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皮炎湿疹患者的皮肤菌群,并与正常皮肤寄生菌进行比较,探讨病原菌感染种类与皮炎湿疹类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在皮炎湿疹患者(皮损组)皮损部位和对应的非皮损(非皮损组)与健康对照组部位同时取材做细菌、真菌培养,培养结果进行常规菌种鉴定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90例皮炎湿疹患者皮损细菌总检出率为67.7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11%,马拉色菌检出率为47.78%,均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及健康人正常皮肤,但三者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损中马拉色菌的检出率为71.43%,明显高于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损部位的检出率37.1%;急性渗出型皮损细菌总检出率81.63%,显著高于慢性斑块型皮损的总检出率的51.22%,而二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马拉色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感染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37.78%,显著高于临床无感染的皮炎湿疹患者的检出率19.44%,而马拉色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皮损部位病原菌的感染或定植与皮炎湿疹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皮损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马拉色菌感染增加时,炎症反应明显加重,且常表现为急性渗出型皮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感染的种类和数量,有效地改善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非特应性湿疹皮炎指特应性皮炎之外的其他湿疹皮炎,在临床上更常见,非特应性湿疹皮炎与微生物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薛春霄  何志新 《卫生研究》1997,26(5):296-298
为了探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应用GB7804-87中规定的23种标准抗原对72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对1种以上被试物呈阳性反应的有376例,总阳性率52.2%。其中阳性率较高的抗原依次为:硫酸钴(118例,16.4%)、重铬酸钾(115例,16.0%)、氯化镍(108例,15.0%)、升汞(106例,14.7%)、北海洗衣粉(63例,8.8%)、对苯二胺(50例,6.9%)。阳性率在1%以上者有18种抗原。斑试阳性结果与病史中临床接触史符合者113例,占73.9%。表明抗原标准系列在探索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致病因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霄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65-165
湿疹皮炎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皮肤病 ,我科自 2 0 0 1年 1~ 12月用派瑞松霜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湿疹皮炎 10 0例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0 0例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皮炎均系门诊病人 ,男 5 4名 ,女 46名 ,年龄 4个月~ 75岁 ,病程 2个月~ 10a。以上病人在近 1月内未外用抗真菌、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及其他药物。1 2 方法 将派瑞松涂于患处。早晚各 1次 ,疗程 3周 ,治疗期间不给予其他药物口服或外用。1 3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初诊当日 ,用药第 7、14、2 1天做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价。观察指标 ;症状 (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5.
于春润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18-118,120
目的分析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致敏源,探讨常见的致病因素,以期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更好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皮肤门诊确诊的4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斑贴试验,并对不同组之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选用20种标准抗原对45例患者进行试验,有37例患者对其中的17种抗原出现了1种或多种阳性抗原反应,总的阳性率高达82.22%,且其中硫酸镍的阳性率为35.13%,重铬酸钾的阳性率为29.72%,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为27.02%,其余为芳香混合物、硫柳汞、氯化钴的混合物。且接触性皮炎的阳性率为80.23%,湿疹的阳性率为73.33%,过敏性皮炎的阳性率为71.25%,复发性皮炎的阳性率为75%,脂溢性皮炎的阳性率为50%。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重铬酸钾是引发患者皮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接触性的过敏原是引发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斑贴试验可以有效的诊断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相似文献   

6.
80例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炎湿疹病因不易确定,许多皮炎湿疹是接触了各种外界因素,特别是对各种化学物质过敏所致,即所谓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是确定化学性致敏原一个较为简单可靠的方法.我们观察了80例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皮损处外涂派瑞松乳膏,疗程1~3周,观察临床症状及皮损改善情况,按4级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58例(72.5%),显效12例(15.0%),好转8例(10.0%),无效2例(2.3%),总有效率87.5%。[结论]皮炎湿疹类疾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其分泌的超抗原对皮损的激发有密切关系,派瑞松具有抗过敏、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63-764
目的探讨炉甘石散治疗小儿湿疹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我中心诊治的82例湿疹皮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炉甘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瘙痒、渗液、皮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93%;干预组患儿复发率为4.8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炉甘石散治疗小儿湿疹皮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溧水地区常见变应原种类,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80例(面部皮炎106例,手部湿疹47例,外阴湿疹2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以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过敏组斑贴试验阳性率74.44%,高于对照组(2.78%)(χ2=66.58,P0.01),3组病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3.89%)、卡巴混合物(20.00%)、芳香混合物(19.44%)、重铬酸钾(17.22%)、对苯二胺基质(13.89%);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33.33%,13.82%)、芳香混合物(12.28%,22.76%)。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溧水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10.
