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常用藏药材生等的基原及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查阅历代藏医药文献及汉译本著作,对藏药生等的名称、基原、产地及功能主治等进行本草考证;发现生等最早记载于《四部医典》。经本草考证,12世纪前古籍文献中未见生等的优劣之分,12世纪起以品种和颜色分为赞旦生等、吉尔巴生等和松生等;搜集文献发现,其基原品种涉及无患子科、鼠李科、三尖杉科、豆科、苏木科、红豆杉科等6个科的16种植物;结合历代藏医文献及汉译本著作,判断上品藏药生等可能为产于印度、缅甸、非洲以及中国广东、云南、浙江、广西、台湾等地生长的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的干燥茎枝。其他属地方习用药,多基原藏药生等以赞旦生等、吉尔巴生等、松生等入药使用是权衡生态资源和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属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由于藏药特色资源日益匮乏,今后此类现象会更加明显,应加强开展藏药传统药性、现代化学及药理药效研究,确定最佳用药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叶熙春对痰饮病的辨治规律及其用药经验。方法:针对158例痰饮病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出频次≥10的症状40种、频次≥20的药物72种,再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最后对有意义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158例痰饮病的常见症状23种,有咳嗽、咯痰、形寒、胸闷等;常用药物有40种,如茯苓、桂枝、葶苈子、苏子、杏仁、甘草、陈皮、半夏等;症状二联有25组,如形寒和肢冷等;三联有26组,如形寒、痰多和气逆等;四联有9组,如气逆、咳嗽、痰白和痰多等;药物二联有8组,如苏子和半夏等;三联有17组,如苏子、陈皮和茯苓等;四联有5组,如陈皮、茯苓、炮姜和半夏等。结论:痰饮病核心症状有咳嗽、咳痰、气逆、形寒、胸痛等,核心药物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陈皮、半夏等,核心方为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治疗用药多以温化痰饮等功效的药物,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秦皮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临床用量为3.75~41.4 g,常用剂量为6~30 g,丸剂用量为9.25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燥湿治疗皮肤病(湿疹、黄水疮、尖锐湿疣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路感染、睾丸炎、肾盂肾炎等)、代谢类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等)、小儿惊痫发热等,为3.75~30 g;收涩止痢治疗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不育症、不孕症等)等,为6~41.4 g;除湿止带治疗带下病(盆腔炎、阴道炎等),为10~20 g,其中丸剂为9.25 g;清肝明目治疗眩晕耳鸣、眼疾(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玻璃体混浊等),为6~41.4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燥湿常配伍灯芯草、苦参等;收涩止痢常配伍白头翁、黄连、乌梅等;除湿止带常配伍黄柏、苦参等;清肝明目常配伍白头翁、决明子等.  相似文献   

4.
