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大出血,可导致病人休克,此时急需快速补充血液,以尽早提高病人循环血量,挽救病人生命。加压快速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各医院所用的加压输血三通管是通过三通管上的手动开关来对血液流向进行控制的。医务人员每抽一管(注射器)血,就需扭动开关一次,每推一管血也需扭动开关一次,抢救一个中度失血病人,就需来回扭动开关上百次,动作复杂,操作麻烦,增加了医务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大出血,可导致病人休克,此时急需快速补充血液,尽早提高病人循环血量以挽救病人生命。加压快速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各医院所用的加压输血三通管,是通过三通管上的手动开关来对血液流向进行控制的。医务人员每抽一(注射器)管血,就需扭动开关一次,每推一管血也需扭动开关一次,抢救一个中度失血病人,就需来回扭动开关上百次,动作复杂,操作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因长期扭动,开关很快松动,造成血液从开关处外溢,极  相似文献   

3.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其反应发生率为15%~37%,主要是由于多次输液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本文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未过滤白细胞输血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发生NHTR情况,同时对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前后供者血液的有关参数变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医疗临床对伤病员进行输血救治工作中,大多数因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经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因受血或受孕,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这些抗体大部分属HLA系统的同种抗体,当再度输入含有白细胞的全血或其他血液成分时,有可能产生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减除全血或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是安全输血的一种措施。应用滤器过滤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已被不少医疗单位采用。目前以聚酯纤维无纺布作高效滤心材料的滤器有两种,一种可供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使用,另一种供医院患者床边使用,还有二者通用的。在去白过程中发生滤器系统阻塞并不少见,往往导致去白工作失败。我站使用一次性去白细胞输血滤器的采血袋多年,针对血站型滤器阻塞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输血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容易发生异体免疫反应,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采集后的血液经去白细胞滤器过滤,白细胞得到有效滤除。临床使用滤过白细胞后的血液不仅可以避免发生输血者非溶血性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而且减少了血源性疾病传染的机会,降低了输血风险。但是在滤过白细胞制备成分血过程中,溶血现象时有发生,给临床带来不利影响。笔者就工作中易造成溶血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身输血也叫自体输血。是指应用病人因创伤、疾病或外科手术时,在手术野或胸腹腔内所丢失的血液或择期手术病人在手术前抽取的自身血液,在手术过程中再输还病人的输血方法。目前常用的自身输血来源有三:(1)麻醉和手术前有计划地采血储存备用;(2)手术前采血,同时进行血液稀释,保持着循环有效血容量,术毕回  相似文献   

