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全肺切除术后静脉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安全范围及其与右心负荷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肺癌左全肺切除手术患者,在术前和术后24 h内分别测量右心功能指标,依据临床常规术后静脉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标准进行静脉输液,记录静脉输液量并与实时床旁心脏彩超监测的右心血流动力学变化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CVP(中心静脉压)、MPAP(平均肺动脉压)和HR(心率)均较术前增高,但RVEF(右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且随着静脉输液量的增加,上述指标呈进一步变化,当静脉输液量增加达到2520 ml时;有86.67%的病例心脏功能在可代偿的安全范围内;当静脉输液量达到3000 ml时,有40%的病例心功在代偿限度内.结论 肺癌左全肺切除术后建议的安全静脉输液量和速度为:输液量在2520ml,输液速度80~ 100 ml/h为右心功能可以代偿的静脉输液负荷量.如超过静脉输液安全量则需要在静脉输液的同时采用心脏彩超实时监测右心功能,其中CVP> 18 cm H2O,MPAP> 31 mmHg和RVEF <45%为心脏功能失代偿的预警线.  相似文献   

2.
强彩芹  范百亚 《山东医药》2009,49(48):11-11
虽然动脉输液加压袋的应用可降低神经介入操作中的并发症,但如果术中操作不规范,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现就我科自2007年9月份开展神经介入工作以来完成手术108例中应用动脉输液加压袋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8岁。因肝癌行介入治疗。术后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液250ml、甘草酸二铵30ml、氟罗沙星100ml静滴。先输注氟罗沙星,输完后接输5%葡萄糖液250ml和甘草酸二铵30ml时发现输液管、莫菲管出现白色浑浊,更换输液管之后浑浊消失,顺利完成输液。次日静滴氟罗沙星后加输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再输甘草酸二铵,未再出现浑浊。  相似文献   

4.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而药物禁忌表中未列出此药的配伍禁忌,查询两药说明书也未明确与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我院有1例病人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后,继续给予痰热清40ml+5%GS250ml静脉输液,莫非管处立即产生乳白色混悬物,立即更换输液管,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们将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用于肠道外营养的静脉输液,体会到这种方法方便,减少了污染和气体栓塞的机会,且能减轻护理工作。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上海曹柄医药用品厂出品,内含3000ml双头输液袋1只,加药滴导管1副(附有过滤装置)和输液器1副。另需超净操作台和基础治疗盘。二、使用方法 (1)在配制营养液袋前,将所需物品准备好。配制前将超净操作台用紫外线消毒并用75%乙醇擦净,洗手后戴手套操作;(2)将各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73岁。因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植入,3周前发生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围手术期继续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术中囊袋出血明显,经充分止血后仍有新鲜渗血,故于囊袋内预置负压引流器,次日拔除,共引流血性渗出20 ml。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囊袋血肿。  相似文献   

7.
起搏器囊袋并发症非常规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的非常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例起搏器囊袋并发症患分别采用三种非常规方法:①清创、消毒液处理后原位再置入;②清创、清毒液处理后同侧间隔或半间隔再造囊袋置入;③囊袋半开放置入囊袋式引流管引流,药物冲洗。结果均治愈。结论笔采用的三种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100例输液患儿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20.01-2021.01之间,依据不同干预均分为2组.对比组应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同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不良事件、护理效果、家属满意率、护理质量等.结果:2组统计对比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结果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老年输液病人的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和安全性,减少拔针出血淤血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9月-11月在我院注射室输液的老年输液病人500例,随机分250例作为一般护理组,250例作为细节护理组,一般护理组采取门诊输液病人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病人的的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细节护理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拔针出血淤血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改善了护息关系,对门诊老年输液病人进行细节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抗生素药物配置及智能化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08-08~2016-08-21在该院住院有输液治疗的患者1 03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在病区是否使用输液监控系统分为实验组(512例)和对照组(519例)。实验组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控,对照组按常规管理输液过程。比较两组抗生素药物配置管理质量及输液过程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抗生素配置到用药间隔时间、病房输液相关铃响次数及药液滴空发生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输液管理,可以减少抗生素药物配制后的存放时间,提高输液病人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经常碰到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在刚开始输液时或输液过程中发生输液不通畅、滴速缓慢或不滴。对此故障,传统的处理方法通常是:①让患者变换体位以促使静脉通畅;②用5ml注射器抽取3~5ml肝素盐水缓慢冲管,用上述处理方法,有时费了很长时间,仍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用以下方法处理该故障效果更好;将5ml注  相似文献   

