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心率变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正常犬心率变异(HRV)的特征,以便在此基础上作各种病理模型的前瞻性HRV研究。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自由活动下记录24h心电图。HRV分析采用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及构制24h三维频谱图及Poincare散点图。结果:20只犬24h总心搏数为134652.61±1619.31次,平均心率为108.00±16.61bpm。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ANN)、连续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分别为108.00±45.11ms、95.00±43.81ms、41.45±18.05ms、199.00±54.41ms、56.00±13.94%。超低频成分(ULF)、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分别为38.00±33.76bpm2/Hz、61.00±40.58bpm2/Hz、278.00±164.17bpm2/Hz、278.00±196.60bpm2/Hz、1.73±2.59。rMSSD、HF等反映RR间期快速变化的成?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纺变异性。方法 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人工确认窦性心博后,经计算机处理,算出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的各项指标。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 R-R间期差值〉5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及LF/  相似文献   

3.
李上共  赵力 《心功能杂志》1997,9(4):201-205
本文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健康人(对照组)和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是性研究。结果发现:心绞痛组和前壁心梗组的正常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连续5min时段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及其平均值(SDNNindax)心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下壁心梗组的SDNN,SDNNindax和LF  相似文献   

4.
应用动态心电图仪,定量观察了30例健康老年人和35例健康青年人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的R-R间期、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D)、相邻心搏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总数的百分比(%RR50)、低频能谱密度(LFPSD)、高频能谱密度(HFRSD)、白昼均明显低于夜间(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一样,也存在着显著昼夜变化规律(P<0.001)。健康老年人与健康青年人的心率变异高峰时间均在清晨3:00~5:00。HRV各项指标除R-R间期外,老年人均明显低于青年人(P<0.001)。提示:健康老年人的HRV呈一定规律的昼夜节律和随增龄下降以及低频与高频能谱密度的比值(LF/HF)随增龄而增加(P<0.001)的特点,讨论了发现该特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长程心电图分析系统对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入院后第2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RTCA)后第1,3,30日以及148例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24h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HRV)分析。结果:UAP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i)、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大于50ms个数占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2.7±14.3msvs128.9±17.8ms、78.8±10.6msvs118.6±19.1ms、19.3±7.7msvs29.8±12.7ms、3.6±1.7%vs6.5±5.5%、317.2±148.3ms2vs476.5±287.3ms2,P均<0.05),而LF/HF高于对照组(3.5±1.3vs2.4±1.1,P<0.05)。PTCA术后30天UAP患者HRV逐渐恢复正常。结果提示UAP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下降,而以后者更明显;PTCA后HRV逐渐恢复,说明PTCA能改善UAP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6.
对25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地高辛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心率变异(HRV)。结果显示:NE基础值与HRV时域指标基础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地高辛治疗前后的NE相比(291±80pg/mlvs213±82pg/ml),P<0.001。24小时平均RR间期及24小时正常RR间期标准差由治疗前的727±123ms及67.7±21.8ms分别增加至777±122ms及87.2±29.2ms(P均<0.05);24小时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小时正常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及高频(HF)由治疗前的36.3±30.6ms、5.3±5.5%及37.1±21.2ms2分别增加至56.1±43.7ms、10.8±10.6%及79.9±58.2ms2(P值<0.05至<0.01);低频(LF)由治疗前的118.9±133.2ms2增加至171.2±172.8ms2(P<0.005);NE下降幅度与时域指标增加幅度均呈正相关。HRV多数时域指标增加幅度及其绝对值与血清地高辛浓度呈正相关,以RMSSD和PNN50尤为显著(P?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健康人(对照组)和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心绞痛组和前壁心梗组的正常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连续5min时段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及其平均值(SDNNindex)、心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下壁心梗组的SDNN,SDNNindex和LF低于对照组(均P<0.05);前壁心梗组的SDNN,SDANN和LF低于心绞痛组(均P<0.05)。心率变异诊断冠心病的阳性标准取低于对照组上述任一项指标95%区间下限值,则其特异性为93.9%,心绞痛组敏感性为51.2%,心梗组为71.4%。提示心率变异下降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24h心电图中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HRV改变及其与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功能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显示:AMI后2~3d的SDNN(60.53±20.60ms)较正常对照组(130.20±30.41ms)显著降低(P<0.001),并与CK-MB峰值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5);服用美多心安者的SDNN显著高于未服者(61.27±13.44msVS47.53±11.25ms,P<0.05);心功能Ⅱ~Ⅳ级者SDNN显著低于Ⅰ级者(49.71±18.10msVS68.52±18.80ms,P<0.01);住院期间死亡者SDNN显著低于存活者(42.25±6.45msVS62.56+20.63ms,P<0.01);SDNN<50ms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50ms者(31%VS0,P<0.05)。提示AMI早期心脏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而迷走神经活动受抑制,其改变的程度与心功能损害和梗塞面积相关;AMI早期测定HRV可获得重要临床信息和有助于对患者作早期危险性的分层。  相似文献   