7.
在抢救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的病人时 ,往往要给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性利尿脱水剂 ,必须快速静脉滴注(滴速10ml/min)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没有加压输液泵的情况下 ,就要人工用注射器抽取空气推入液体中进行加压输液。而颅性脑病病人起病急骤 ,病情危重 ,在抢救时要争分夺秒 ,而加压输液给急救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通过临床实践 ,我们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静脉滴注甘露醇从而取代加压输液法 ,经临床应用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物品准备一次性输血器1条 ,棉棒、碘酊及酒精消毒液适量。2方法用消毒液消毒瓶塞后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临床输血后病人身体机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分析产生这些不适症状的原因,探讨减少输血后不适症状的方法,为在今后的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现搜集本单位近几年来128例输血病人案例,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等相关信息,排除本身患有血液疾病的病例.针对产生输血后不适症状的病人进行观察,并对病人输血后症状进行观察与血样分析.结果 通过对产生不适症状病人的有关血液复核等试验,发现病人出现的不适症状主要包括发现发热症状32例,过敏症状96例,其他输血不适症状都较轻微,并均能在一个小时内完全消失.对于128例输血病人输血的血液制剂信息的收集统计,其中新鲜全血4例(3.13%),新鲜冰冻血浆81例(63.28%),悬浮红血球35例(27.34%),机采血小板6例(4.69%),去除白细胞悬浮红血球2例(1.56%),自体全血0例(0.00%).输血次数分为1,2,3,4,5的病人中出现不适症状的病例分别为4例(3.13%),11例(8.59%),19例(14.84%),38例(29.69%)和56例(43.75%).结论 病人输血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及发热,病人输血量与病人产生不适症状的概率成正比.最容易使病人输血后产生不适症状的血液制剂主要是新鲜冰冻血浆(63.28%)和悬浮红血球(27.34%),在日常输血中应当尽量减少这两种血液制剂的输注.由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洗涤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血球的不适症状产生率明显低于悬浮红血球,因此在红细胞输注时可以考虑洗涤红血球代替悬浮红血球,自体全血最为安全,基本可以认为不会产生不适症状.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输血后产生不适症状与所输血液中的白细胞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临床研究证明 ,过滤去除红细胞成分或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可有效的降低受血者产生 HL A同种免疫反应 [1 ] ,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传播感染因子如巨细胞病毒 (CMV) [2 ] 等的感染。避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3 ] 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白细胞滤器经过 1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 ,现已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仅就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数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白细胞滤器作用机理、影响白细胞滤器过滤效果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数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血液成分中白细胞与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有明显的相关性 ,196 6年 Perkin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自主研制的加温加压输血装置在野外严寒环境下的性能和适用性。方法:在野外严寒条件下,将模拟失血性休克伤员置于担架中转运至2 km外的转运车上,转运途中采用加温加压装置进行液体复苏、加温加压血液回输等紧急救治,分析该装置在转运途中的加温加压效果;选取2只健康成年雄性猪构建战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中的一只猪作为实验动物,采用加温加压装置进行输血输液抢救,另一只猪作为对照动物,采用市售充气加压袋和加温器进行输血输液抢救,比较2种加温、加压方式救治前后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加温加压输注效果。结果:加温加压输血装置使用方便、加温加压效果好,在伤员转运途中适用性良好;与对照动物相比,实验动物的血容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得更快,输血输液速度及液体复温的效果也更优。结论:加温加压输血装置性能良好,适合在野外严寒环境下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器性能的质量评价方法,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患者安全输血. 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和Nageotte计数法测定过滤前后血液中白细胞浓度、血小板浓度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 结果滤过前后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浓度分别为(7.18±1.84)×109/L和(2.14±2.82)×106/L;白细胞滤除率99.97%;过滤前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6.86±54.23)×109/L和(38.19±11.82)×109/L,血小板去除率77.11%;过滤前后红细胞分别为(5.22±0.65)×1011/L和(4.67±0.612)×1011/L,红细胞回收率89.46%;滤过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明显降低. 结论该白细胞滤器能够滤除绝大多数白细胞,减少输血患者感染机会;高效白细胞滤器的应用达到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医院输血后感染和并发症,是临床输血工作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流失易导致输血病人患心脏病和中风在美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接受输血冶疗。输血往往被视为救命的措施。然而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指出,由于输血使用的是绪存起来的血液,这样的血液缺乏足够的“活力“,可能导致接受输血的病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氧合型白细胞滤器对战伤输血救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验氧合型白细胞滤器的实际过滤效果 ,评估其在战伤输血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使用氧合型白细胞滤器和普通白细胞滤器过滤 12袋悬浮红细胞 ,过滤前后检测红细胞氧分压 (PO2 )、血氧饱和度(SO2 )、氧合血红蛋白百分数 (HbO2 )、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计数 (RBC)和红细胞悬液体积。结果 使用氧合型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红细胞氧合指标提高 5 1%~ 5 7% ,白细胞残留量降至 (3 37± 0 5 4)× 10 7/袋 ,白细胞清除率(97 5 2± 0 74 ) %。结论 氧合型白细胞滤器可以提高血液对组织的供氧作用 ,降低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和感染 ,对于战争中输血救治的伤病员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应,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看来,你们对输血的理解还有些误区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眭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抢救与治疗病人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血液本身又可以成为致病物质的载体,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血液制品细菌污染所致的菌血症是最早被认识的输血并发症。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不易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达到灭菌的目的,无菌操作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细菌污染全血及血制品的途径及控制措施做以浅析。1 细菌污染血液及血制品的危害性 输入已污染,尤其是含大量细菌繁殖的血液时,即使量少到  相似文献   

16.
临床输血技术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病人输血安全有效。为此各医院的输血科及血库必须全面认真贯彻实施卫生部发布的《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同时结合每个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输血技术的质量控制办法,强化血液质量的监控机制,确保输血安全。下面就我院临床输血技术的质量控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护理技术对成分输血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成分输血临床疗效。方法①到医院宣传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常识,及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产品;②医院规范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及护理技术,选择带有标准滤网的输血器,对输血病人进行观察。结果113例成分输血病人,通过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的严格查对、密切观察及熟练技术.均达到了预期疗效并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成分输血技术及护理方法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血液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 ,抵御各种病毒能力较差 ,在经需输血治疗的过程中 ,易患输血后丙型肝炎(HCV)。为了解血液病患者输入经抗 -HCV筛查血液后HCV感染情况 ,本文调查了 5 6 7例血液病患者。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1997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的血液病患者 5 6 7例 ,其中男 331例 ,女 2 2 6例。其中输血治疗者 378例 (输血组 ) ,未经输血治疗者 189例 (未输血组 )。 378例经输血治疗患者中 ,112例输注经白细胞滤器去除的缺少白细胞血液 ,2 6 6例输注末去除白细胞血液。选择本院体检…  相似文献   

19.
有关输血后乙型肝炎(PTH)危险性的研究,已有不少详细的报道。作者为了对临床型PTH在雅加达市(印尼)接受输血病人中的危险性作出估价,特对该市输血中心的100名男性献血员与一所医院的97名需要输血的住院病人(男60名,女37名),进行了血液抽样分析。输血病人的血液抽样在接受输血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20.
日本筑俊市某医院,为了避免心脏手术输血时引起的血清性肝炎,在手术时使用病人的自身血液进行输血获得成功。该方法是让病人在手术前10天入院,手术前从病人身上抽血三次,以体重1公斤采血5毫升,两天抽血一次,把抽取的血冷藏于4℃状态下,以供手术时使用。年轻的病人甚至可抽600毫升血,据称,不会引起贫血与体力严重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