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6年以来,我们用自制的“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以下简称牵引器)治疗屈曲型胸腰脊柱骨折7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哈灵顿氏术后6例,腰5椎弓根崩裂后路植骨融合术后6例,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4例,均获良好效果。现将其牵引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牵引器的制作:见图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MS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23例MSF军人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F患者2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20例;21例(91.3%)有脊髓损伤.对合并颅脑、胸腹部脏器损伤及骨盆骨折者首先抢救生命.对于合并四肢骨折者于同期分组完成四肢手术后,再行脊柱手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3例,后路枕颈部融合术1例,后路颈椎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2例,胸腰椎经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7例.随访12 ~24个月,合并脊髓损伤的21例中,脊髓神经功能进步1级(Frankel法分级)以上14例,恢复至正常者7例,无改善5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切口感染,骨折均愈合.结论 MSF患者脊髓损伤发生率高.治疗应首先针对危及生命的损伤进行处理,解决脊髓神经的压迫,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对46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采用后方手术入路,在彻底有效减压的前提下应用锤击、推顶等方法进行复位,最大限度保留椎体的骨量及椎板附件。结果:46例术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椎管矢状径由平均6mm增至12mm,压缩后的椎体高度与上、下椎体高度平均值比由术前65%增至90%,突入椎管骨量占椎管容积由平均60%减至20%。神经损伤恢复按ASIA分级有显著的提高。认为只要术前定位准确,术中操作仔细,有限减压同样能达到全椎板切除环状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4.
戴海  黄宗贵  曾心一 《山东医药》2009,49(19):60-6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简称AF系统)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AF系统行复位固定术,观察畸形纠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椎体前后凸高度均明显增加,椎体后倾Cobb’s角明显减小,侧凸角度明显减小,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明显降低,P均〈0.01。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AF系统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确切,手术切口短,操作简单,椎体复位效果好,固定牢固,可减少椎管减压及植骨。  相似文献   

5.
季峰  王守国  谢跃  费昊东 《山东医药》2012,52(33):81-83
目的探讨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2月采用短节段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Cobb角、骨折复位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5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29个月、平均19个月。Cobb角术前(29.6±9.1)°,术后恢复到(5.1±6.2)°,两者比较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为正常的(40.9±17.7)%,术后恢复为正常的(94.9±10.2)%,两者比较P<0.05。术前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6例,D级19例,E级16例。术后除3例A级和1例C级外,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同时经伤椎置钉的短节段GSS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增加术后稳定性,是一种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明  聂林 《山东医药》1998,38(5):38-38
脊柱骨折的治疗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李明聂林脊柱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尽快解除脊髓压迫,力争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损伤神经的功能。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如高压氧治疗)等。脊柱骨折手术适应症为:脊髓功能进行性损伤,椎管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个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为0.5-2年的随访。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增长的数值和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的前缘高宽度和后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使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能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有效改善Cobb角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前路病椎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经脊柱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的同时植骨内固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以及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8月采用脊柱前路病椎切除加植骨 ,并采用Orion或Z plate钢板进行椎体固定。共治疗 12例脊柱结核 ,观察植骨融合及矫正畸形情况和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 经平均 10个月的随访 ,12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 ,植骨与受骨区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为 5 8个月 ,后凸矫正角度平均 16°。全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可经脊柱前路作较彻底的病灶清除 ,并较好地进行脊柱矫形和椎管减压 ,完成脊柱稳定性重建 ,有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和脊柱结核治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胸部损伤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病情危重,脊柱骨折手术常因胸部损伤而延期手术,部分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截瘫风险增加。由于脊柱骨折,患者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呼吸功能恢复,常存在卧床并发症(肺炎、肺不张等),病情进一步加重。这两种损伤互相影响,其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仍存争议,该文就胸部损伤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救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特点:附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5种手术方法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Ⅱ型齿状突骨折8例,前路齿状突螺钉2例;颈椎1、2后路融合6例,其中Brooks法2例、Magerl螺钉加双侧寰椎椎板钩2例、Magerl螺钉加Brooks法1例、颈椎1、2椎弓根螺钉1例。8例中,合并颈脊髓及神经根症状者2例,寰椎横韧带离断2例。