12.
一、病例 患者,男,54岁,因腹痛、发热于2007年11月27日入院,来时体温38.7,遵医嘱给予静脉滴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厂家: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70601),液体输毕后,换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厂家:海南天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704-4)继续滴注,1分钟后发现莫非氏管出现浑浊,遂立即关毕水止,更换新输液器后继续滴注,观察莫非氏管内液体未出现白色絮状物,因发现及时,液体未输入患者体内,避免了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静脉输液过程中 ,常会出现微量气泡从过滤器进入头皮针梗内。如未能及时发现 ,气泡就可随液体直接进入血管内。据报道 ,微气泡为 0 .0 2 ml/ (kg· min)时 ,可以测出 ,但不引起生理紊乱 ;若连续进入 ,易致静脉空气栓。为有效控制空气在过滤器中贮存 ,我们在静脉输液时采用不同排气方法 ,并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住院输液患者 12 0例 ,男 6 8例 ,女 5 2例 ;平均年龄 5 9岁。随机分为三组 :1A组 (40例 ) :采用普通排气输液法 ;2 B组 (40例 ) :采用标准排气输液法 ;3C组 (40例 ) :采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因肺内感染收住观察室治疗。治疗方案为:①组:先锋霉素V4(?)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②组:丁胺卡那霉素0.4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当①组液体滴完更换②组后,在输液管内的接触部立刻出现乳白色混浊,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病人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起搏器囊袋感染是起搏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心内膜炎、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常用的处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方法是拆除起搏系统,换对侧植入。本文介绍2例原囊袋下方重做囊袋处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病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71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5个月囊袋红肿,脓液渗出再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输液港的方法,并观察英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18例浅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接受DSA引导下经皮静脉内输液港置入.其中恶性肿瘤16例,重度营养不良2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15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输液港应用状况良好.结论:DSA引导下的经皮静脉内输液港置入创伤小,全程可视,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男患,32岁.因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疽型入院.给予门冬氨酸钾镁20ml 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当输液250ml 时.左前臂沿针刺浅静脉走向出现长15cm、宽2cm 范围的皮肤充血带,继之局部出现密集小风团,且迅速融合成一条索状的荨麻疹,伴搔痒.予停输液及肌注扑尔敏10mg,一小时后荨麻疹消退.次日重复上述输液,又出现同样反应;当时怀疑为门冬氨酸钾镁过敏.为明确荨麻疹病因,于左前臂静滴10%葡萄糖,右前臂静滴生理盐水,结果两侧前臂均出现局部荨麻疹,故可排除药物过敏.输液时室温16℃.将10%葡萄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囊袋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与年龄的关系及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2003年9月~2013年8月于我院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82例,分析囊袋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发生起搏器囊袋血肿12例,总发生率为6.6%,其中≥80岁6例,发生率为6.5%;< 80岁6例,发生率为6.7%.囊袋破溃及感染2例,总发生率为1.1%,其中≥80岁1例,发生率为1.1%;< 80岁1例,发生率为1.1%.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未及时停用抗凝药物、术中止血不彻底、囊袋大小不合适有关,与年龄无关.结论 年龄不增加囊袋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女性,5岁。因支气管哮喘发作就诊。给氨茶碱80mg加入10%G·S250ml内静脉滴注(患者体重20kg)。第二天,患者的母亲将药物带回当地医生输液,把0.25g×10ml的1支氨茶碱8ml加入10%G、S250ml内静滴,输入后不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护理中行个性化输液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静脉输液治疗患者268例,按照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4例患者,对照组在静脉输液治疗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输液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可改善其心态,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