的54.5%(χ2=14.671,P<0.001);城市学校配备率为69.4%,高于乡村学校的49.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975,P<0.001)。定性访谈结果显示校医非专业人员多,职称评定体系需改善;社会、高校对学校医疗建设不够重视。结论 疫情期间西安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量大,但校医及医务室资源配备不足,且存在显著的学段、城乡及规模差异,校医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应解决短板问题保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长期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伤行为量表对2 178名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9.37%(442名),女生(22.87%)高于男生(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01);不同年级、学业成绩、朋友个数、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收入之间自伤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99,24.57,22.43,28.70,11.03,P值均<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二年级(OR=1.49)、女生(OR=1.60)、没有朋友(OR=2.61)、学业成绩较差(OR=1.89)、父母离异(OR=2.20)、父母再婚(OR=1.59)是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生自伤情况不乐观,人际、学业、家庭等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孙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01-2203,2208
目的调查了解湖北省一线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2010年4~6月对湖北省69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用师生关系、教学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作为职业生活质量的指标,考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女教师的师生关系、生活满意度都明显的好于男教师的师生关系(t=3.574,P﹤0.001)和生活满意度(t=-4.824,P﹤0.001);班主任的师生关系(t=-4.455,P﹤0.001)、消极情绪(t=-4.354,P﹤0.001)都明显的好于非班主任教师;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t=4.768,P﹤0.001)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t=-3.253,P﹤0.01)也显著好于中学教师;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师生关系、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显著,且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01)。结论女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优于男教师;班主任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优于非班主任教师;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教学效能感优于中学教师;教龄只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影响;教学效能感是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绩效与医务人员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咸宁市8家医院的33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在生理、心理、环境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t=8.15,P〈0.001;t=7.46,P〈0.001:t=3.56,P〈0.001:t=5.61,P〈0.001);医院绩效和生命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生命质量,从而提高县级医院绩效。  相似文献   

18.
淮北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敏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2-13,16
目的了解淮北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学校生活满意度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淮北市82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和196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校满意度的同伴、教师和学业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3.02,2.97,P值均〈0.01)。在学校环境因子、家庭亲密度因子、家庭适应性因子、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因子等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各因子上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学校环境因子、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因子上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家庭背景的留守儿童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的女生、初二年级学生及城镇家庭学生的生活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19.
廖红 《中国校医》2021,35(10):724
目的 了解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I) 》对597名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均值3.06处于中上水平(134.93±17.92),三个因子中时间价值感均值3.32最高(33.26±5.44),时间监控观均值2.91最低(69.94±11.42)。方差分析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年级差异有显著性(F=6.68,P=0.001;F=19.02,P<0.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发现高三与高一、高二年级之间时间管理倾向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7;P<0.001;P<0.001);时间管理倾向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和时间效能感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有负向作用(P<0.001,95%CI:0.261~0.719; -0.169~-0.057)。结论 年级和时间效能感可以负向预测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女教师生育意愿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合肥市357名医学院校的女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网络问卷收集资料,调查工具为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生育意愿问卷。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医学院校女教师生育意愿的得分为(21.65±5.6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t=9.699,P<0.001)、工龄(t=5.304,P=0.005)、学位(t=7.924,P<0.001)、理想子女数(t=31.075,P<0.001)的医学院校女教师生育意愿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理想子女数量对医学院校女教师生育意愿有影响(OR=-0.312~0.042、4.161~6.126,P=0.014、<0.001)。结论 医学院校女教师的生育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越大、理想子女数量越少的女教师其生育意愿越低。因此,应优化社会资源、完善照顾体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医学院校女教师的生育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