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前期与体重指数、血脂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与体重指数、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前期患者442例,正常血压者425例为对照,比较两组体重指数及血脂。结果:高血压前期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差异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前期组超重肥胖、高TG、高TC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者已有体重指数增高和血脂异常变化,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分别检测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变化。结果血液透析组血清甘油三酯、脂联素和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甘油三酯、瘦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瘦素与甘油三酯、脂联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明显升高,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对预测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252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A组114例和B组138例进行对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记录性别、年龄及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DBP、FBG、TC、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糖尿病痛程、SBP、PBG、TG、LDL-C、尿微量白蛋白(MAU)、尿酸(UA)、CRP(C反应蛋白)A组明显高于B组(P〈0.05),HDL-C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紊乱,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血糖及血脂、脂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对50对7-10岁肥胖及健康对照儿童进行血清瘦素水平及血糖、血脂、脂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轻中度肥胖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肥胖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TC、TG、LDL—C、血糖(B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4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筛查高危肥胖儿童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广场健身活动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广场健身活动”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生物学和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12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活动组(77例,参加“广场健身活动”)和对照组(48例,不参加“广场健身活动”),分别测试两组患者的生物学、病情和血脂指标。结果活动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体重指数、腰围、缺血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亦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TG和LDL-C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6个月后仅有缺血发作次数、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TG等指标低于首次检查(P〈0.05)。结论广场健身活动方式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以及生物学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宽狼疮(SLE)患者血脂水平改变。方法:按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脂数(SLEDAI)将325例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对照组为36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无论是活动期组还是非活动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SLE活动期组较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SLE患者无论是活动期组还是非活动期组均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需选用调脂药物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柱对10例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吸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IgG、补体C3、C4水平、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并随访观察。结果经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SLEDAI评分下降,ANA、抗dsDNA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下降,补体C3、C4水平升高(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P〉0.05),整个吸附过程患者均能较好地耐受。所有患者随访观察2年,患者病情稳定(SLEDAI≤4分)。结论免疫吸附能迅速消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控制狼疮活动;采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内皮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和85例健康对照组,都按照体重指数分为两个亚组,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抽空腹静脉血测其血脂、血清胆红素和内皮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胆红素(P〈0.05)水平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内皮素(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组合并后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两组总胆红素均与内皮素和LDL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LDL和内皮素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C1q抗体、IL-18对狼疮活动和狼疮性肾炎(LN)的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对43例LN患者血清进行C1q抗体和IL-18检测,并与28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作对照。结果LN患者血清中IL-18与C1q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O.05)。LN患者中C1q抗体与IL-18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817、0.728,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存在着C1q抗体和IL-18的高表达。血清中C1q抗体和IL-18在LN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其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飓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5):251-252,255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两百多名本单位60岁以上老干部进行血压、FBG、TG、TC、HDL—C测定并作比较,其中健康者5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32名,原发性高血压病者63名。[结果]糖尿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FBG、TG、HDL—C、TC/HDL-C、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有差异(0.02〈P〈0.05);糖尿病者与高血压病者比较FBG、TG、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HDL—C、TC/HDL—C有差异(0.02〈P〈0.05);高血压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01),HDL—C有差异(0.02〈P〈0.05)。TG/HDL—C比TC/HDL—C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大于老年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胆红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血脂、胆红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39例冠心病患者和118例健康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胆红素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TG、TC、LDL—C、TG/HDL-C、LDLC/HDL-C显著升高(P〈0.01),HDL-C、总胆红素(T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降低(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但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和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已被证实,但有关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关系还不很清楚。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的水平。设计:病例一对照分析。对象:选择2006—02/2007—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5例,其中5例同意行骨髓像检查的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中度贫血,经实验室检查符合慢性病贫血:应用SLEDAI评分标准对患者活动度进行评估,轻度13例、中度22例、重度20例。