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一组为溶栓治疗组共28例,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一组32例未溶栓治疗,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静脉溶栓组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少,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75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为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情况。方法:对40例首发AMI给予尿激酶溶更梗塞上关血管(IRA)再通过组与未通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通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未通组各种并发症显著高于再通组,再通组左室射血分数(LVE)显著高于未通组。结论:静脉溶栓梗塞相关冠脉再可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ST段抬高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AMI患者,根据是否获得溶栓治疗,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或抗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脑保护等对症处理,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溶栓纽23例血管再通,对照组4例血管再通,溶栓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4周平均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住院4周死亡1例,对照组住院4周死亡9例,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6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我院符合溶栓标准且资料完整的48例AMI患者按年龄段分成<60岁(18例)和≥60岁(30例)两组,并对其中30例老年AMI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分析(以同期未接受溶栓治疗的76例老年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年龄<60岁与≥60岁其溶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死率和溶栓副作用有升高趋势;老年溶栓组治疗后主要并发症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塞发生率极显著高于低龄组(P<0.005或P<0.01);老年AMI患者溶栓组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溶栓组(P<0.05或P<0.005)。提示老年(≥60岁)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并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维脑路通治疗。结果:治疗后24h及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尿激本科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发病24h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小剂量溶栓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14d,观察组83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20万U)静脉滴注,连续7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起ESS积分明显升高,对照组升高不明显;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56.63%)明显高于对照组(34.12%)(P〈0.05),总有效率(90.36%)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1.16%)(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无1例再梗塞,对照组4例无再梗塞,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小剂量(20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且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7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纽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为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10万U)静脉滴注,对照组以血塞通(0.3g)静脉滴注,共治疗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启荣 《广西医学》2002,24(8):1186-1188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2例AMI患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9.37%和14.55%(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c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2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维生素c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以尿激酶常规溶栓治疗。维生素c组在溶栓治疗前予维生素C注射液5.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比较两组再通标准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再通率相似(61.76%和58.33%),而维生素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5);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8.82%和7.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58%和16.67%)(P〈0.05);休克及总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AMI,可提高疗效,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吴趋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8):676-677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超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10万IU尿激酶溶入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患侧经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结果 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超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系统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对20 AMI例患者(均于6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前,溶栓后2小时,4小时,24小时,48小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没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含量(F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及D-二聚体含量(D-Dimer),并与正常对照组(n=2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溶栓前比较,溶栓治疗后2小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幅度降低,(P〈0.05)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48小时的指标均恢复到溶栓前水平,(P〉0.05)溶栓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溶栓治疗后AMI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减弱,纤溶活性明显增强,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志敬  贾国良  郭文怡 《医学争鸣》2001,22(21):1996-1999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UAP患50(男42,女8)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应用尿激酶,余治疗与溶栓组完全相同。患于治疗前后各取肘静脉血10mL,应用自动凝血系统检测仪及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PT,APTT,Fg含量、t-PA及PAI活性。同时对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出血并发症及心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溶栓组UAP患心绞痛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地降低(P<0.05),且显效率明显高于肝素对照组(P<0.01);心电图改善无效率降低(P<0.05),显效率升高(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无差异。②溶栓组UPA患溶栓后PT,APTT较溶栓前显延长(P<0.01),t-PA活性上升(P<0.01),PAI活性下降(P<0.01),Fg含量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PT,APTT延长外(P<0.05),余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溶栓组和肝素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除PT,APTT无差异外,余指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论:①有急性血栓形成的UAP中层得进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恶性事件发生率,提示在特定的UAP亚组中进行合理的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②UAP患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溶栓治疗可提高其纤溶功能并降低凝血活性,从而增强溶栓效果。③UAP患溶栓后PT和APT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小剂量溶栓治疗不会引起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左新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31-131
目的比较小剂量尿激酶与东菱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组和东菱克栓酶组各60例。分别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和东菱克栓酶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TT、PT、APTT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均降低,与东菱克栓酶组比较,小剂量尿激酶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小剂量尿激酶组治愈率显著优于东菱克栓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优于东菱克栓酶,且具有高效,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AMI住院病例98例,并发糖尿病35例(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63例(非糖尿病组),均在发病后12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及近期疗效。结果:开始溶栓时间糖尿病组平均为(5.68±2.24)h,非糖尿病组平均为(4.66±1.80)h,两组比较,糖尿病组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梗死血管再通率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病死率、再梗死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AMI患者的病情较重,静脉溶栓近期疗效较差,其溶栓治疗再通率较低,这与糖尿病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溶栓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措施,对于老年AMI病人的溶栓治疗,国内大多数医院比较慎重,认为此类病人溶栓治疗病死率高,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为探讨高龄老年人AMI的溶栓疗效和安全性,我院从2004年2月——2006年12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法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的变化,并分别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为9.21±0.5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为5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例(46.2%),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