5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3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3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7.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35-8%)、重铬酸钾(34.9%)、卡巴混合物(31.3%)、芳香混合物(31.1%)、甲醛(15.1%)、硫柳汞(14、3%)、苯唑卡因(13.8%)及对苯类(13.0%);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46.8%,26.6%)、硫酸镍(26.6%,37.2%)、黑橡胶混合物(18.5%,10.6%)、对苯类(25.8%,9.1%)、甲醛(16.9%,7.9%)、苯唑卡因(20.2%,11.8%)及硫氢基混合物(11.3%,2.0%);引起手部及面部皮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甲醛(14.1%,6.1%)、黑橡胶混合物(18.6%,7.1%)、硫柳汞(8.3%,17.3%)。结论硫酸镍、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卡巴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对苯类、甲醛、苯唑卡因、硫氢基混合物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硫酸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甲醛、黑橡胶混合物主要引起手部皮损,而硫柳汞则主要引起面部皮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氰碘柳胺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进一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6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6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氯氰碘柳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氯氰碘柳胺对MRSA或MSSA的MIC值范围均为0.5~2.0 mg/ml,MIC50均为1.0 mg/ml,MIC90均为2.0 mg/ml。结论氯氰碘柳胺对MRSA或MSSA体外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两者间的MIC50与MIC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其他可培养共生菌的定植情况,为鼻腔定植条件致病菌特别是SA的感染预防及其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在某院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的健康军医大学本科生鼻前庭标本,以微生物自动化系统接种于各类细菌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观察,对分离菌株采用质谱鉴定,对SA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采集鼻前庭标本161份,检出鼻腔定植菌5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3株,革兰阴性菌56株,居前三位的细菌为拥挤棒状杆菌(151株)、表皮葡萄球菌(150株)、假白喉棒状杆菌(54株)。共有72种不同的带菌模式,以同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拥挤棒状杆菌带菌模式的学员最多,达21名(13.04%)。鼻腔SA定植率为25.46%(41/16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率为4.35%(7/161),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为39.02%~78.05%。结论军医大学本科生鼻腔定植菌群以正常菌群为主,需注意定植的SA和其他条件致病菌导致自身感染和引发医院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某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细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在222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310株(59.01%),革兰阳性菌910株(40.99%)。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9.03%和38.33%。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86%和29.6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嗯唑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5.15%与17.74%。60.4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4.2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甲氧西林耐药株,但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该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医生应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情况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胸腔积液标本分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4-2019年所有CARSS成员单位上报的胸腔积液标本分离细菌及药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胸腔积液标本共分离细菌75 375株,革兰阳性(G+)菌以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脑膜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抗感染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例Lm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根据相关指南和文献制定评价方法,评价Lm脑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4例Lm脑膜炎成年患者中2例出现发热、颈强直和精神状态改变的三联征,首次脑脊液(CSF)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997×10~6/L、脑脊液/血液葡萄糖比值为0.32、蛋白为1.43 g/L;2例新生儿出现发热,并发癫痫、低钠血症,其CSF的白细胞计数均1 000×10~6/L,CSF蛋白均1 g/L,CSF/血液葡萄糖比值0.5。6例患者当中无1例使用适当的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经CSF或血培养确诊,5例使用氨苄西林抗感染,1例患者因青霉素过敏而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1例新生儿死亡,1例老年患者中度残疾,其余4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Lm脑膜炎临床表现、CSF指标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无明显差别,而临床常用于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抗菌药物又对Lm不敏感,需引起临床警觉。  相似文献   

16.
金昌市5所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金昌市5所二级以上医院临床标本分离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上述医院2005年临床标本分离的细菌,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5版标准判定结果;采用WHONET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546株菌,其中革兰阴性(G-)菌365株(66.85%),革兰阳性(G )球菌181株(33.15%)。G-杆菌分离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16.67%,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分别占18.68%和15.38%;分离率最高的G 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20%)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89%),未分离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接近或>50%;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接近或达到8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19.7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11.87%。结论临床标本分离菌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加强细菌学检验,及时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20种清热解毒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材。方法制备20种云南中草药乙醇提取物,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对SA及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MRSA 82、MRSA 92、MRSA 111、MRSA 135、MRSA 144)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20种中草药醇提取物的提取率为5.33%~15.89%,其中红花提取率 (15.89%)最高,龙葵(12.64%)次之,菟丝子 (5.33%)最低。初筛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对SA及其耐药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6 mm)的中草药4种(十大功劳、夏枯草、香薷草、老鹳草);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0 mm,<16 mm)的中草药9种(马鞭草、翻白草、酢浆草、一枝黄花、紫花地丁、茵陈、车前草、金钱草、绣球防风);轻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0 mm)的中草药3种(白头翁、凌霄花、韭菜籽)。多数中草药对耐药菌的抑菌圈大于对标准菌的抑菌圈。13种抑菌活性较好(中、高度敏感)的中草药提取物,对标准菌和耐药菌的MIC为64~1 024 μg/mL,MBC为128~2 048 μg/mL。结论十大功劳、夏枯草、香薷草及老鹳草具有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且对MRSA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625份临床胆汁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AMS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判定按照CLSI标准;应用WHONET5.4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3株,占54.9%,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4株,占42.2%,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18株,占2.9%,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监测提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所致胆道感染的临床经验用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显示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明显,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可作为胆道感染的临床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常见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细菌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0—2004年临床标本分离的细菌及其耐药性监测结果。结果1439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56株(31.69%),以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达206株(45.18%),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2株(20.18%);两种葡萄球菌的耐药率相似,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革兰阴性菌983株,前5位依次为肠杆菌属346株(35.20%),克雷伯菌属164株(16,68%),铜绿假单胞菌155株(15.77%),埃希菌属101株(10.27%),变形杆菌属94株(9.56%);前5位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半合成青霉索较明显,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突出。结论应高度重视细菌变迁和耐药性监测,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