以同期自愿献血的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4例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方法: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离心后取上清液,-20℃保存待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5例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制备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待测。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标本、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标本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及其与SLEDAI积分、血沉、补体C3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轻、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湿降低(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0.862,P〈0.01),与疾病同期活动指标血沉呈负相关(r=-0.56,P〈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存在异常,并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及转归,对判断其病情活动度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血脂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孕妇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正常组糖耐量正常,共计54例;观察组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计40例。对两组孕妇进行孕妇体内血脂水平测定,其种类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LP(a)】,并记录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新生儿体重等,分析血脂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正常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总胆固醇、脂蛋白低于观察组,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蛋白与新生儿的体重呈负相关,P〈0.05;甘油三酯与新生儿的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脂蛋白明显与新生儿体重有相关性,因此,在妊娠期间应注意饮食习惯,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变化,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血脂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周燕斌  谢灿茂  肖海鹏  严英硕  叶任高 《新医学》2001,32(9):530-531,53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述综合征(OSAS)对血脂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OSAS患者60例(分为轻、中、重度3组)和正常对照组20名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和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HDL-C测定。结果:OSAS组空腹时血糖、HGbA1c、胰岛素、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且OSAS病情越严重,以上指标水平越高。重度OSAS组HDL-C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各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GHbA1c、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大于0.04的总次数、SpO2低于0.90的时间呈正相关,而与入睡前SpO2的基础值、睡眠中SpO2最低值、SpO2平均值呈负相关。结论:AHI、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及SpO2降低的程度与OSAS患者血糖增高、糖耐量降低、血脂异常(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庆市永川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预防慢性疾病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重庆市永川区8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冠心病无合并糖尿病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MI)、餐后2 h血糖(2 h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C肽、血清尿酸(UA)、原发性高血压等(P<0.05)。而与患者年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关(P>0.05)。其中BMI、2 hPG、TG、HDL-C、空腹C肽、UA、原发性高血压也是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血压外,控制血脂水平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新型的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糖尿病护理,观察疾病管理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以及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等的影响。结果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组患者的代谢指标和传统糖尿病组相比较,其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控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相应更全面(P <0.05);而餐后血糖、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腰臀比仅有降低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 >0.05),高密度脂蛋白亦仅略有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个体化阶梯式疾病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的疾病控制明显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空腹情况下,检测369例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含量,然后统计分析血压、病程和家族史对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1)T2DM 血脂水平以TG、HDL-C升高,HDL-C降低为主(P<0.05),且发生血脂异常的程度较T1DM重;(2)高血压Ⅱ~Ⅲ级可引起T2DM患者H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病程的进展,T2DM 患者 TG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家族史对T2DM患者血脂无影响。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除受年龄、体质量指数影响外,还与血压、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8.
陈晓云  杨庚明 《新医学》2001,32(8):468-46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患者的胰岛素、血脂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方法:测定38例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其相互关系,并与38例不伴胆石症的2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组与不伴胆石症组相比较,前者的ISI明显降低(P<0.01),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升高(P<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Ⅱ(ApoAⅡ)则无显著变化(P>0.05),ISI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胆石症与ISI呈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调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辛伐他汀5mg及20mg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各56例,58例,观察对比治疗前后血脂各参数变化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均明显降低(P<0.05),5mg组血清TC、LDL-C、TG分别下降17.8%、24.0%、13.9%;20mg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分别下降32.6%、36.2%、28.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5mg组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达标率分别为51.8%、50.0%、5.4%、20mg组TC、LDL-C-TG达标率分别为77.4%、74.1%,17.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辛伐他汀5mg组副作用发生率5.3%;20mg组副作用发生率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血管事件,辛伐他汀20mg更适宜。  相似文献   

20.
赵健  刘平  赵艳芳  徐建新  葛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28-3029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冠心病组)和 105例经CAG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f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Bill—T)、直接胆红素(Bili—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间接胆红素(Bili-I)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Bili- T、Bili—I水平及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LDL.C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冠脉狭窄范围和程度与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关联(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可能在冠心病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