赵政  色佳鸿  石光 《中医药导报》2021,27(1):207-210
偏头痛的非头痛症状主要有眩晕、平衡障碍、嗅觉敏感、视觉异常等头面部症状,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身心症状,恶心呕吐、纳少等胃肠症状,以及颈部疼痛、皮肤痛觉敏感等其他疼痛症状,分别对应中医的眩晕、郁病、不寐、多寐、呕吐等。非头痛症状主要病因有痰饮、瘀血、阳气不足及气血不足等,再结合偏头痛本身辨证,复杂了偏头痛的辨证。病因中痰饮与偏头痛非头痛症状息息相关,痰饮上蒙清窍可见头痛、眩晕、嗅视觉异常,滞于胃肠可见恶心、呕吐、纳少等症状,痰浊扰心可出现睡眠障碍、情志障碍等,阻滞经络可出现诸多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食物与忌口     
《科学养生》2010,(9):14-14
当食物影响疾病的治疗,助邪伤正、添病益疾时要忌口。如荨麻疹、丹毒、湿疹、疮疖、中风、头晕目眩等症症,不宜食用海鲜鱼、虾、蟹、贝、猪头肉、鸡肉、鹅肉、鸡蛋等。又如各种出血性疾病:崩漏带下、月经过多、吐血、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尿血、痔疮等病症,不宜食用胡椒、羊肉、狗肉、烧酒等。又如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不宜食用白酒、豆类、薯类等。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对水肿从病名及分类、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均有论述.在古代文献中,水肿又有水、水病、水气等病名,分为四水、五脏水、十水、阴阳水等,可由外感六淫、湿热相兼、水渍妄行、疮毒归内、瘀血阻滞、久病劳损等致病.在治则方面,古人除运用发汗、利小便、逐水等法外,根据病因论治,或清热解毒,或活血利水,或理气化水等,并重视补益脾肾.另外,古代文献也有放血、针灸、食疗、导引等法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比如情绪波动过大、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但是“上火”也分很多种,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历代医案中小儿时行疾病的舌象、脉象特征与用药规律。方法以《历代儿科医案集成》中的634例小儿时行疾病医案为数据源,建立规范化数据库,使用频次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舌象、脉象与中药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中药之间的规律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从汉代至现代的医案634则,共涉及方剂634首,中药250种。②涉及小儿时行疾病共23种,其中以外感温热病居多。频数≥4的舌象共16种,舌质主要以红舌、绛舌、芒刺舌等热性舌象居多,舌苔以腻苔、黄苔、白苔、厚苔等居多。频数≥3的脉象共16种,以数脉、滑脉、弦脉、细脉等居多。频数≥82的中药有22项,以杏仁、甘草、连翘等居多。③发现15条舌象与中药相关性结果,如红舌与地骨皮、竹沥、瓜蒌等相关性较强,腻苔与炮姜、佩兰、麻黄等相关性较强,黄苔与党参、黄连、枳实等相关性较强,等。④发现13条脉象与中药相关性结果,如数脉与淡豆豉、葛根、玄参等相关性较强,滑脉与竹沥、忍冬藤、地骨皮等相关性较强,弦脉与夏枯草、橘络、忍冬藤等相关性较强,等。⑤置信度较高的药对为枇杷叶-浙贝母、紫菀-杏仁、薄荷-连翘等,支持度较高的药对为浙贝母-杏仁、金银花-连翘、栀子-连翘等。⑥置信度较高的舌脉关联关系为黄苔-数脉、白苔-数脉、红舌-数脉等。支持度较高的舌脉关联关系为红舌-数脉、腻苔-数脉、黄苔-数脉等。结论《历代儿科医案集成》中小儿时行疾病的舌象以湿热性舌象居多,脉象以数脉、滑脉、弦脉等居多,用药以杏仁、甘草、连翘等居多;部分特定舌象、脉象与用药之间存在相关性,部分药物之间亦存在关联规律,可作为药对配伍使用。历代儿科医案中的诊疗经验,或可为现代中医儿科临床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病大多由湿热、血瘀、肝郁、气滞等多种病因所致。郑邦本教授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以治病求因,扶正祛邪、病证结合、攻补兼施,肝脾同治等为主要学术思想,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疏肝解郁、理气健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综合疗法,将治疗肝病的中药主要分为降转氨酶、降黄疸、抗纤维化、抗病毒、调节免疫等5大类。如肝郁症状明显者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脾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血虚证候明显者选用四物汤,或单药阿胶、鸡血藤等,或采用自拟经验方升血方;脾虚者选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兼痰湿者选用二陈汤,或厚朴、莱菔子、苍术等化湿除痰之品。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可属"臌胀""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效验等特点,主要包括中药灌肠、敷脐疗法、穴位敷贴、针灸疗法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同内治法一样,八纲辨证,遣方用药,透皮给药系统亦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透皮吸收除具有消除药物浓度峰谷现象等优点,还可避免胃肠道刺激、肝脏"首关效应"等特点。外治法有单药,亦有复方,主要治则为攻下逐水、理气活血、温阳等。虚证常用黄芪、附子、肉桂等益气温阳之药;实证多为大黄、水蛭、莱菔子、芒硝等理气活血之药;攻逐水饮常用商路、甘遂、牵牛子等逐水药物;辛香类药物如冰片、麝香、远志、花椒、葱姜等药物,有促进药物透皮作用,根据中药引经药的属性,常被运用于外治方中。  相似文献   

11.
