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目的制备复方酮康唑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 940为凝胶基质,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刺激性实验、高速离心实验、耐热耐寒实验和室温留样观察等。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C18柱,甲醇 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1.0 mL·min 1测定复方酮康唑凝胶中酮康唑的含量。结果复方酮康唑溶液pH值为6.5~7.0,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酮康唑浓度在4.0~16.0 μg·mL 1范围内,蜂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为0.74%。日内RSD为 0.86%,日间RSD为1.02%。结论该品种制备工艺简单,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无刺激性,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2.
阿昔洛韦凝胶的研制与质量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制阿昔洛韦凝胶.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凝胶基质,制备阿昔洛韦凝胶,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进行刺激性试验,光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耐热耐寒试验和自然室温留样考察.结果pH值6.5~7.0,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00.2%~100.4%,RSD<0.75%(n=5),且凝胶稳定无变化,无刺激性.结论制备该凝胶工艺简单,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3.
复方水杨酸凝胶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制备复方水杨酸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基质处方,以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入水杨酸和苯甲酸制成凝胶剂;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进行刺激性试验,离心试验,耐热耐寒试验.结果:pH 6.0~7.0,其他各项检查均符合凝胶剂的有关规定,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8.1%,RSD分别为0.52%(n=6),0.63%(n=6).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4.
酮康唑乳膏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圣雨  肖明  高银花 《医药导报》2000,19(5):470-471
目的 :为满足临床需要研制一种酮康唑乳膏。方法 :将酮康唑制成 2 %乳膏 ,建立了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 ,并进行了刺激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考察。结果 :pH 6.5~ 7.5时 ,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 10 0 .63 % ,RSD =0 .42 %。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 ,质控方法准确可靠 ,性质稳定 ,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满足临床需要而研制的一种抗真菌制剂。方法:将酮康唑制剂成酊剂,建立了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并进行了刺激性和稳定性方面考察。结果:pH值为7.1-7.3,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52%,RSD=0.81%,刺激性较小,稳定性较好。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控方法准确可靠,性质稳定,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占海波  李航  杨莲芝 《中国药房》2001,12(12):922-923
目的 :研制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方法 :用卡波姆 -940作凝胶基质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 ,建立了性状、鉴别、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标准并对制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pH值7 0~8 0 ,卫生学检查合格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00 15 % ,RSD=0 31 % (n=3)。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 ,制备的凝胶稳定性好 ,具有应用方便 ,作用持久的特点 ,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复方酮康唑搽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复方酮康唑搽剂,并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酮康唑、氧氟沙星为主药,制成复方酮康唑搽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所制备的搽剂质量稳定,无刺激性,酮康唑、氧氟沙星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7%、100.39%,RSD分别为0.86%、0.81%。结论:制剂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操作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于医院制剂室生产。  相似文献   

8.
复方盐酸丁卡因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丁卡因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剂基质,制备复方盐酸丁卡因凝胶,建立酸碱度、鉴别、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进行加速实验和室温留样观察.结果:复方盐酸丁卡因凝胶剂的pH值为6.0-7.0,其他各项检查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凝胶剂的各项规定,含量测定丁卡因平均回收率98.22%,RSD=1.47%(n=5).结论:制备该凝胶剂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于作为医院制剂开发.  相似文献   

9.
复方积雪草苷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积雪草苷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的主要基质,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刺激性实验、高速离心实验、耐热耐寒实验和室温留样观察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ODS柱( 250 mm×4.6 mm,5 μm),甲醇-水(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5 ℃,流速为1.0 mL?min-1,测定复方积雪草苷凝胶中积雪草苷的含量。结果:复方积雪草苷溶液pH值为6.5~7.0,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积雪草苷浓度在0.05~0.9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0.62%。结论: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复方阿昔洛韦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铭佩  朱恒  陈伟  王金霞 《中国药房》2006,17(6):428-430
目的:制备复方阿昔洛韦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阿昔洛韦、双氯芬酸钠为主药,卡波姆-940等为基质制备凝胶;色谱柱为ZORBAX-SB-C18,流动相为甲醇-水-36%冰醋酸(70∶30∶2),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所制凝胶为乳白色细腻半固体物;阿昔洛韦检测浓度在8.6768~60.73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4.34%,RSD=1.05%;双氯芬酸钠检测浓度在3.4408~34.4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1.19%。结论:本制剂易于涂布,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可同时测定其中2主药的含量,且简便、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的处方配比.方法:以正交设计,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筛选最佳处方配比,以HPLC法测定其中酮康唑的含量.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酮康唑5%,月桂氮(艹卓)酮1%,尿素10%,卡波姆-940 1%,甘油20%.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制备的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细腻、光洁,稳定性好,释药速度快,且含量测定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抗肿瘤药卡培他滨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培他滨原料药含量和有关物质,并考察其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建立了卡培他滨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比旋度(+96.00_+100.0。)、有关物质(≤1.0%)、水分(≤0-3%)、炽灼残渣(≤0.1%)、重金属(≤20mg,kg)和含量测定(98.0%~102.0%),样品检测检测结果在规定的限度内,并分别在加速试验[(40±2)℃,相对湿度75%±5%]和长期试验[(30±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进行了3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考察期内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所建立的卡培他滨原料药质量控制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检测结果在规定的限度内,卡培他滨原料药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复方水杨酸氯霉素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基质处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加入水锄酸、氯霉素、薄荷脑、甘油等制成凝胶剂;建立鉴别、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进行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结果水杨酸、氯霉素在10~30u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0.8%,n=6)、101.6%(RSD=1.3%,n=6),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用于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14.
