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和注意特征,探讨ADHD注意和认知的相关性.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90例ADHD儿童完成了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WISC)和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IVA-CPT),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Ⅰ)24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 12例,混合型(ADHD-C) 54例,对三组的智力结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A因子、B因子和C因子进行了比较,并与注意商数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1)智力结构:ADHD儿童的VIQ、PIQ、FIQ、A因子、C因子间存在临床亚型的主效应:ADHD-HI型VIQ[(110.08± 10.64)分]高于ADHD-C型[(101.13± 13.20)分]、ADHD-Ⅰ型[(94.71±11.11)分];ADHD-HI型FIQ[(104.33±9.63)分]高于ADHD-Ⅰ型[(94.38± 10.48)分];ADHD-HI[(45.75±7.14)分]和ADHD-C型[(41.41±8.57)分]的A因子高于ADHD-Ⅰ型[(36.67±6.72)分];ADHD-HI型C因子[(33.42±5.42)分]高于ADHD-C型[(29.24±5.26)分]和ADHD-Ⅰ型[(29.13±5.39)分],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注意商数:ADHD-C型综合注意商数[(90.26±11.67)分]显著低于ADHD-Ⅰ型[(98.17±18.03)分]和ADHD-HI型[(99.25±1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Ⅰ型与ADHD-HI型间无明显差异;ADHD-C型听觉注意商数[(89.94± 14.16)分]显著低于ADHD-Ⅰ型[(99.00± 18.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智力与注意的相关性分析:听觉注意商数和听觉反应控制商数与PIQ呈正相关(r=0.24,r=0.29);视觉注意商数分别与PIQ、FIQ呈正相关(r=0.21,r=0.25);综合注意商数分别与PIQ、FIQ呈正相关(r=0.27,r=0.24).结论 不同亚型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和注意受损存在一定的差异,认知与注意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作业方式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6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家庭作业干预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干预前评估Conners父母问卷(PSQ),干预12周后再次评估PSQ及临床疗效总评(CGI). 结果干预后2组PSQ各项因子分较干预前均有下降,A组品行问题[(0.9±0.53)分]、心身障碍[(0.59±0.57)分]、焦虑[(0.85±0.52)分]、多动指数因子分[(0.9±0.53)分,(1.43±0.47)分]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疗效总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家庭作业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ADHD儿童疗效相当,前者更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Go/Nogo任务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疗效.方法 选择42例ADHD儿童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20次,治疗前后分别完成Go/Nogo任务,同时记录行为学和脑电数据,对治疗前后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行为学:ADHD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虚报错误数[(2.95±2.22)个]明显低于治疗前[(4.65±4.4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事件相关电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儿童Go刺激的P2波潜伏期[(210.00±27.54) ms]和N2波潜伏期[(310.59±45.82) ms]明显短于治疗前[(228.27±34.17) ms,(328.00±42.2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go刺激的N2波幅治疗后[(0.23±3.79)μV]明显低于治疗前[(-1.84±4.2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减少ADHD儿童多动冲动行为,提高对靶刺激的察觉能力,改善注意力和冲突监测能力.脑电生物反馈是一种治疗ADH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正常儿童冲突监测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差异,探讨ADHD冲突监测的认知神经机制.方法 选择ADHD及正常儿童各32名,采用空间Simon-Stroop任务,对ADHD与正常儿童行为学及ERP进行结果 比较.结果 1.行为学:①正确率在Simon和Stroop不一致条件下,ADHD组[分别为(0.80±0.11)分,(0.87±0.08)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88±0.07)分,(0.93±0.04)分,P<0.01].②反应时在Simon不一致条件下,ADHD组[(773.03±99.34)ms]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737.21±81.40)ms,P<0.05].2.ERP:N2波幅在Simon不一致条件下,ADHD组[(-3.68±3.56)μ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53±2.81)μV,P<0.05].潜伏期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3.溯源分析:在Simon不一致条件下,ADHD组前额叶,前扣带回等脑区激活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ADHD的注意资源分配不足会导致冲突监测的能力下降,其可能神经机制是ADHD的冲突信息加工相关脑区功能存在缺陷.提示行为学及ERP-N2波幅可作为ADH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注意测验方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各临床亚型进行比较研究,了解ADHD各临床亚型注意特征的特点及有无差异.方法 对七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使用自编症状筛查表进行筛查,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分为3个ADHD亚型组,对ADHD各亚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数字划销测验、无意与有意注意、注意广度测验测试.结果 ADHD三个亚型组在数字划销测验的粗分[(88.83±30.07)分、(92.14±28.66)分、(83.79±24.33)分]、净分[(80.13±29.66)分、(84.86±30.39)分、(77.82±22.96)分]和失误率[(7.33±4.66)%、(10.29±11.93)%、(11.14±7.76)%],注意广度、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注意特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101.58±28.88)分、(95.37±27.59)分、(6.04±4.01)分],均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3.97,4.60,4.33);但ADHD三个亚型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DHD各临床亚型患儿的注意特征没有明显差异,但均较正常儿童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眼跳任务深入探究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抑制缺陷和工作记忆损伤.