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三维CAD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KennedyⅡ类2亚类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探索其CAD方法。方法:采用基于点云及曲线曲面的混合建模技术,按照临床设计原则,在牙列缺损三维重建模型上对卡环、支托、舌杆及加强网等支架部件分别构建其组织面、磨光面等,完成支架的三维设计。结果:初步建立了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得到了个性化的局部义齿支架的三维几何模型。结论:混合建模技术可以实现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自主开发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三维设计软件及选择性激光熔融制造(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设备,探讨应用其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并直接成形金属支架的方法 .方法 使用层析扫描仪获得两个牙列缺损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使用自主开发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模型观测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牙合)支托、卡环、舌杆、金属加强网、上颌大连接体等组件的设计.组件设计路线:首先确定组织面轮廓,利用轮廓线内的点云数据生成组织面.根据各个组件的特点,设定抛光面截面形态,结合轮廓线生成抛光面.各组件完成后,用小连接体连成完整支架.将完成的支架数据导入SLM设备中,直接成形金属支架.结果 应用自主开发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三维设计软件及SLM设备,成功进行了两个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制造,在模型上试戴后目测金属支架适合性良好.结论 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系统,可为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的制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三维数据的方法,为实现可摘局部义齿CAD/CAM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低能量X射线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机(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ICT)扫描牙列缺损石膏模型,获得该模型的ICT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获取表面轮廓三维数据;矢量化后,将数据输入通用逆向工程软件系统,重建牙列缺损的三维CAD模型。在此基础上,在CAD/CAM软件系统中构建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三维数字模型。数据传输格式为STL。结果:获得的点云数据密集均匀,未见扫描盲区;三维重建的牙列缺损CAD模型结构清晰,完成了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三维模型的构建。结论:与医用CT相比,ICT扫描方法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作为一种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三维数据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临床KennedyⅠ类上颌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口腔临床的可摘局部义齿CAD/CAM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临床病例KennedyⅠ类患者,常规牙体制备、模型观测、模型处理,投影光栅测量法获取工作模型以及对颌模型三维数据。在CATIA等软件中,按照临床设计要求分别完成卡环、支托、腭杆、加强网等支架部件的三维建模,最终连接为支架数字化模型,再将保存为三角网格数据STL格式的支架数据导入快速成型设备中,加工获得树脂铸型,常规包埋、铸造获得钴铬合金支架,在临床上进行口内试戴。结果初步完成1例临床病例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的CAD/CAM。结论运用工程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初步设计、制造出适用于口腔临床的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应用一种新开发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专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软件进行数字化模型观测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的方法。首先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然后确定数字化就位道.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个组件的数字化设计。将设计完成的支架数据存为三角面片即STL(stereoIithography)格式文件。STL格式为将CAD数据进行快速成形加工的常用数据格式。最后,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制造技术制作出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例临床下颌牙列缺损患者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进行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光栅投影测量法获取20例下颌牙列缺损患者石膏模型的三维数据,按照临床设计原则,利用3DMax、Geomagic和RapidForm等软件分别构建卡环、支托、舌杆、舌板和加强网等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部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组合完成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构建了支架及其部件数据库。结果成功构建了20例临床患者下颌可摘局部义齿的个性化计算机三维支架模型。结论通用三维设计软件可以实现个性化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业用CT断层影像的牙列缺损模型三维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获取牙颌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可利用数据的方法。方法 利用低能量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industrial compued tomography,ICT)机扫描标准牙列缺损石膏模型。通过三维重建获得该模型的CT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后得到边缘轮廓数据,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建立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CAD模型。结果 实现了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几何模型重建。结论 该扫描方法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得到密集、完整的点云数据,几何模型可编辑性强,有利于后期可摘局部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和快速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8.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铸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Kennedy第二类第二亚类牙列缺损模型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探索可行的方案,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激光扫描获取Kennedy第二类第二亚类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三维数据,在重建的牙颌三维数字模型上绘出支架的轮廓图,提取轮廓内的数据作为支架的组织面数据,通过抽壳等操作得到支架的三维模型。将数据导入快速成形设备,加工成形。结果初步实现了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用快速成形机加工出支架树脂铸型。结论将激光扫描获取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构建至快速成形机制作出产品作为一整套方案,可初步实现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9.
牙列缺损患者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倩  蔡玉惠  戴宁  耿崎峰  邱憬  葛志群 《口腔医学》2007,27(11):572-574,580
目的初步建立牙列缺损患者计算机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数据库。方法临床收集KennedyⅠ~Ⅳ类40例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上下颌石膏模型,利用国产三维光栅投影测量系统将光栅投影至牙颌模型表面,数字相机采集反射的变形光栅条纹,通过系统的三维图像处理软件获取牙颌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并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牙尖交错位的上下颌咬合模型,以三角网格数据(*stl)格式存储。结果所建立的牙列缺损计算机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精确度高、形态逼真、表面清晰。结论国产光栅投影测量可以作为实现临床牙列缺损患者牙颌模型三维数字化的一种较好方法,为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专家系统的临床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0.