并存Ⅱ型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脑梗死2例。结果 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住院时间10~22d,平均17d。8例随访1~3年,平均21个月。无内固定脱落及折断,2例前路齿突螺钉固定者骨折愈合,其中1例自觉吞咽不适,1年后2次手术取出内固定;6例颈1、2骨性融合,2例颈脊髓及神经根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期间出现脑梗死1例,冠心病发作1例,经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是治疗老年人型齿状突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及必要性。方法 2003年9月至2012年1月治疗波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45例。应用Lauge-Hansen和Danis-Weber分类法分类。术中应用踝外侧偏后和踝前方联合切口复位后踝,在维持良好复位下自前向后用4.0 mm钛质空心钉内固定骨折,然后复位固定外踝及内踝。疗效评定依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平均随访22.7个月(106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3.8 w(106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3.8 w(1016 w),疗效评分:优19例,良1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2.2%。结论老年人后踝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10%以上,且移位程度≥2 mm,应给予解剖复位、内固定,这样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利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以来的3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进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术前、术后观察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等情况。结果32患者得到随访,3例失访,出现并发症5例。术后按ASIA评级,患者神经损伤有较大的改善。术后1 a,Cobb角由术前29.81°矫正到12.16°、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5.50%恢复到84.97%、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83.38%恢复到89.78%。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附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报道住院的78例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4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手术治疗52例,非手术治疗26例,骨折前有70.5%的患者并存其它脏器疾病,住字期间死亡3例,无术中死亡,手术治疗组一年内死亡4例,一年内病死率为8.5%,功能优良率为85.1%,非手术治疗组一年内死亡7例,一年内病死率为36.8%,功能优良率为63.2%,表明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孟珂  李玉荣  陈丽 《山东医药》2004,44(2):43-44
2002年1月~12月,我院应用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椎体骨折脱位58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脊柱畸形患者躯干质心偏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Spinalmouse测量脊柱的椎间夹角、脊柱倾角(躯干前倾角度),并分析脊柱倾角与性别、年龄、胸椎总体曲度、腰椎总体曲度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与躯干倾斜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8(P<0.01).胸椎总体曲度与躯干倾斜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196(P<0.01).腰椎总体曲度与躯干倾斜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6(P<0.01).胸椎与腰椎曲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233(P<0.01).除了中位胸椎外,躯干倾斜角度与多数立位椎间夹角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上位胸椎夹角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下位胸椎及腰椎则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倾斜逐渐增加,胸椎、腰椎后凸越严重,脊柱前倾越明显.上位或下位胸椎越后凸,腰椎越变直,则躯干倾斜角越大.胸椎后凸曲度增加,一般伴随腰椎前凸曲度的增加,这有可能增加局部椎体压缩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脊柱侧凸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脊柱侧凸多为先天性畸形,治疗相对简单〔1〕。而成人脊柱侧凸畸形更加僵硬,常伴有神经根症状以及椎管狭窄等。外用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手术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脊柱侧凸的最有效方法〔2〕。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为非弹性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理想。随机手术技术的发展,弹性内固定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侧凸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后的行走能力.方法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170例核年龄分为三组:60—69岁83例、70-79岁64例、80岁以上23例。根据骨折类型Garden分类:Ⅰ°33例、Ⅱ°5H例、Ⅲ°68例、Ⅳ°17例.按患年龄、骨折类型以及全身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皮肤牵引25例、压缩缧纹钉7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8例.全髋置换术27例,结果本组随访170例,按伤前行走能力I级85例、Ⅱ级51例、Ⅲ级21例、Ⅳ级11例的伤后行走能力恢复为105例,占61.8%,未恢复65例、占38.2%.结论年龄增长、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的不同.其伤后行走能力恢复均有显着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 ,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 ,全身及骨折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自 1994年 6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们采用不同固定方法早期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130例 ,通过随访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组男 6 1例 ,女 6 9例 ;年龄 6 0~ 94岁 ,平均71 5岁。致伤原因 :跌伤 89例 ,交通伤 30例 ,坠落伤 11例。左侧 79例 ,右侧 5 1例 ,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急诊手术 10 8例 ,延迟 1~ 3d手术 2 2例。按改良Evans分型〔1〕的骨折类型及固定物选择详见表 1,其中 ,一类骨折的I型和II型为…  相似文献   

20.
周福茂 《山东医药》2008,48(24):73-74
3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临床痊愈,无伤口感染及窦道形成,植骨均完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5个月,术前脊柱后凸畸形角度为40.80°±16.10°,术后为13.20±8.5°后凸畸形矫正角平均为27.80°±9.10°,后期矫正度丢失为3.20°±2.30°.认为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体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毅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