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两例在(60)Co辐射事故中全身受到大剂量γ线照射的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6(7)年后的精子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进行了分析。两患者精子染色体是以断裂型畸变为主,断裂型畸变是重接型的2倍;淋巴细胞以重接型畸变为主,是断裂型的2倍。两类细胞都是以染色体型畸变为主,分别是单体型的5倍和9倍,精子染色体非稳定畸变占结构畸变的40%,明显高于淋巴细胞(19%),而稳定、半稳定畸变分别占结构畸变的14%和46%,低于淋巴细胞(29%和52%)。结果表明:精子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具有不同的特点;精子发生不同时期的生殖细胞和淋巴细胞,可能存在电离辐射所致染色体损伤修复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对两例在^60Co辐射事故中全身受到大剂量γ射线照射的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6(7)年后的精子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进行了分析。两患者精子染色体是以断裂型畸变为主,断裂型畸变是重接型的2倍;淋巴细胞以重接型畸变为主,是断裂型的2倍。两类细胞都是以染色体型畸变为主,分别是单体型的5倍和9倍。精子染色体非稳定畸变占结构畸变的40%,明显高于淋巴细胞(19%),而稳定、半稳定畸变分别占结构畸变  相似文献   

3.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依据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42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在分析病例的基础上, 对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的诊断依据进行了讨沦。临床症状以无力型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客观检查显示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可有血红蛋白和/或血小板减少及骨髓相应的改变,并伴有机休多系统功能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本文对其临床症状、生育异常、脏器功能检查、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血液系统等改变结合受照剂量对诊断的意义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小鼠遗传学的影响及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hSOD)的抗放作用。方法:实验用甲基纤维素缩集法计算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活体秋水仙素法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析。结果:(1)4.0Gyγ线能明显增加小鼠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和骨髓染色体畸变率。(2)rhSOD可减轻射线所致小鼠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及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尤以照射前后给药为佳。结论:rhSOD对小鼠细胞遗传学辐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牡丹江事故的临床资料为主要依据, 结合文献对亚急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该病是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电离辐射连续或间断较大剂量外照射所引起的一组全身性疾病。通常起病隐袭, 分期不明显, 不伴无力型神经衰弱综合征, 临床上以造血功能再生障碍为主, 可见全血细胞减少及与之有关均症状, 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其中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畸变各占一定比例, 可伴微循环。凝血机制障碍及T淋巴细胞功能及生殖功能低下,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临床上主要需与急性。慢性放射病及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日本原子弹辐射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RF于1994年总结了日本原子辐射及胎内照射对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辐射密切相关的前者有白血病(除外慢淋和成人T细胞性)、甲状腺、女性乳腺、胃、肺、卵巢等恶性肿瘤,放射性白内障,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年轻受照者生长发育延缓,T细胞介导反应降低,体液免疫改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红细胞体突变,后者有出生后小头,智力迟缓,生长与发育延缓,智商低与学习成绩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报道了在1992年山西忻州发生一起60~Co源意外事故中,一妊娠4.5月妇女(芳)受60~Coγ射线照射后患了急性中度放射病[1],宫内胎儿发育迟缓,婴儿出生后身长、体重,头围均低于正常第3百分位数,产后母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母亲染色体畸变率为36%,婴儿则未见到畸变的染色体,但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高于其母亲和正常对照,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急性放射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国外重大核辐射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CNB)核电站事故或巴西,萨尔瓦多,以色列,白俄罗斯,爱沙尼亚等放射事故临床诊治结合国内经验进行了分析介绍,照后早期分类中注意到呕吐开始时间更地与照射剂量率关系密切以及和腮肿大的意义。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发懈核型自动分析装置提高工效,微核率(CB阻滞法)较简便,早熟染色体凝集可6小时后出结果,治疗中探讨了造血干细胞(骨髓,脐血)移植和造血因子(如GM-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1996年1月5日吉林市发生的一起辐射事故病人“文”的救治,对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极重度放射性损伤诊断与救治提供新经验。方法 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局部组织ESR的检测,估算全身受照射剂量及局部不同部位受照射位置,并通过临床症状、造血系统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损伤程度。结果 全身受照后吸收剂量(红骨髓干细胞存活计权等效剂量)为2.9±0.3Gy,右下肢最大  相似文献   

10.
