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腺病毒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分别为(0.31±0.11) g/L、(7.68±2.01) g/L及(2.89±0.82) g/L,对照组患儿血清IgM、IgG及IgA水平分别为(0.42±0.16) g/L、(6.54±1.82) g/L及(2.41±0.64) g/L,两组患儿血清IgM、IgG及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3,P=0.003; t=2.303,P=0.025; t=2.527,P=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0.34±5.78)%、(53.12±5.68)%、(18.64±2.41)%及(1.73±0.42),对照组患儿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8.46±6.12)%、(50.05±5.32)%、(21.56±2.68)%及(1.53±0.31),两组患儿血清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3,P=0.000; t=2.161,P=0.035; t=4.437,P=0.000; t=2.098,P=0.040)。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1.62±0.64) ng/L和(21.46±3.26) ng/L,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4.23±1.56) ng/L和(50.67±4.13) ng/L,两组患儿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78,P=0.000; t=30.407,P=0.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4.007,P=0.04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2.
黄欣  周阳 《中国妇幼保健》2024,(8):1359-1362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维生素D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维生素D(400 IU/d)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维生素D(800 IU/d)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呼吸道感染次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5.48±1.46)次/年和(2.87±0.51)次/年,25-(OH)D3水平分别为(23.89±5.74)nmol/L和(43.69±8.85)n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  相似文献   

3.
将确诊的84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1 mg肌内注射,qd,15 d为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1个月、6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组的CD3~+、CD4~+指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CD8~+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1年内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显效率为81.8%,总有效率为93.1%。提示胸腺五肽能提高尘肺病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1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1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2组人员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61.57±3.42)%、CD4+(22.49±2.93)%、CD4+/CD8+(1.95±0.21)%及IgA(1356.58±124.21)mg/L、IgM(1547.20±120.80)mg/L、IgG(10.96±3.19)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2±2.42)%、(45.86±2.58)%、(1.21±0.18)%、(2187.23±122.30)mg/L、(1825.23±119.87)mg/L、(14.12±3.25)g/L,CD8+(28.6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22.69±2.80)%,且复发患者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初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幅度较大,有其自身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维生素A、E辅助药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就诊的100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单用匹多莫德治疗;研究组50例,在匹多莫德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E辅助治疗,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维生素A、E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 05)。研究组治愈时间、感染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感染次数比对照组低(均P<0. 05)。治疗3周后,研究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对照组高,CD4^+T淋巴细胞亚群、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对照组低(均P <0. 05),IgA、IgG、IgM水平比对照组高(均P <0. 05),维生素A、E水平比对照组高(均P<0. 05)。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维生素A、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维生素A、E辅助药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降低患儿疾病复发次数,缩短病程,调节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加强机体抗病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利于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其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5月12日至2017年10月8日我院6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遵循平均、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CD4+/CD8+、CD3+、CD4+含量分别为(1.28±0.30)%、(60.18±4.45)%、(41.99±5.62)%,较对照组更低,CD8+水平为(30.87±3.2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分别为(1.30±0.19)g/L、(9.03±1.12)g/L、(0.89±0.23)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急性期与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检测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利于监测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I)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RRI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口服3个月,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判,随访期间统计患者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73%,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平均复发次数观察组为(1.73±0.69) 次,对照组为(4.73±1.04) 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T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T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RRI可显著增强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疾病的复发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运动障碍患儿免疫功能的相关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医院同期收治的48例未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维生素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机元素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Vit A(0.91±0.09)μmol/L,Vit E(28.70±3.98)μmol/L,25-(OH)D3(19.96±3.07)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0.53±0.06)g/L,IgM(0.79±0.08)g/L,IgG(10.57±2.16)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无机元素Zn(27.75±3.89)μmol/L,Ca(1.20±0.13)mmol/L,Fe(6.88±0.79)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41.42±5.25)%,CD4+(32.64±4.3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CD8+(26.92±3.80)%水平则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免疫球蛋白、无机元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是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功能相关因素,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对上述因素的监测和干预,提高患儿免疫力,有效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C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T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为12周,另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组),监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感染例次的变化。结果 C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T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gG、IgA、IgM、C3、C4、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2.20±3.98) g/L比(6.18±1.45) g/L,( 1.89±0.58) g/L比(0.63±0.15)g/L,(1.29±0.47) g/L比(0.51±0.13) g/L,(0.94±0.36) g/L比(0.58±0.20)g/L,(0.28±0.06) g/L比(0.11±0.04)g/L,(63.11±9.43)%比(53.26±9.08)%,(38.21±6.15)%比(31.56±6.02)%,1.48±0.37比1.25±0.43](P值均< 0.05),且与C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治疗后感染例次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6.7%(14/30)比133.3%(40/30),P<0.05],而C组患者治疗后感染例次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126.7%(38/30)比136.7%(41/30),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胸腺肽α1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胸腺肽α1治疗.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P<0.01).两组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照组CD+3、CD+4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43例,出院后对患儿随访2年,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CD3~+T细胞(42.29±7.