准确、快速、完整地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三维数据是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重要前提,所得点云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建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获取牙颌模型数字信息的方法,学者们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由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软硬组织的倒凹,对其三维数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方法制造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与重建牙颌模型数据,并以该数字模型为基础,应用三维软件进行个体化舌侧托槽的CAD,通过快速成型与铸造技术将CAD托槽转化制作为个体化舌侧金属托槽,再根据CAD个体化弓形图弯制个体化弓丝.结果三维激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模型获取三维数字化观测线的计算方法,开发自动提取三维数字化观测线的软件,为提高模型观测的客观性和精确度、实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技术完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奠定基础.方法以Kennedy第二类第二亚类牙列缺损为研究对象,光栅扫描法采集石膏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在Geomngic Studio 6通用CAD-CAM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三维重建.通过本项实验开发的投影轮廓提取法软件,计算观测方向上的最大轮廓曲线,测量倒凹深度,确定并标记卡环固位体卡臂尖的位置.结果得到牙列缺损模型的三维数字化观测线;该观测线将倒凹区和非倒凹区明确分开,可从各个方向观察和分析模型,判定相应的义齿就位道;自动测量倒凹深度,确立并标记固位臂卡臂尖的位置.结论应用该计算方法和软件初步实现了牙列缺损三维模型的数字化观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选择性激光熔覆(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钴铬钼合金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支架,评估其加工精度。方法: 采用3Shape三维光学扫描仪口外扫描上颌肯氏I类牙列缺损石膏模型,将获取的三维形貌数据重建为数字化模型。利用3shape设计软件在其上进行RPD支架的计算机辅助(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设计。SLM制作5个钴铬钼RPD支架,扫描各支架,获取三维数据,与原CAD数据进行逆向比对,评估其加工精度。结果: SLM钴铬钼支架在石膏模型上就位顺利,组织面与模型贴合,无翘动。与原模型之间的总体3D偏差值为(0.088±0.021) mm。结论: 采用SLM技术打印的钴铬钼合金RPD支架偏差较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烤瓷固定义齿基底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路线,确定合适的三维CAD方法。方法 选取1例上颌第二前磨牙缺失患者,获取其工作模型的三维数据。基于临床设计原则,在逆向工程软件Surfacer10.5平台中调用标准桥体数据,利用三维曲线、点云和曲面编辑工具,提取预备体边缘线和桥体龈面边界线,创建基底桥体空间形态和位置定位参考线,分别创建固位体基底冠轴面部分、肩台部分、桥体龈面和轴面,创建连接区、连接体轴线及连接体曲面。结果完成1例后牙3单位烤瓷固定义齿基底支架的CAD,设计出的修复体形态合理、表面光滑、边缘密合。结论 本项研究的设计路线可行,结果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国产口腔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扫描及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为研制颌面赝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对志愿者左右侧面部分别进行扫描,通过Surfcaq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转换,获得完整的点云数据。以鼻尖点、颏下点、眼眶外侧点作为标定点,在Geomagic studio软件中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拟合,三维重建面部软组织。将三维重建图像导入MagiCS RP软件,进行三角化,并生成2mm的厚度,利用快速成形设备制作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结果获得了志愿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图像,并经快速成形制作出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结论利用三维光学扫描可进行人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作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PurposeThis technical procedure report introduces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for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 fabrication us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 and rapid prototyping (RP) technologies.MethodsFull-arch digital impressions of the partially edentulous jaw were made by an IOS o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denture framework, artificial teeth, and denture base were designed by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D software. Each of the denture components including connectors, clasps, and artificial teeth and the denture bases were fabricated separately by the CAM machine or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er, and then assembled using an adhesive material.ConclusionsRPD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using fully digital workflow and delivered to the patient, and no clinical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report, the newly developed RPD fabrication techniqu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workflow from analog to digit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支架制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共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方法组和CAD/CAM组,每组13例。常规制取精细印模,其中CAD/CAM组通过扫描石膏模型获取三维数据,CAD RPD支架形态,CAM切削生成支架树脂铸型,常规包埋铸造完成RPD金属支架。传统方法组以常规方法制作支架蜡型,包埋铸造完成RPD支架。临床试戴,比较两种金属支架就位情况,与口内软硬组织的密合度。采用秩和检验的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传统方法组制作的RPD支架9例就位顺利,4例经少量调磨就位,而CAD/CAM组制作的RPD支架10例顺利就位,3例经少量调磨就位。两组RPD支架均无大量调磨仍无法就位的现象发生,就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 78.0,P = 0.5)。2组患者中均有12例支架密合,1例支架存在≤3处不密合部位的现象,密合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 84.5,P = 0.760)。 结论CAD/CAM切削支架蜡型制作的RPD金属支架修复效果可以达到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