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后注射英迪特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后的视神经萎缩对视功能损害较重,经常见于颅脑的闭合性损伤,大多为单侧受累。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是眼科难治性疾病,一直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率随交通事故的增加而增加。我们将球后注射英迪特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与其他药物治疗进行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颅底骨折患者经额入路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手术技巧。方法:12例病人经额或额颞进路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骨折或出血,磨开视神经管,剪开视神经鞘行视神经减压。结果:全部病人随访1至10个月,12例病人中8例有效,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额或额颞入路开颅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是治疗颅底骨折致视神经损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显微视神经减压术治疗颅底骨折所致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1例前颅窝底骨折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行视神经管减压术7例,眶内段视神经减压术4例,术后观察随访3~9个月。结果:本组11例中,有效9例,有效率达81.81%;4例眶内段视神经减压术的有效率达100%,无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结论: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内段或眶内段显微减压术是治疗颅底骨折并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宜在伤后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4.
杨朝华 《医学文选》2005,24(3):382-382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多为颅底骨折或穿透开放损伤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腰穿持续引流治疗颅底骨折所致的脑脊液漏19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纤维的退行性病变。笔者自1990年始,采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33例,经过10余年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人(31只眼),女11人(21只眼)。14~30岁15例,31~40岁5例,41~50岁8例,51~70岁5例。病因有:结核1例,外伤(颅底骨折)1例,放射线损伤1例,青光眼5例,脑部肿瘤术后3例,视神经乳头炎4例,球后视神经炎……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74例保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由于颅底骨折同时撕裂硬脑膜及蛛网膜,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流至鼻腔,在外伤性脑脊液漏中最为常见。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脑脊液鼻漏81例,其中采用保守治疗74例,获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头部、眼眶、眼球挫伤致间接性视神经挫伤较为常见,颅脑损伤中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5.2%。视神经损伤后多立即失明。视神经损伤预后不良,约有40%~50%患者失明,一般认为早期手术效果好,最迟不宜超过2周,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抢救视力。虽然视力可因手术治疗有好转,但视神经仍可进行性萎缩。然而在基层医院有许多患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手术,故主要靠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应用脱水剂、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院1998-2004年应用复方樟柳碱Ⅱ号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陶耘 《华夏医学》2004,17(4):514-5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9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早期应用冲击量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结果: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应用此方法,视力有明显恢复,效果肯定。结论: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视神经萎缩归属祖国医学的“视瞻昏渺”、“青盲”范畴,其症:视力逐渐减退,不分明暗,视野缺损或为青盲,而眼不红不肿,不疼不痒,瞳孔无变形;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瞳孔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应正常,眼底可见视乳头变淡甚至苍白。病因多为肝肾阴亏,气血两虚,气滞血淤,肝胆邪热以及外伤等。治疗上直到目前尚无特效方法。我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多为颅底骨折或穿透开放损伤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腰穿持续引流治疗颅底骨折所致的脑脊液漏19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视明注射液对兔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神经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factor-3,NT-3)和神经微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Krlein术式,在相对定量致伤的条件下建立兔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模型,造模后第40天后予视明注射液治疗1月,取视神经免疫组化检测NT-3和NFP的表达.结果高剂量的视明注射液体能极显著地增加NT-3的表达(P<0.01);高低剂量的视明注射液能极显著地增加NFP的表达(P<0.01).结论视明注射液能通过增加NT-3和NFP的表达改善外伤性萎缩的视神经存活和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王洪 《西部医学》2003,1(3):229-230
目的 回顾分析各种类型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查阅我科从1993年至2003年10年以来医治的各种原因致前房积血218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伤性前房血208例,占前房出血的95%,其它原因所致占前房出血的5%。并不同程度地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及角膜血染等并发症。结论 卧床、包眼、降压及早期服用促进血液吸收药物,抗感染,有严重并发症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对保护视功能和减少并发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通过本组3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经过,进行讨论。结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其并发症也不同。因其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关键。结论无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程度如何,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视神经挫伤及视神经萎缩作为一种难治性眼神经疾病,多见于严重眼外伤或青光眼、视神经前段缺血性病变之后。其临床症状是低视力、小视野,最终可致完全失明。其发病率约占眼外伤的12%左右,治疗效果常不满意,从1994年开始,我院眼科采用系统的中西医并加以运动疗法来治疗视神经挫伤以及视神经萎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15.
罗光华  王少雄  黄程 《海南医学》2005,16(1):3-3,19
背景和目的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多因颅底骨折所致,临床较为多见。本文根据32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32例均为颅脑外伤所致,其中车祸伤18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9例。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13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16例,3例无效。手术治疗组:治愈13例,其中2例经二次手术治愈,一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要根据颅底骨折损伤的部位、程度及颅底缺损范围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合并颅底骨折可导致视神经管骨折,产生视神经损害症状,为临床急症,早期准确诊断并非易事,一旦错过治疗时机,可导致视力不可逆损害。尤其是昏迷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我院2001年-2007年共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由全身血管性疾病所致。是眼科较常见的一种急症,如不及早治疗,可于1~2个月内发生视神经萎缩而造成永久性视力障碍。近3年来,笔者对诊断为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人,采用球后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配合高压氧的方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视神经营养保护、高渗脱水剂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16例。结果:3d之内就诊有效率为76.92%,超过3d就诊有效率为33.33%,伤后视力无光感及光感有效率为25.00%。视力手动以上有效率为91.67%。结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视神经损伤程度、患者意识状态密切相关,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视神经萎缩系视神经严重损害最终结局,一般视力预后较差,除部分下行性视神经萎缩经祛除病因治疗后,视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大多数最后多以失明而告终。脑活素(Cerbrolysin)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内外科多种疾病,将其用于眼科疾病治疗也有报道,但均为全身给药,而且认为对视神经萎缩疗效较差。笔者应用奥地利EBEWE药厂生产的脑活素球后注射的方法治疗早期视神经萎缩37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来自本院1998年~2002年住院及门诊患者中37例病人46只眼,男性21例,2…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发现外伤性视萎缩发病除单项红细胞压积无差异外,其余5项指标均呈显著差异(P<0.01)。同时通过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的检查,结果表明中药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改善有意义(P<0.01)。作者认为出现这一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是由于外伤后引起微循环障碍,即在微循环血流中,出现血红细胞聚集程度的增加,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的升高,而它们所造成的影响均可通过“逆转现象”而被放大对血液流动的阻力,从而使其血流变性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