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同时测定复方苯甲酸苄酯洗剂中苯甲酸苄酯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点样后能将本品中两个有效成分很好地分离,在GF254板上,经甲苯:二氯甲烷(2:1)混合溶剂展开,反射锯齿扫描测定,λs235nm,λR260nm,以外标两点法定量。苯甲酸苄酯与苯二甲酸二丁酯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30.0μg和10.0-50.0μg。方法可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苄酯乳膏中苯甲酸苄酯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乙腈(70∶20∶10,v/v)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紫外检测器于230nm测定。结果:线性范围13.186~92.302mg.L-1,r=1.000 0,样品溶液在24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为0.44%(n=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苯甲酸复方制剂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硅胶HF_(254 366)薄层板,以氯仿—丙酮—异丙醇—甲醇—浓氨水(30:30:15:15:10)为展开剂,直接分离苯甲酸复方制剂中的苯甲酸与水杨酸。在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上,采用反射式锯齿扫描,分别对苯甲酸和水杨酸进行扫描测定。结果:苯甲酸与水杨酸的线性关系、精度及回收率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孙文华 《上海医药》1999,20(1):30-31
复方苯甲酸苄酯洗剂是治疗疥疮效果较好的一种外用O/W型乳剂。按照《上海市医院制剂手册》收载的配方配制的这一乳剂,不仅存在如该《手册》中指出的放置日久易分层的问题,而且在实际配制中还发现分层现象十分明显,甚至当天就发生分层,影响了乳剂的质量。为此,我们针对复方苯甲酸苄酯洗剂存在物理不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原配方进行了改进,选用卡伯波来增加溶液的粘度,并用均质机乳化,以此提高乳剂的稳定性。经过近2年的实践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苯甲酸咪康唑剂涂剂的薄层色谱扫描测定法。点样后的硅胶GF_(254)薄层板,经正已烷—氯仿—甲醇—二乙胺(42:21:13:5)混合溶剂上行展开后,反射锯齿扫描测定,λ=220um,SX=3,外标一点法定量计算。苯甲酸和硝酸咪康唑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2~6μg和12~36μg,方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6.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苯甲酸复方制剂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蒲公英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波长λs=278nm,参比波长λR=356nm,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873851X+80.593,r=0.999,RSD=2.6%,蒲公英总黄酮含量为4.236%。结论:用该方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润肠丸中的大黄素,方法可靠,平均回收率为100.60%,变异系数为4.42%.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含量。在硅胶HF_(254 366)上,用正已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测定灵敏度1×10~(-7),回收率98.23%,样品浓度在15μg以内与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为一通过原点直线。采用加热加速试验,复方炔诺酮庚酸酯注射液加热98℃,维持64小时,样品含量与室温贮存结果一致,该制剂在室温贮存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薄层扫描法测定逍遥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逍遥丸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固定相为硅胶G,流动相为苯-氯仿-冰醋酸(6:5:1),检测波长为365nm,参比波长为322nm,结果:阿魏酸在0.4-2.0 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3.7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逍遥丸中阿魏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日本岛津CS-930型扫描仪,检测波长为266啪。结果:紫丁香苷点样量在0.06μg~11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84,回收率为105.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薄层扫描法对盐酸麻黄碱合剂中盐酸麻黄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用碱性硅胶GF层析板,以氯仿-正丁醇-乙醇(1∶1∶1.5)上行展开,斑点经显色后,采用反射式锯齿形扫描测定,计算出样品中盐酸麻黄碱含量。回归方程C=2.728×10-4S+1.537×10-2,r=0.9979。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风茄平喘膏的薄层鉴别方法和樟脑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对洋金花、麻黄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樟脑的含量。结果洋金花、麻黄二味药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樟脑在浓度为0.24~2.4 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6.31%,RSD=2.51%。结论该法可有效控制风茄平喘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肝星颗粒剂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定肝星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苦参、虎杖、龙胆,五味子,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对虎杖中的大黄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本文方法简便,准确,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0%。结论:通过本文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薄层扫描法测定止咳清肺口服液中紫菀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止咳清肺口服液中紫菀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紫菀酮点样量在0.87~4.9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1。回收率为99.4%,RSD=1.2%。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制剂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升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胃升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结果:本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6%,RSD为1.395%,5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平均值为0.01479mg/支。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血栓通滴丸中三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血栓通滴丸中三七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三七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色谱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浓度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8%,精密度试验RSD为0.17%(n=6)。结论本法含量测定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复方血栓通滴丸质量控制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薄层扫描法测定养心氏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养心氏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7%,RSD=1.55%,3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平均值为0.044mg/片。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薄层扫描法测定抗炎灵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抗炎灵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方法:连翘苷测定波长λS=510nm,参比波长λR=700nm;展开剂为:环己烷氯仿苯甲醇(5∶3∶5∶3),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用反射式锯齿扫描测定。结果:连翘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5.2%,RSD为1.2%。结论:该法分离效果好,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TLC法测定贯叶连翘粗提物中金丝桃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扫描(TLC)测定贯叶连翘粗提物中金丝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在 Na_2CO_3溶液处理过的硅胶 G板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4:2)混合展开剂上行展开后,采用日本岛津 CS-93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在检测波长591nm 处进行 TLC 定量测定。结果:金丝桃素点样量在0.0~14.4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为0.9892,回收率范围为96.4%~113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