9.
报道5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分析。按参数间密切相关将6项频域、10项时域参数分成三组:总频成分(TOT)、超低频成分(ULF)极低频成分(VLF)、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ASD);高频成分(HF)、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RMSSD心率校正值(RMSDC)及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SD心率校正值(SDC)、连续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SDA的心率校正值(SDAC)。健康男性SD显著高于女性,女性RMSDC显著高于男性。各参数随年龄增长而变小,年龄与低频成分(LF)和ASDC(ASD的心率校正值)相关最密切(r分别为-0.65和-0.61),其次与RMSDC、PNN50、HF、VLF、RMSSD、TOT、ASD、SDC、SD等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率与TOT、ULF、VLF、SD、ASD、RMSSD等呈负相关(P<0.05)。多项参数有明显昼夜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率变异(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分析急性心肌缺血24h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意义。将实验动物分成三组,即正常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与心肌缺血组(48只),并运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h心电信号变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心肌缺血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下降(28.9±9.4msvs34.4±13.7ms或35.1±14.3ms,P均<0.05),低频(LF)及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明显增加(189.4±36.5ms2/Hzvs57.3±17.8ms2/Hz或51.8±18.6ms2/Hz;3.85±0.91vs1.76±0.63或1.68±0.57,P均<0.01);24h心率功率谱示心肌缺血组LF及LF/HF波动幅度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缺血大鼠LF与LF/HF在缺血后0~3h(267.5±12.4ms2/Hz、4.33±1.08)及9~12h(244.7±13.9ms2/Hz、3.96±0.98)期间增高显著,而在缺血后5~7h(149.2±8.7ms2/Hz、2.05±0.42)内则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后HRV降低主?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老年患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了解AMI后HRV变化。方法以多单位协作方式对157例AMI后2周的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HRV时域法5项指标,并与健康老年组对比分析。数据经EpiInfo(6.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①AMI患者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低于对照组(P<0.01),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正常R-R差值大于50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虽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②AMI后HRV时域5项指标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SDNN、SDANN和SDNNIn-dex在心肌梗塞各部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RMSSD和PNN50前间壁低于下壁心肌梗塞(P<0.05)。结论老年人AMI后HRV降低。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SDNN、SDANN和SDNNIndex和反映迷走神经活性的RMSSD和PNN502组指标变化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性检测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检测对老年心肌梗死(心梗)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心梗组102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HRV时域6项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心梗患者平均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SD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的均值(rmSASD)低于健康人,分别为(32±14)ms比(43±17)ms、(11±7)ms比(15±7)ms和(20±10)ms比(28±18)ms(依次为P<0.01、P<0.05、P<0.05);心梗后心源性死亡者SD低于存活者〔(25±13)ms比(33±13)ms,P<0.05〕,其中多壁心梗死亡者SD更低于单壁死亡者〔(16±3)ms比(20±3)ms,P<0.05〕。结论心梗对HRV有明显影响,HRV可作为确定心梗危险分层和预测心梗预后的一个指标,定期检测HRV对判断心梗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姚玲  刘平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5):246-247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86例老年冠心病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对照组。阿替洛尔组在硝酸酯类扩冠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替洛尔6-25 ~12-5 m g ,每日1 ~2 次,用24h Holter 资料对2 组的HRV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阿替洛尔组HRV 参数中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活性的SDNN(121-97 ±26-20) ms 、SDANN(107-77 ±25-90) ms 、SDNNindex(50-13 ±18-01) ms 及LF(398-81 ±281-12) ms2·Hz- 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P< 0-05) 。 结论 阿替洛尔对HRV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失衡而实现的,其对预防冠心病人恶性心律失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对2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分析,并与正常人对照;根据射血分数降低程度,将26例患者分成两个亚组,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对照。结果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组HRV时域指标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的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频域指标低频(LF)和高频(HF)值均明显降低(P<0.01),低频/高频(LF/HF)明显升高(P<0.01)。两个亚组比较,射血分数(EF)显著减低组HRV时域指标SDNN、rMSSD和pNN50均显著低于EF轻度减低组(P<0.001、P<0.01、P<0.05)。频域指标HF成份明显减低(P<0.01);HF减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LF/HF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显著降低,同时伴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但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更为明显。提示植物神经系统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有一定作用;扩张型心肌病随心衰的加重,HRV指标进一步减低。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与动态血压变异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与动态血压变异的关系,观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高血压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监测仪则同时记录患者24小时的心率与血压变化,并设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以下简称LVH组)24小时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明显减低,与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ABPVs)呈正相关,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减低  相似文献   

