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了解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全国46所高校的全日制大学生通过分类整群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均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较男生更为宽容、理性(P<0.01);男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有33.37%,女生有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婚前性行为中采取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分别为47.17%,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认为不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对感染者的态度及婚前性行为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大学生社会性别特征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及与性行为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为制订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广州市4所高校8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男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高年级大学生明显高于低年级(P<0.05),且赞同比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在只要不怀孕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性行为是对爱情的承诺方面,农村及城市大学生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有感情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51.6%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55.3%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性欲;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赞成者.结论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呈现多元化,婚前性行为客观存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根据性别、年级不同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比较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生殖健康知识和生殖健康来源可信度等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对广东省广州市2所医学院校和2所非医学院校的76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56.5%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60.0%的大学生反对婚前怀孕、婚前流产,94.1%的大学生认为未婚怀孕可以引起心理损伤;大学生对生殖健康内容和性传播疾病名称回答率偏低,医学生对生殖健康内容、性传播疾病名称的完全正确回答率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P均0.01);大学生认为生殖健康信息来源最可靠的前3位依次是医务人员、健康教育人员、教学课程。结论应根据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情况,在大学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探讨与评价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和效果,为保护大学生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商丘2所高校958名2011级大学生,进行2个学期的生殖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大学生避孕知识、避孕措施、性病传播和预防知识等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性态度、观念和性行为方面,除“大学生谈恋爱”态度无显著变化外,对婚检、避孕的重要性和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的危害性认识均显著增强(P值均<0.01),对大学生同居、大学生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和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等正向行为态度持有率显著增加(P值均<0.01).结论 生殖健康教育干预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加,性健康意识、性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5.
张瑞敏  孟威  刘亚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47-4348
目的:了解长春市女医学生性知识、性态度与性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与性行为调查问卷,对长春市268名女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的性知识维度平均(6.85±1.59)分;42.9%的女医学生对婚前同居持反对态度,但仅有7.8%认为婚前性行为违反社会道德,54.5%的女医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属于个人自由,有11.6%的女学生认为手淫行为不道德;谈恋爱女医学生插入性性行为发生率为12.9%.结论:女医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对安全性行为认识不足,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及行为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武汉市9所高校2014—2015年入学的9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汉市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1%,对艾滋病感到恐惧的占66.6%,艾滋病反歧视与同情分值较低的占49.1%,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9.1%,性别(OR=1.662)、民族(OR=0.449)、恋爱经历(OR=2.224)、艾滋病恐惧感(OR=1.707)、婚前性行为态度(OR=3.739)是认为周围同学是否有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居住地(OR=1.569)、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OR=0.407)、艾滋病距离感(OR=0.630)、婚前性行为态度(OR=0.664)是安全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歧视,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有更低的安全套使用意愿,更可能认为周围同学有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且更可能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需要整合性和艾滋病宣教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
周冰  夏文珊  雷彦  周燕 《卫生软科学》2012,(12):1066-1069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知识教育。[方法]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文科生在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于性知识来源于课内或课外,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较显著的差异;艺术类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稍高。[结论]广州地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宽容态度,部分大学生忽视婚前性行为的负面影响,开展正规系统的性教育课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状况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专业在校学生1 131人,在健康教育综合措施前后进行相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干预前的16.3%(124/763)提高到干预后70.9%(261/368);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由干预前32.4%(36/111)上升至干预后58.6%(17/29);"输血途径传播"方式,干预前后的回答正确率均较高(87.0%和90.2%);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中的"蚊子叮咬"、"共同进餐"方式是否能传播HIV,知晓率由干预前11.9%、11.0%上升至干预后的55.2%和74.5%;干预前后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47.7%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上干预后均有所改善;有12.4%(140/1 131)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发生率8.6%(39/456);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57.7%)和网络(67.8%);89.4%的学生希望获得相关知识,88.6%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结论三明市此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水平仍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制定更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性知识总及格率为35.1%,平均分为(4.46±1.19)分;49.1%的学生能够接受婚前性行为;15.5%的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50.6%的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从来不采取避孕措施.性知识得分、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性行为发生率的比例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 大学生性知识较缺乏,性态度较为开放,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农村女生的性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发展现状,为高校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5所高校的931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不同交往程度下的婚前性行为认同比例分别为29.2%、56.8%、79.1%,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占9.9%,男生大于女生. [结论]部分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和行为上的误区,应针对不同对象分类进行性知识、性道德、性伦理、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认知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广西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某医学院校499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69名女大学生存在婚前性行为,其发生率为13.8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合肥市4所大学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等。结果 共调查508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248人。调查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报告率为8.9%(45/508),男生(14.6%)高于女生(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64,P<0.001);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超过90%不了解性传播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对性行为持接纳的态度、同伴中存在婚前性行为和学校周围宾馆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入住等。结论 婚前性行为正在威胁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应引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健康认知现状,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广州暨南大学658名在校大学生。结果 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知晓率为72.2%,90.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73.4%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19.3%的学生承认经历过婚前性行为。结论 应在大学生中适当开展性健康教育与性健康咨询。  相似文献   

14.
