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经皮穿刺、右心室取材的心内膜心肌活检最早是由Caves等在1973年应用于临床,现在已成为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标准检查方法。心内膜心肌活检通常是在DSA室X线透视下进行,患者和操作者均要暴露在放射线下,而且1次检查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因此也限制了心肌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心内膜心肌活检是一种检测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术后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心内膜心肌活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心脏移植术后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心脏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对8例心脏移植患者共行16次(每例2次)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心内膜心肌活检,活检取材在手术室进行,取材部位为右心室靠近心尖处以及室间隔的右心室面。结果 8例患者中,3例分别于术后第18个月、第24个月和第32个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他患者病理诊断为轻度慢性排斥反应。16次取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心内膜心肌活检可以节省费用,减少X线的照射,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蒋树林  田海  谢宝栋  刘开宇  陈巍 《器官移植》2011,2(4):205-208,232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监测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心脏移植术后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排斥反应监测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半年随访行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为Ⅱ级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好转出院.术后3年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气促再次入院,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为0~ⅠA级改变,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4.
心脏移植后的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与急性排斥反应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项目有: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术后5-6个月,患者出现乏力,活动后胸闷,心悸,发热等全身或心脏非特异性症状,并有持续存在的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射血分数(EF)降低,右心房内径增大,室间隔增厚,持续三尖瓣返流,外周血白细胞持续升高,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后症状好转或消失,术后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典型的冠状动脉血管病改变,以左前降支及其中,远段分支血管弥漫性狭窄病变为甚,心内膜心肌活检显示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改变(I-A型)。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系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可作为早期移植心冠状动脉血管病和急性排斥反应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心内膜心肌活检和冠状动脉造影为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5.
心内膜下缺血而致发生坏死是心肺转流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强调手术中应用缺血停跳,出血性心内膜下坏死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其病变是心内膜下心肌的氧需量与有效的血供量不相适应。因此,在灌注后如能尽早探测出心内膜下缺血,则可能防止心内膜下坏死的发生。而单独依靠惯用的生命体征,则许多难以估计的因素可能被忽视,以致拖延诊断,出现低心排出量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表阿霉素(Epi)对左心室各层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 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平均年龄(52.1±6.1)岁,未给予化疗;B组,50例,平均年龄(50.9±7.3)岁,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Epi+5-氟尿嘧啶,Epi累积剂量180~240 mg/m2;C组,50例,平均年龄(54.4±7.4)岁,与B组化疗方案相同,Epi累积剂量≥360mg/m2。分别获取患者左心室心尖位四腔、二腔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并测定各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及常规超声参数。结果 3组患者心肌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LS至内向外逐层递减,即: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3组间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心内膜下心肌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心内膜下心肌LS、C组与B组心内膜下心肌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TI心肌纵向分层应变可精确反映Epi对各层心肌的浸润程度,其影响主要在心内膜层。  相似文献   

7.
心内膜-心肌导管活体组织检查术(EMCB)是用活检器经过通常的心导管途径取得心内膜-心肌组织,为正确评价形态学改变及生化、免疫和病毒学的分析,提供诊断与观察依据,我院心血管病房自1988年元月以来,选择性地对15例心脏疾患的患者进行了EMCB,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4~39岁,临床诊断心肌炎9例,心肌病3例,心肌心包炎3例,检查结果均与临床诊断相符,其检查成功率达100%,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一、EMCB的临床意义 1.有助于心肌炎、心肌病的早期诊断。 2.同一患者多次进行EMCB,可了解不同阶段的心肌病变情况。为判断心肌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颈静脉心内膜心肌活检术(endomyocardial biopsy,EMB)自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外科医生Cave和病理学家Billingham发明以来,已成为标准的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监测方法并沿用至今。虽然心脏移植总的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但是移植物衰竭、恶性肿瘤和慢性移植心脏血管病等在死因构成中的位置仍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9.
心脏移植术后心内膜—心肌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结合3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33例次心内膜-心肌活检,探讨活检钳进入静脉的径路,EMB取材部位,EMB的并发症以及EMB在诊断急性心脏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等。EMB取对静脉插管使用最多的是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颈内静脉2次,多在右心室间隔部取材,每次取材2-3块。3例患者行EMB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术后一年内超声心动图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移植术后一年内超声心动图观测胡晓红景华黄承为了及早、充分了解移植心脏功能改变情况。我们利用超声心动图(UCG)对我院1例心脏移植成功患者进行了一年的跟踪随访,并与心内膜心肌活检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因肺动脉瓣狭窄,右室极度肥厚和...  相似文献   

11.
心内膜心肌活检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手段,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术中,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对50例病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发现手术禁忌证,术中,术后进行密切监护,特别应注意高危监护时间点,及发时发各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急救 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3.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4.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5.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6.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7.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8.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9.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20.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