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1500名小学生,使用DSM-Ⅳ诊断标准、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筛查.48名被试,年龄10~13岁,注意缺陷型(Ⅰ型)11人,混合型(C型)19人,对照组18人.全体进行了正向眼跳、反向眼跳和加载工作记忆的反向眼跳.结果 (1)反向眼跳时各组错误率比正向眼跳时显著提高,对照组成绩[(37.97±13.14)%]显著好于ADHD儿童(P<0.01),且Ⅰ型的错误率低于C型[(70.90±15.78)%,(84.04±12.84)%,P<0.05].(2)错误率的加载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1),矫正率的加载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加载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1),Ⅰ型和C型的加载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提示两亚型ADHD儿童存在抑制损伤和工作记忆损伤,Ⅰ型的抑制功能好于C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单剂量哌甲酯对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男孩脑α波竞争图的影响, 探讨ADHD的神经病理机制及寻找预测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 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encephaloflutuograph technology , ET),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诊断的88例男孩(ADHD-C男孩40例、ADHD-I男孩48例)在服用哌甲酯前及服药后2 h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服药后,(1) ADHD-C男孩及ADHD-I男孩脑电α波主频均明显升高,分别为9.05±0.96 Hz升高至9.72±0.99 Hz(P=0.000),8.90±0.93 Hz升高至9.25±0.86 Hz (P=0.002).且ADHD-C男孩服药后主频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ADHD-I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1 , P=0.035).(2) 两组儿童的全脑8 Hz优势几率明显下降,分别由24.34%±12.70%下降至20.74%±12.46%(P=0.002),28.82%±12.51%下降至25.64%±12.18%(P=0.003).两组儿童服药前后的全脑8 Hz优势几率变化差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4, P= 0.621).(3)ADHD-I亚型男孩的总熵值明显下降,由0.74±0.10下降至0.70±0.13(t=3.579,P=0.001),两组儿童服药前后的总熵值变化差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1 ,P= 0.258).结论: 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ADHD-C亚型男孩服药后主频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ADHD-I亚型男孩,ADHD-I亚型男孩熵值降低.主频升高与否可能是预测ADHD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伴对立违抗障碍(ODD)患儿的行为特点.方法 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湖南省六地区9495名儿童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K-SADS-PL)和DSMⅣ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凡符合ADHD和ADHD+ODD诊断标准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从筛查阴性者中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儿童.结果 (1)单纯ADHD组、ADHD+ODD组CBCL各行为问题得分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ADHD+ODD组的违纪问题[(4.10±3.17)分,(2.68±2.63)分]、攻击行为[(8.80±6.34)分,(6.85±5.69)分]、外向性问题[(12.90±9.09)分,(9.54±7.88)分]、行为问题总分[(36.39±25.59),(30.35±24.32)]高于ADHD组.(2)ADHD组各社会能力得分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ADHD+ODD组学校分及社会能力总分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结论 ADHD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高于正常儿童,合并ODD的ADHD患儿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是否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平衡功能损害严重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是否增多.方法: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Balance Master)对按照性别、年龄配对的单纯ADHD、ADHD+DBD和正常对照儿童各20例的平衡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以正常儿童各项指标晃动速率的第85位百分位数值作为临界值,比较各组儿童晃动速率高于该临界值者所占的比例.结果:单纯ADH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0.65±0.26) °/s]、固定平面闭眼[(0.65±0.30) °/s]、海绵垫平面睁眼[(0.95±0.29) °/s]、海绵垫平面闭眼[(1.70±0.49) °/s]状态下的晃动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7±0.18) °/s,(0.43±0.19) °/s,(0.76±0.21) °/s和(1.27±0.3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DBD组在海绵垫平面睁眼[(1.00±0.33) °/s]和闭眼[(1.78±0.66) °/s]状态下的晃动速率也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HD患儿在各种状态下的晃动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ADH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50%)、闭眼(50%)和海绵垫平面闭眼(50%)状态下的晃动速率高于临界值者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0%、5%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患组和正常儿童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固定平面闭眼状态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ADHD组比例(50%)高于共患组(10%).结论:单纯ADHD患儿本身就存在平衡功能异常,共患DBD并不加重ADHD患儿平衡功能受损的程度,平衡功能受损明显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也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CAT)患儿的注意特征.