枸杞子是一味常用妇科良药。临床经验证明,将枸杞子6~12克用于女性月经过少、月经后期属于肝血不足者,可与熟地黄、山茱萸、白芍等配伍使用;用于经后或产后腰痛、经后眩晕等属于肝肾虚者,可与熟地黄、白芍、川续断、胡桃肉等配伍使用;用于女性带下属于肾虚者,可与生地黄、芡实、金樱子等配伍使用;用于产后虚弱,可与人参、当归、黄芪等配伍使用;用于女性不孕属于肾虚者,可与菟丝子、覆盆子等配伍使用,将使疗效"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2.
浅析小儿咳喘的常用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翠华  胡燕 《陕西中医》2000,21(8):375-376
收集近年常用的100首治疗小儿咳嗽的有效方剂,经分析发现止咳平喘药(杏仁、桑白皮、百部等),化痰药(桔梗、半夏等),平肝息风药(地龙、蝉蜕、僵蚕等),清热解毒药(黄芩、连翘、射干等),活血药(桃仁、丹参、当归等)其他(麻黄、桂枝等)均为临床常用药,并为临证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胃窦癌、胰头癌等许多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晚期常并发胃十二指肠梗阻,临床表现为频繁呕吐、腹胀、消瘦、进食困难等症状,患者生存质量差,临床处理较为棘手.许多患者因全身情况差或有心肺等基础性疾病而不适于外科转流、姑息切除等治疗,而且外科手术有创伤较大、恢复时间长、吻合口再狭窄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与微观证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球 《河南中医》2007,27(1):13-15
慢性肾脏病不仅包涵IgA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还包括紫癜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肾损害,以及伴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疾患。本病属中医肾热病、肾风、肾水、肾劳等范畴。临证当首分虚实,虚证用补肾、滋肝、健脾、益气等法以理虚,实证用熄风、利水、祛痰、化瘀等法以治实。见微知著,细心辨证,据证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5.
牛年话白芷     
白芷为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祛风散湿、排脓生肌、止痛等作用。白芷别名香白芷、泽芳、芳白芷等,主产于浙江杭州、河北安国、四川遂宁、河南禹州等地。近年来,山东、安徽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6.
白芷为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祛风散湿、排脓生肌、止痛等作用。白芷别名香白芷、泽芳、芳白芷等,主产于浙江杭州、河北安国、四川遂宁、河南禹州等地。近年来,山东、安徽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盈  陈力  李红兵 《吉林中医药》2013,33(3):252-253
男性尿道尖锐湿疣(MUCA)临床治疗西医以ALA-PDT、C02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及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剂等化学治疗手段为主,中医可有派特灵等成药外用、中药内服或煎汤外洗等方法.中西医结合力求优化组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白芍为临床常用的补血调经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加辅料制等,目前主流的炮制方法为酒制及炒制,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等。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古代本草、医籍,现代药典、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进行了查阅、分析、整理,从白芍的性能、功用及炮制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其现代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展开论述,以期为白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失眠注重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拥有方药、针刺、艾灸、刮痧等多种治疗方法,并重视生活调摄及精神情志等的全方位调理。本文从五脏辨证、中药治疗、针刺等常用疗法及生活调摄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对失眠的概括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三楼的中药标本馆,陈列各类中药材标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1400多件,分为海洋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四大展区。有麝香、野山参、冬虫夏草等名贵珍稀标本,中药炮制加工器械等展品。通过中药形态、功效、产地等介绍,向观众传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