马郑  董煜  彭涛 《中国药房》2014,(44):4209-4212
目的:建立测定美沙拉嗪栓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p H 7.2)-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甲醇-水(250∶50∶100∶600,V/V/V/V),流动相B为磷酸盐缓冲液(p H 7.2)-TBAH-甲醇-水(250∶50∶500∶200,V/V/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4-氨基苯酚、2,5-二羟基苯甲酸、美沙拉嗪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0.0390.79、0.040.79、0.040.81、36.120.81、36.1248.16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7、0.999 7、0.999 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5%;4-氨基苯酚、2,5-二羟基苯甲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91%、102.33%,RSD分别为1.5%、1.3%(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美沙拉嗪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纳米硫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液相法合成纳米硫,以卡波姆940为主要基质制备纳米硫凝胶,采用pH检测、含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方法控制凝胶质量,并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合成的纳米硫粒径为50~80 nm。纳米硫凝胶在室温下均匀细腻,流动性较好,pH为6.5,其含量和稳定性等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结论纳米硫凝胶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止汗外用凝胶中指标性成分姜黄素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止汗外用凝胶中的姜黄素。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指标性成分姜黄素的含量,色谱柱:Ecosil 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45∶55∶6);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制剂薄层色谱与化学对照品(姜黄素)及阳性对照药材(郁金)薄层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斑点。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10.8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12%,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符合测定要求。制剂样品中姜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201 6%。结论 TLC法定性鉴别和HPLC法定量测定止汗外用凝胶中姜黄素,方法可行,重现性好,为止汗外用凝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董根山  王娇峰  唐萍 《中国药房》2007,18(22):1721-1722
目的:制备复方氟尿嘧啶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主药含量,同时考察制剂稳定性及刺激性。结果:所制备凝胶涂展性好,性状、鉴别、检查等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氟尿嘧啶、氢化可的松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14(r=0.9998)、0.006~0.014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0%(RSD=0.51%)、99.88%(RSD=0.83%);室温避光条件下放置6mo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刺激性与空白基质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8.
张士洋 《安徽医药》2012,16(5):609-61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奈必洛尔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溶剂,进样浓度:0.5 g.L-1,0.05 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2%三乙胺,pH=3.5)∶乙腈∶甲醇=200∶115∶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盐酸奈必洛尔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盐酸奈必洛尔浓度在31.71~158.55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最低检检测限为5 ng。方法精密度RSD为0.35%。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奈必洛尔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也可用于该品制剂中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姚向超  王延东  曾夏芸 《中国药房》2014,(21):1961-1963
目的:制备利奈唑胺滴眼液,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眼刺激性考察。方法:以玻璃酸钠、氯化钠、泊洛沙姆407和依地酸二钠为辅料,采用新型眼用释药系统纳米分子罩系统α(NMHSα)制备利奈唑胺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利奈唑胺的含量,考察滴眼液的兔眼刺激性和稳定性。结果:所制滴眼液为类白色黏稠液体,规格为10 ml∶20 mg,含药量为0.2%;利奈唑胺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50.8 m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08%,RSD=0.71%(n=3)。该滴眼液对兔眼无刺激性,室温环境下12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可行,质量可控,无眼刺激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2-甲基-5硝基咪唑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ater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20∶80∶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18 nm,进样量20μl。结果:2-甲基-5-硝基咪唑在0.10~6.22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1.61%(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奥硝唑注射液中2-甲基-5-硝基咪唑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