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COPD患者1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进行肺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MI、ALB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提高COPD患者营养状况,并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GRQ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6 MWT试验较对照组行走更远(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非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科护理。观察两组肺功能、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FEV1、FEV1/FV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FEV1、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的83%比较,显著更高,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较之对照组的79%而言,明显更高,P0.05。结论:实施全科护理作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极佳。肺功能有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大为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患者14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FEV1、PaCO_2、PaO_2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PaCO_2、PaO_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A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CA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肺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6.00%,具有显著差异(χ^2=10.9649,P〈0.01);两组治疗后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FEV1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7971,P〈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543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蔡瑞涛 《智慧健康》2023,(14):200-20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西药联合补肺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划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均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均接受西药联合补肺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情况、肺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并发症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研究组患者咳嗽、咳痰、喘促并发症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指标与中医症候积分没有显著差异,接受西药联合补肺汤加减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的FVC、FEV1、FEV1%、FEV1/FVC以及中医症候积分优于接受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低通气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补肺汤加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切实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炮制饮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98例患者(2016年6月10日-2017年2月10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49例/组.对照组接受西药联合以薤白、半夏、瓜蒌为主的三拗汤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经不同方法炮制过饮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FEV1、FEV1/FVC、PE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FEV1、FEV1/FVC、PE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中药炮制饮片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间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FEV1为(1.53±0.38)L,FVC为(3.01±0.53)L,与治疗前[FEV1(1.21±0.47)L,FVC(2.36±0.52)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FVC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期间虽有少数病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通过调节输液速度后,症状均能自行消失.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使用噻托嗅铵粉雾剂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患者治疗前1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FVC、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进行测量,作为对照组数据;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后测量所得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FVC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噻托嗅铵粉雾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分析肺功能检查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FEV1%、FVC、DLco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者FEV1%、FVC、DLco较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者降低明显,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FEV1%、FVC%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能有效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可早期帮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经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是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祛痰药、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因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冶疗组FEV1、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肺功能经营养支持治疗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PM2.5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确诊为PM2.5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PM2.5的专项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6MW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FEV1﹪Pred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PM2.5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肺功能训练仪对预防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预防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加重,研究组患者采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预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治疗前后的CAT评分和体征变化、病情恶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恶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CAT评分和体征变化积分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AT评分和体征变化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PaO_2、PaCO_2和SaO_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PaO_2和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仪对预防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价值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且延缓患者病情的恶化,对维持内环境和改善患者症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雪 《智慧健康》2022,(15):69-71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肺功能、相关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4月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实验组基于此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EV;、FVC、PEF、FEV;/FVC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ER、α1-AG、α1-A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COPD患者症状减轻,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改善其肺功能,有利于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41例选择常规治疗,分别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PaO2、PaCO2、PEF、FEV1以及FEV1/FVC水平,两组数据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者PaO2、PaCO2、PEF、FEV1以及FEV1/FVC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采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可稳定其相关指标,有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诊断为COPD的患随机分成实验组15例,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对照组15例,给予安慰剂治疗。并分别对照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表(QDL),肺功能检测:FEV1、FVC、FEV1/FVC及6分钟步行距离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表(QDL);FEV1、FVC、FEV1/FVC及6分钟步行距离有显差异,对熙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生存质量有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呼吸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呼吸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PEF、MMEF、FEV1/FVC、FEV1、VCmax等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呼吸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男性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78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营养组及对照组,营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气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营养组的营养指标、肺功能(FEV1、FVC和FEVl/FVC)和血气结果 (PO2、PCO2和p H)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营养指标、肺功能和血气较治疗前稍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正确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肺功能及血气,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年患者使用能倍乐配合间隔器吸入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苏州科技城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40)用能倍乐配合间隔器进行治疗,对照组(n=37)用能倍乐装置吸入治疗。吸入药物均为噻托溴铵。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一般特征、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等。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EV1、FVC和FEV1/FVC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的FEV1、FVC和FEV1/FVC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 H值、PaO2和PaCO2无明显差别(P0.05),经治疗后p H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经治疗后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实验组的PaO2大于对照组,PaCO2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能倍乐配合间隔器吸入噻托溴铵能更好的改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分析,提示合并使用间隔器治疗慢阻肺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给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