了解新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与性观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关系,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新疆5所高校4个年级共2 182名在校大学生,使用自制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新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为21.9%(477名);9.6%(209名)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37.8%(824名)的大学生表示在发生性行为前会了解对方的性历史.发生与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分别为(6.41±2.92)和(8.82±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8,P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部分非医学高校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非医学高校学生性行为、性观念及性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行为、性观念、性知识等。结果700名在校大学生中,在性行为中,认同婚前性行为的占67.2%,有过性行为的达28.3%;初次性行为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占25.8%。对人工流产危害产生的后果全部都知道的占20.6%。结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性观念较为开放,安全意识淡薄,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6.
不同成长背景的华裔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成长背景的现代华裔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状况。方法:对暨南大学不同成长背景的华裔本科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来自港澳台、海外、大陆城市、大陆乡村的男生和女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差异。结果: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很普遍,57%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61.7%的学生可以接受配偶以往的性经历。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外招生高于大陆学生,3.45%的女大学生经历过意外妊娠。生理需要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主要诱因,婚前性行为对大学生的主要困扰是意外妊娠。结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很开放,成长环境对性观念和性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的避孕知识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知识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学生对避孕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126名高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方面,82.76%可以接受非婚性行为,13.36%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发生第1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25岁;有性行为的学生中,16.67%的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6.06%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2)大学生避孕知识方面,仅有58.78%每次性行为均采取避孕措施,21.85%能准确选出所列的紧急避孕方法;(3)高校学生缺乏全面、正规的性及避孕方面健康教育,但对该方面的教育有强烈的需求,89.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希望通过系列讲座等正规途径获取性及避孕知识。结论高校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较宽容态度,学生避孕知识较贫乏,对该方面教育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19.
某高校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校园销售安全套的认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校园内安装“安全套销售机”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烟台师范学院二一四年级大学生622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认为婚前性行为不道德的,男生有31.31%,女生有33.85%;了解婚姻法的男生有O.67%,女生有1.54%。安全套的知晓率为94.21%,赞成安装安全套销售机的男生有84.51%,女生有73.84%;认为安装安全套销售机能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男生有90.57%,女生有84.30%;认为安装安全套销售机能促使婚前性行为增加的男生有39.73%,女生有37.23%。结论大学生的性道德及法制意识非常薄弱,可能是造成婚前性行为高发的原因之一,应对大学生开展性道德及法制教育。在大学校园中安装安全套销售机已被大学生接受,对大学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安全套能有效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广西大学生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的认知、态度及需求状况,为制定有效婚检宣传策略和改善婚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7所高校2 1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 072份,有效率96.2%;大学生对婚检比较了解的占7.4%,大致了解的占35.9%,不太了解的占53.9%,没听说过的占2.8%;女性、高年级、医学类、无男/女朋友的学生对婚检知识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均P<0.05);65.1%的大学生表示今后结婚愿意参加婚检,46.8%表示一定会进行免费婚检;对于婚检的需求状况,1.7%认为费用应该< 200元,其中希望免费的占34.8%.结论 大学生对于婚检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男性、低年级以及文史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