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复习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特征,并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2012年8例经临床证实的As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仅行CT平扫,并在工作站上薄层重建图像及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技术主要选择MPR、VR。结果:8例AS均有骶髂关节模糊、侵蚀、硬化,6例腰椎出现“竹节”样改变,1例胸椎表现为“竹节”样改变,8例腰椎小关节均出现明显侵蚀、硬化和囊变。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AS骨关节和韧带的细微改变,可作为诊断A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112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112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4岁,最大的为67岁,平均年龄为(30.77±10.93)岁;男女之比为2.73:1;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分别为40.2%和24.1%。男女住院患者年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发作史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症状主要以外周关节症状和腰背部不适为主。结论在青壮年男性农民工中开展以外周关节症状和腰背部不适等症状的早期筛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R与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CR与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R、CT不同程度显示了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部位、形态改变和受累关节范围,CT可显示受累关节面的细微变化。结论:CR平片作为首选方法,对有可疑病例,结合CT扫描可提高病变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MRI表现,评价320排CT容积扫描结合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拟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行骶髂关节320排CT容积扫描,其中10例CT可疑病例行MR检查.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骶髂关节特征性改变,归纳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320排CT容积扫描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微细骨质结构改变,MRI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软骨、滑膜、骨髓等异常改变.结论:320排CT容积扫描结合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冷思宏 《现代保健》2010,(13):17-18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重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间38例确诊为强脊炎早期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夜间休息痛和晨僵者24例(63.2%),有活动后疼痛缓解者30例(78.9%),骶髂关节检查阳性者22例(57.9%);HLA—B27阳性者36例(94.7%),血沉和C反应蛋白异常增高者分别为15例(39.5%)和14例(36.8%)。结论晨僵和休息后疼痛加重以及活动后疼痛缓解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重要的临床症状,HLA—B27阳性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骶髂关节检查具有较高阳性率,血沉和C反应蛋白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强制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患者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改变的诊断中地位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X线、CT、MRI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的优缺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最大危害为致残据统计,强直性脊柱炎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是两千分之一左右,发病年龄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儿童可以发病,四五十岁也可以发病。发病性别上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10:1左右。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主要是下腰疼,因为它的起病主要是在脊柱的骶髂关节,随后不断向上发展,发展到胸椎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另外,随着病变的发展可以影响髋关节和膝关节,如果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螺旋CT和MRI在临床中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螺旋CT和磁共振的影像资料,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分级统计两种检查的检出率以及分级检出情况,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情况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果螺旋CT检出40例,检出率80%,MRI检查检出48例,检出率96%,MRI检查的检出率高于螺旋CT检查;MRI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Ⅰ级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在0级、Ⅱ级、Ⅲ级、Ⅳ级的诊断,螺旋CT检查和MRI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MRI相对于螺旋CT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临床可以首先考虑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体征和误诊情况,结合诊断标准,提出诊断建议。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根据家族史,积极进行骶髂关节和HLA-B27检查,可作出早期诊断。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与观察,对预后和转归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郝大夫信箱     
《医食参考》2020,(5):28-29
Q郝大夫,您好!16岁男孩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此病严重吗?有什么危害?会不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A强直性脊柱炎是青壮年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虽然发展慢,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有致残的可能性。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主要表现是骨关节炎症,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通X线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采用普通X线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X线检查显示,早期仅椎体上角或下角骨皮质局部消失;病变进展,椎体出现方椎或桶状椎改变,前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及横突间韧带骨化,形成竹节样外观。结论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患者,普通X线能够准确地进行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应用X线、CT、MRI检查意义。方法本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3例早期受累骶骼关节采用X线、CT、MR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出病变关节25侧,CT检出病变关节61侧,MRI检查病变关节76侧;MRI和CT骶骼关节数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骶骼关节数检出率显著高于C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者结合能够准确反映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MRI可显示X线和CT检查观察不到的细微病变,且可进行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13.
李宏 《现代保健》2010,(1):155-155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病因不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骨痹”、“肾痹”范畴,本病好发于16~30岁的青年男性。早期以慢性炎性腰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可引起关节强直、驼背畸形和严重功能障碍。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2月应用功能锻炼配合艾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并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32例髋关节异常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用CT进行层厚3mm的连续扫描,对照组12例用X线做扫描诊断。结果所有观察组患者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对照组中有5例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7例未发现变化,用CT做二次检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结论 CT对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诊断明确,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X线、CT和MRI在10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影像学表现和病变分级,并做对比研究。结果: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较X线和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验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强直性脊柱炎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定义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的HLA-B27阳性率。并以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为对象,分析HLA-B27阳性率与其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为观察对象,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方面,30岁患者HLA-B27阳性率高于20~25岁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27检测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方案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风湿免疫科经过治疗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案例作为研究主体,并且将其划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0人,常规组采用强直性脊柱炎常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结合病人的不同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方案.统计最终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常规组所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是65%,观察组的有效率则高达92%,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医辨证有着突出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最大危害为致残 据统计,强直性脊柱炎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是两干分之一左右,发病年龄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儿童可以发病,四五十岁也可以发病.发病性别上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10:1左右.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主要是下腰疼,因为它的起病主要是在脊柱的骶髂关节,随后不断向上发展,发展到胸椎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另外,随着病变的发展可以影响髋关节和膝关节,如果不进行治疗,就会造成残疾.病人刚开始是脊柱强直,像虾米一样不能动了,然后髋关节强直,腿不能动了,病人丧失了生活能力,直接导致残疾.当然,如果早期积极治疗,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严重的残疾症状.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属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反应疾病 ,病变不仅累及脊柱 ,常同时向下蔓延 ,波及两髋 ,导致不可耐受的疼痛或骨性强直 ,严重影响行走和活动。施行全髋置换术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总结了 1992年元月至 2 0 0 0年元月 2 8例 (35髋 )获得随访的强直性脊柱炎施行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的结果 ,着重就如何预防和减少假体松动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2年元月至 2 0 0 0年元月 ,收治了 32例 (39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施行了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 ,有 2 8例 (35髋 )获得随访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规范脊柱关节病检查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意义。方法 采用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的分类标准 ,对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HLA -B2 7因子检测、骶髂关节X正位片和 /或CT片检查。结果  46例患者中以腰背痛起病 2 4例 ,以膝关节痛起病 1 0例 ,其余 1 2例以臀区痛、髋区痛及足跟痛为首发症状 ,HLA -B2 7因子检测阳性率 80 % ,影像学阳性率 71 8%。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一大类疾病中的一种 ,应用ESSG分类标准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