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诱导人体淋巴细胞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研究是为了探讨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是否能引起人体淋巴细胞的适应性反应。方法从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采集居民外周血,离体照射15Gy60Coγ射线,然后分析染色体畸变率。结果HBRA居民的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地低于在相同条件下离体照射的对照地区居民的畸变率。结论在人体内受到天然高本底辐射照射的淋巴细胞同样能产生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1999年河南省发生的“4.26”60Co源辐射事故所致的4名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后12年医学随访观察,探讨电离辐射远后效应,为核事故医学应急的救治和随访提供临床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采集病史,观察和记录“梅”、“旺”、“天”、“民”4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包括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体液免疫、性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及眼科检查、甲状腺彩超、腹部B超、心电图及胸部X片检查,评价其全身情况.辐射遗传学分析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GADD45和nm23-H1基因的mRNA表达,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较.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名患者实施心理测评.结果 4名患者受照后12年造血免疫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天”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中,表面抗原(HBsAg)及核心抗体(HBcAb)为阳性,乙肝病毒复制转为慢性期,传染性弱.4人眼晶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混浊性改变,“梅”受照后3年即发生放射性白内障.“梅”、“天”、“民”性激素水平仍有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可见少许断片和双着丝粒,但易位率仍较高.分子生物标志物外周血GADD45和nm23-H1基因mRNA定量分析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测评发现,“梅”重度抑郁、焦虑,其余3人存在紧张、焦虑、恐慌情绪.结论 对4名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医学随访观察和心理测评,为类似病例的临床救治和随访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起^192Ir源辐射事故致亚急性放射病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并估算受照剂量。方法对患者照后2d、1.5年和2.5年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常规染色体畸变(CA)分析和微核(MN)检测,根据双+环(d+r)畸变频率,用G函数方法估算累积受照剂量。结果剂量估算结果与用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照后1.5年和2.5年,双着丝粒体(dic)明显减少,无着丝粒断片(ace)和MN减少不明显。结论用G函数方法估算迁延性受照者的累积受照剂量基本可反映实际辐射损伤程度;亚急性放射病患者CA和MN的衰减速度可能较急性放射病缓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3例60Co源事故照射所致的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进行17年的医学随访,观察其辐射远期效应。 方法 按照医学随访计划观察3例患者(分别称为“明”、“军”、“磊” )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晶状体和细胞遗传学等随访项目的变化。 结果 3例患者均有易感冒、性功能障碍和神经衰弱症状主诉。双眼慢性结膜炎,视力下降,眼晶状体点片状浑浊。血常规、肝肾功能和性激素正常。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和断片)和微核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降低。“明”和“军”有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明”受照后第12年患甲状腺癌,“磊”受照后第14年患甲状腺结节。 结论 本次随访为急性放射病患者的远期效应规律积累了材料,为患者的后期医疗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接受的电离辐射(IR)对患儿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于介入术前和术后立刻采集26名患儿的外周血1.2 ml,培养制备染色体,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儿童介入术后双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环(dic+r)率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5种细胞遗传学方法对南京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进行照后第4年随访,筛选回顾性剂量估算指标,为探明电离辐射远后效应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事故患者外周血,进行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着丝粒环)、微核和核质桥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G显带方法检测染色体易位,并估算生物剂量。结果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G显带方法检测染色体易位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5和1.21 Gy,与事故后短期内估算的生物剂量相近;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微核、核质桥估算的剂量分别为0.56、0.45、0.41 Gy,低于事故后短期内估算的生物剂量,其修正系数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模型。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G显带方法检测染色体易位估算方法,适用于回顾性剂量估算,应用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进行回顾性剂量估算需用修正系数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6.
