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研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已有文献报告^[1]。但尚未见有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检测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研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八味丸方药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效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考察八味丸方药(汤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血胰岛素及血浆过氧化脂质等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卡托普利和二甲双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八味丸方汤剂,疗程印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血胰岛素及血浆过氧化脂质等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血糖、血压、血脂、血胰岛索及血浆过氧化脂质等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5or p〈O.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八味丸方药对代谢综合征的降糖、降脂、降胰岛素和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IR而实现的;八味丸方药较好的改善IR及相关病理生理改变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血脂大鼠血清SOD,MDA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脂大鼠血清SOD、MDA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梁绪国,相玉忠,张才辉(山东烟台华侨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烟台264001)目前认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某些病理过程和环节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而体内各种脂肪酸代谢及脂肪酸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间的关系尚报道...  相似文献   

4.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测定及意义为探讨内源性氧自由基损伤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分析采用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对42例OLP患者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过氧化脂质 (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IUGR)的关系。方法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放射免疫法 ,测定 4 0例正常孕妇及 32例合并IUGR孕妇血和脐血中LPO及SOD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UGR组孕妇血及脐血中LPO水平显著升高 ,SOD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血LPO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孕妇血及脐血LPO的升高 ,即机体脂质过氧化与IUG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危险因素。文献揭示了AS患者及AS家兔机体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高,表明脂质过氧化与AS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SOD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自由基(OFR)损伤在EH的病程发展中产生病理机制的重要他位。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中SOD、Lpo、GSH-PX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报告[1],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在肝损害与肝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已广泛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而有关肝硬化患者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 (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含量在国内报道尚少 ,本文在肝硬化患者血中SOD、Lpo、GSH -PX进行了检测 ,并就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一)正常人 :35人(男21 ,女14)。均为我院门诊体检合格的健康人 ,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无疾患 ,肝、肾功能试验正常。年龄21~2…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发现HIE治疗前血SOD活性明显降低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抗氧化剂治疗三天后SOD活性升高而MDA含量下降,但未恢复正常,而治疗六天后SOD、MDA均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HIE极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功能下降。而应用抗氧化剂复方丹参、维生素C和E、甘露醇、鲁米那、地塞米松治疗能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控制HIE病情的发展,且抗氧化剂的治疗应坚持6天以上。并阐述了各抗氧化剂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28例老年NIDDM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显示:老年NIDDM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胆固醇/磷脂比值及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升高,膜磷脂降低;膜脂质成分改变与高血糖,高血脂及血浆脂蛋白异常存在一定关系。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成分存在异常,膜成分异常与代谢紊乱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自由基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对机体的毒作用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与游离SiO2粉尘有关的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LPO)损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从LPO与矽肺,LPO与DNA的氧化损伤、LPO与蛋白质氧化损害、游离SiO2粉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脂质过氧化与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已知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异常的自由基反应有关,特别与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这些失控和异常的自由基反应可以是由生理条件下产生的自由基所引发,也可以是由外源性化学剂(本身就是自由基或通过代  相似文献   

12.
近年对过氧化脂(Iipid Peroxides)与老化和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报导很多,本文就此问题对各家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动脉硬化与过氧化脂质 1952年Glavind等首次报告动脉硬化与过氧化脂质有关,并证明大动脉粥样硬化灶内有过氧化脂质存在。他们对27例年龄在31岁至91岁成人大动脉研究发现,粥样硬化程  相似文献   

13.
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对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伟  陈铁镇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6):353-355,T070
以巯基氧化剂联胺作用于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细胞过氧化脂质蓄积与质过氧化损伤,研究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对人血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发现,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使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增加,单核细胞主要粘附于受损伤的内皮细胞表面和间隙,提示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粘附增加,是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促进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飞行人员疗养前后的微循环与血中SOD、LPO变化文/李交杰,苗庆,薛玉钏,马永桃,周成英探讨疗养前后微循环和某些有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是疗养医学的研究内容。笔者试图通过飞行人员疗养前后微循环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测定,为疗...  相似文献   

15.
用80℃水烫伤大鼠腰部以下身体30秒(占体表面积35—40%)引起烧伤休克。在烧伤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的二级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烧伤后1、2小时的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已开始上升,3.5小时明显增高,5小时达高峰,7小时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在高峰出现前(烧伤后4.5小时)开始用平衡克氏液腹腔透析治疗,透析1.5小时可以使增多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恢复到接近正常。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出现的时间经过与动物烧伤休克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提示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带来组织损伤可能参与烧伤休克的发生。腹腔透析的疗效进一步阐明该疗法治疗烧伤休克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脂质过氧化是生物损伤的形式之一,是许多毒物致毒的起点,也可能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环节之一,近年报道,具有致癌性塑料工业原料——氯乙烯,可诱导脂质过氧化,也可改变某些微粒体酶的活性。但氯乙烯对微粒体酶的影响是否与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至今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体外和整体实验,将氯乙烯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与微粒体酶系的变化结合起来研究,探讨氯乙烯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对微粒体酶的影响,为研究氯乙烯的中毒机理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7.
急慢性肝病十分常见,肝细胞损伤及修复的指标较多,但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自由基是近年来研究较有进展的领域,它们对组织细胞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细胞脂质过氧化在损伤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加山加贴协也,MDA)水平的观察是研究自由基损伤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检测各型急慢性肝病患者空腹血清、肝硬化腹水中MDA水平和两者之比值变化,探讨脂质过氧化在急慢性肝病发病学中的意义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检测对象:(l)检测组:321例急慢性肝病患者均系住院…  相似文献   

18.
脂质过氧化对人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氢过氧化估烯作为培养人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引发剂,以亚硒酸钠、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抗氧剂,应用光镜、脂质过氧化物测定及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观察了抗氧剂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氢过氧化枯烯激发和促进了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而硒、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使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由过氧化作用造成的细胞收缩、生物膜系统的损伤程度减轻,对细胞前列腺素(PGI2)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提示:上述抗氧剂可能通过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体内有一类异构前列腺素F_(2α)(PaF_(2α)),这类物质与一般的前列腺素不同,是花生四烯酸另一代谢途径——氧自由基催化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不依赖于环氧化酯,其中最主要的成份是8—表氧—PGF_(2α)。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异构前列腺素是脂质过氧化反应一种新的特异性灵敏指标。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国外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异构前列腺素,无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王兆銊等1996年首先建立了血浆异构前列腺素的ELISA方法后,近又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本文观察了糖尿病伴动脉硬化患者的异构前列腺素浓度变化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自由基密切相关。异构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氧自由基代谢产物 ,是脂质过氧化反应一项特异敏感可靠的新指标[1]。据报道 ,银杏总黄酮甙具有抗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2]。本文选择冠心病患者31例 ,口服舒血宁片 ,测定和观察治疗前后血浆8 -表氧 -PGF2α (异构前腺素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变化 ,探讨舒血宁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机理。资料和方法一、正常对照组 :选择行政事业单位体检人员33例(男23 ,女10) ,其心、脑、肝、肾、肺、血管、血压等均正常 ,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