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48±8.12)%,CD4~+T细胞(33.75±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91±6.12)%,CD8~+T细胞(23.95±4.39)%显著低于对照组(25.81±5.12)%,;IL-2(15.39±4.2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6±5.29)pg/ml,IL-10(36.57±7.47)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47±6.82)pg/ml,白蛋白(39.83±3.29)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8±4.12)g/L,Ig G(6.23±1.36)g/L显著低于对照组(7.82±1.44)g/L,Ig A(0.89±0.18)g/L显著低于对照组(1.04±0.1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L-6、CRP、白细胞和Ig M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后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胶囊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机体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观察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囊。比较两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期间,干预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为(2.35±0.59)次,少于对照组患儿的(4.21±0.73)次;治疗前后,干预组外周血CD4+T与CD8+T细胞变化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干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以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变化值为(25.22±7.65)nmol/L,IgA变化值为(0.91±0.21)g/L,IgM变化值为(0.72±0.13)g/L,IgG变化值为(6.03±0.95)g/L。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IgA、IgM、IgG均呈正相关。观察组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D胶囊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提高,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医院进行治疗的5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1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CD3+(53.37±3.61)%、CD4+ (42.25±3.49)%、CD8+(33.23±2.19)%及IgA(6.05±0.79)mg/L、IRM (9.17 ±1.09)mg/L、IgG(6.15±0.22)g/L、C3b受体花环率(11.05±1.63)%、免疫黏附促进因子(42.56±2.51)%均低于对照组;CD4/CD8(1.27±0.19)、免疫复合物花环率(4.53±0.22)%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35.13±1.95)%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期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较为明显,且与其所处的分期有着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组(实验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2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胸腺五肽静脉滴注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除未应用胸腺五肽外其余治疗相同。两组分别于伤后d1、d3、d7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两组病人院内感染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T细胞亚群之间比较,伤后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d3、d7除了CD8+细胞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改善T细胞亚群受损情况,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吴泽刚  李艳  夏尊恩  徐万洲  吴青 《职业与健康》2011,27(17):2032-2033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按临床诊断的不同分为两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和下呼吸道感染组,分别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水平(C3、C4)和血液中细胞免疫(全血T细胞的亚群分类标记CD3、CD4、CD8的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组和下呼吸道感染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检测平均值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上呼吸道感染组补体C3的结果[(31.04±0.29)g/L]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0.99±0.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的各项指标T细胞的亚群分类标记CD3、CD4、CD8的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的平均值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上呼吸道感染组CD3的百分比平均值[(64.05±9.99)%]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62.26±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补体C3水平和细胞的亚群分类标记CD3百分比高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类型的呼吸道感染均未引起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及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生素A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353 例半岁~3 周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6 例)和对照组(177例)。两组婴幼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婴幼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维生素A (2.0万U / d),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判,随访期间统计患者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组间结果比较,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期间,比较两组间平均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A 具有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机体免疫力,并降低其疾病的复发次数和缩短病程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维生素AD滴剂辅助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东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RRTI患儿3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1例,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对症平喘、退热治疗)和观察组(1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AD滴剂辅助治疗)。所有患儿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更高;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反复肺炎发生次数、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发生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外周血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维生素AD滴剂辅助疗法,能优化治疗效果,提升RRTI患儿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锌水平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4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T细胞亚群CD4、CD8,服用葡萄糖酸锌20 mg/d,疗程3个月,观察1年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根据血锌测定结果,将受试病例分为3级(Ⅰ级血锌<10.00μmol/L,Ⅱ级血锌<11.49μmol/L,Ⅲ级血锌≥11.49μmol/L)。结果:受试病例儿童血锌含量多为Ⅰ~Ⅱ级(98%),免疫球蛋白IgAI、gG及T细胞亚群CD4与血锌水平呈正相关,与CD8呈负相关。随访1年,所有病例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明显减少,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锌缺乏引起的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应用黄芪辅助治疗在预防反复感染的效果研究,为临床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112例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长程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黄芪煎液治疗;对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后1年内的感染次数、复发次数、尿蛋白转阴时间、抗菌药物应用天数进行随访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IgG、IgA水平及外周血CD_4~+、CD_8~+、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次数、复发次数、尿蛋白转阴时间、抗菌药物应用天数等随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ALB、IgG、IgA水平分别为(36.18±5.42)g/L、(9.75±0.91)g/L、(1.71±0.16)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6±4.41)g/L、(7.86±0.75)g/L、(1.58±0.13)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3~+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41.52±5.98)%、(68.81±5.36)%、(1.89±0.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65±4.37)%、(61.16±4.63)%、(1.54±0.29),CD_8~+T淋巴细胞比例为(22.53±2.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7±3.1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NS,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黄芪煎液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减少患者的感染次数和复发次数,缩短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发挥预防和控制感染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胸腺五肽对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胸腺五肽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心理指标、免疫指标、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 G(14.24±2.83)g/L、Ig A(3.19±0.89)g/L和Ig M(1.44±0.60)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43±2.62)g/L、(2.80±0.73)g/L和(1.10±0.3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2、2.19、3.20,P0.01);两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5.38±12.30)分、(44.40±14.2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1.34±11.56)分、(55.32±1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3.65,P0.01);观察组治疗后Th1/Th2比值为(0.95±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1);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2例,占4.76%,对照组复发12例,占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1)。结论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胸腺五肽肌肉注射可提高女性尖锐湿疣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并改善消极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