方法 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评估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对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CAT组的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得分[(85.15±21.10)分]略高于ADHD组[(78.52±21.85)分,(P<0.05)],其他5项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儿童综合控制商数(FRCQ)、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VRCQ、综合注意力商数(FA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和视觉注意力商数(VAQ)所有6项得分[分别为(83.43±20.98)分,(86.12±19.88)分,(85.15±21.10)分,(64.88±16.88)分,(67.92±17.11)分,(67.97±20.04)分],均显著低于TD组[分别为(96.47±17.83)分,(97.50±17.62)分,(95.72±18.87)分,(85.37±18.54)分,(86.47±17.32)分,(87.43±19.89)分]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8.42±12.67)分,(101.50±15.39)分,(95.92±11.79)分,(99.33±12.98)分,(98.50±12.09)分,(100.00±16.12)分](P<0.01).结论 CAT儿童存在严重的控制能力降低及注意缺陷,其注意损害主要缘于ADHD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两种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大脑左右半球干扰控制功能的表现.方法:采用跨通道干扰的方式,在儿童的左耳或右耳呈现分心刺激,分别与视觉呈现的靶刺激构成一致、不一致和中性关系.结果:当分心刺激在左耳呈现时,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错误率上的模式明显不同,ADHD儿童表现出显著的冲突效应(效应量为4%),F(1,110)=18.16,P<0.001,即冲突条件下的错误率明显高于一致条件下的错误率,而正常儿童的冲突效应不显著(效应量为1.2%),F(1,110)=1.59,P>0.1;ADHD儿童的抑制效应呈现翻转趋势(效应量为-1.7%),F(1,110)=3.16,0.05<P<0.1,混合型ADHD儿童的抑制效应翻转显著(效应量为-4.1%),F(1,54)=8.31,P<0.01,即中性条件的错误率高于冲突条件的错误率,正常儿童的抑制效应不显著F(1,110)=1.53,P>0.1.结论:ADHD儿童的右半球控制冲突干扰的功能异常,混合型ADHD儿童右半球的功能异常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伴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的效果。方法54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家庭治疗合并药物。疗程3个月。于1周、12周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EnvironmentScale—ChineseVersion,FES-CV)对治疗前后家庭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行为治疗12周后,Conners父母用量表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FES—CV评分干预后干预组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矛盾性、控制性低于对照组。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是治疗ADHD患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执行语义启动任务的认知电位的比较,探讨ADHD患儿汉字语义理解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择ADHD患儿5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45名.使用汉字语义启动任务(相关、不相关、假字组)分别对ADHD及正常儿童进行检测,BESA软件提取认知电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行为学:不相关反应时间ADHD组为(1252±256)ms,长于正常对照组[(1131±194)ms,P<0.05].(2)事件相关电位(ERP)-N2:汉字相关任务Cz导联N2波幅ADHD组高于正常对照组[-7.7(-12.8,-5.0)μV比-5.6(-9.4,-3.2)μV,P<0.05].(3)ERP-P3:汉字不相关任务Cz导联P3波幅ADHD组低于正常对照组[5.4(2.0,9.5)μV比9.5(4.2,16.9)μV,P<0.01].结论 汉字相关ERP-N2和不相关ERP-P3波幅可成为监测ADHD汉字认知水平的量化指标,并能对ADHD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及父母个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n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杭州市452例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评定。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道德性、组织性及母亲个性N分高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结论: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预防和矫治儿童行为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家庭治疗合并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ADHD儿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家庭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行为及其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ADHD儿童分为综合组(43例)和药物组(41例),正常儿童41例为对照组,药物组接受常规的利他林治疗16周,综合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家庭治疗8次共16周。在入组时和家庭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Conners父母评定问卷(PSQ)、家庭功能量表(FAD)对3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①治疗后,除了综合组的"心身障碍"及药物组的"心身障碍"和"情感反应"无明显改变,综合组和药物组的PSQ和FAD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如综合组多动指数(1.02±0.42)vs.(0.68±0.23),药物组多动指数(1.10±0.45)vs.(0.69±0.22),P均<0.05];②治疗后在PSQ方面,3组组间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③治疗后在FAD方面,3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如综合组与药物组的"总的功能"(2.18±0.26)vs.(2.54±0.23),综合组与对照组的"总的功能"(2.18±0.26)vs.(1.65±0.28),药物组与对照组的"总的功能"(2.54±0.23)vs.(1.65±0.28),P均<0.05]。结论:家庭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症状及家庭功能,且对家庭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依恋特点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依恋特点及不同临床亚型患儿依恋特点的异同。方法:用DSM Ⅳ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对89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150例正常儿童实施儿童依恋量表测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DHD组儿童的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父亲亲近度及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临床亚型间,ADHD-C儿童的母亲依赖度及母子依恋总分低于ADHD-H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儿童的父亲依赖度、父亲亲近度和父子依恋得分又显著低于母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和母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儿童对父母依恋安全性低于正常儿童,且ADHD-C儿童的母亲安全性依恋最差;ADHD儿童对父亲依恋安全性低于对母亲依恋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