16.
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患者进行心率变异(HRV)分析。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分析6个HRV时域指标,并对照分析NSVT发作前、后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结果:NSVT患者(n=35)之HRV时域指标中24h平均R-R间期(MRRI)、SD、5min节段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5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MSD)较正常对照组(n=105)明显下降(其中SD为90.88±37.77msvs143.18±31.00ms,P<0.01),与病例对照组(n=4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SVT发作前、后5min和1h的SD(5minR-R节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SVT患者HRV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但HRV下降与NSVT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采用惠普系列双通道动态心电图机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进行了HRV分析。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AMI患者(B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AMI患者即C组)相比,24h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大于50ms的百分比(pNN50)均增加(7.26±3.44msvs4.27±2.01ms,126.34±30.05vs91.48±29.21,P均<0.05),高频带(HF)增大(8.53±1.97ms2/Hzvs6.72±2.08ms2/Hz,P<0.05),低频带(LF)降低(12.64±3.05ms2/Hzvs15.31±4.21ms2/Hz,P<0.01)。ACEI治疗的AMI患者(A组)与对照组(c组)相比,pNN50增加(123.59±27.63vs91.48±29.21,P<0.05),低频与高频的比值降低(2.13±1.05vs2.35±0.87,P<0.05),其中伴有心力衰竭者与不伴心力衰竭者相比HRV改善较显著。ACEI和β-受体阻断剂对OMI患者?  相似文献   

18.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心衰(HF)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sIL-2R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T-LS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检测40例老年HF及30例正常组血清sIL-2R及T-LS的变化。结果老年HF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T-LS在老年HF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血清sIL-2R水平及细胞免疫低下可影响老年HF的发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40岁以上正常人的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5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分析。按参数间密切相关将6项频域、10项时域参数分成三组:总频成分(TOT)、超低频成分(ULF)、极低频成分(VLF)、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ASD);高频成分(HF)、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超过50ms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SDA的心率较正值(SDAC)。健康男性SD显著高于女性,女性RMSDC显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群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004例正常人分三个年龄组进行短程(5min)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时域法的参数为平均心率标准差(HRSD),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异≥50ms的百分数(PNN_(50));频域法的参数为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成分,总功率(TP)及LF/HF比值。各指标间做相关分析。结果:45岁以上组HRSD、SDANN、rMSSD、PNN_(50)、VLF、LF、HF、TP均低于45岁以下两组(P<0.05或<0.01)。SDANN、rMSSD、PNN_(50)与HF呈高度正相关(r>0.70,P<0.0001),其中以SDANN、PNN_(50)相关更好(r>0.75,P<0.001),SDANN、rMSSD、PNN_(50)间高度相关(r>0.80,P<0.0001)。不同性别HRV各参数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HRV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为主;各指标中以SDANN、rMSSD、PNN_(50)、HF能更好地反映迷走神经张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