rhGM-CSF、rhEPO在3例急性放射病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rhGM-CSF、rhEPO在3例急性放射病(ARS)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一例重度ARS患者使用了rhGM-CSF和rhEPO,另两例中度ARS患者仅用rhGMCSF.3例患者均在照后10d、79d检测血清GM-CSF、EPO浓度。结果 使用rhGMCSF后,外周血白细胞下降速度慢,低值持续时间短,回升速度快,骨髓恢复时间提前。使用rhEPO的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为0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骨髓红系增殖池比例增加。3位患者照后10d血清GM-CSF、EPO浓度明显升高,并与受照剂量及骨髓损伤程度相关。结论 rhGM-CSF、rhEPO的应用促进了3例ARS患者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014年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受照后2年的医学观察,探讨放射损伤的远后效应及肢体局部放射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仔细询问受照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和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系统评价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眼、神经-精神系统等改变,观察并评价患者右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疗效。结果 造血、免疫系统基本恢复,但骨髓穿刺仍提示右侧髂骨骨髓增生低下。性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精液检查显示精子活率为0。眼晶状体、视网膜及眼底均出现放射性损伤。心理测评显示,患者心理状态较稳定。右下肢皮肤伤口愈合良好,但仍有功能障碍及疼痛感,通过康复治疗后功能障碍较前好转,药物结合物理疗法镇痛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治疗尽早干预可使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8.
忻州60Co源放射事故主要8例受照者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15,他引:2  
目的通过对诊断不明病人“芳”的诊断和治疗,探索在放射源不明情况下,如何进行放射病的诊断;探索采用简易隔离和GM-CSF治疗效果;同时回顾性介绍同组其他病人发病经过。方法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排除传染病和中毒,在高度怀疑放射病时,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确诊急性放射病;复习文献,提出放射源不明、放射病诊断线索。结果经作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受照剂量为2.30(2.07~2.50)Gy,确诊为骨髓型急性(中度)放射病,同时推断家中死亡3例也为放射病。结论如遇到难以解析的皮肤烧伤病变(红斑,水疱),排除热或化学烧伤后,应考虑放射烧伤,对有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外周血细胞减少者,更支持诊断;如家中成员中相继发生上述同类症状者更应高度怀疑,并作相关检查确诊;简易隔离可为一般医院所采用;细胞因子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人群调查探讨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建立环境小剂量辐射剂量效应模型和评估群体剂量提供参考。方法39名调查对象选自高本底和对照地区13个家庭中的祖、父、子三代成员。个体累积剂量分别为239~2613和52~298mGy。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总计观察细胞数约100000。结果①在高本底组每一家庭中均观察到个体染色体畸变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趋势在户间差异无显著性。②高本底组不同年龄个体染色体畸变率与年龄和累积剂量密切相关,可拟合为线性一次式:Yage=00448X+04913(R2=07814);Ydose=00156X+05715(R2=07061);③对照组个体间畸变率差异不显著,其平均畸变率接近正常人群自发畸变率。结论高本底持续照射诱发的人体内双着丝点加环畸变随受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双加环畸变分析可作为小剂量持续照射的可信赖的生物剂量仪,但存在一个应用上的累积剂量阈值,其值约为50mGy。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和比较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2m)、GM-CSF对照射后小鼠造血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rhBMP2m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由大肠杆菌中获得; 该实验中rhBMP2m对照射后动物的影响, 通过观察动物的30天活存率表示。结果 照射对照组小鼠的30天活存率为0, 平均活存天数为(9.1±2.2)d;GMSCF治疗组小鼠的30天活存率为20.0%, 平均活存天数为(11.5±1.9)d, rhBMP2m治疗组小鼠的30天活存数为4, 活存率为40%, 平均活存天数为(13.2±6.1)d.结果显示GMCSF和rhBMP2m均能提高受照小鼠的活存率, 并延长活存时间, 而且后者优于前者(P<0.05).结论 rhBMP2m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初步观察其优于GMCS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