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心电图特征是出现快速、不规则的房颤波,其大小、形态和出现的频率不断变化。这一系列所见通常伴有不规则心室反应(虽然在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者也可见有规律的反应);伴加速的房室交界性或心室自主节律,或心室起搏心律。在过去十多年中,我们对房颤有了更多了解。在成人中,年龄每增加10岁,房颤的发生率增加近1倍,其范围从55~64岁人群的每年每千人口新增2~3例至85~94岁人群的每年每千人口新增35例。心律失常可能是死亡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脑卒中、栓塞和心力衰竭是心房纤颤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所致的脑卒中,是无心房纤颤脑中风的2~7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所致的脑中风,是无心房纤颤脑中风的17倍。普通人群心房纤颤的发病率约为0.4%,60岁以下人群心房纤颤的发病率低于1%。随着年纪的增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房纤颤的患病率几乎达到10%。根据Framingham研究,60~6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21‰,70~7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49‰,80~89岁心房纤颤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是71‰。虽…  相似文献   

3.
心房纤颤与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AF)是最常见的伴有体循环栓塞的心脏病,在Dalen报道1000多例体循环栓塞病人中,57%有AF。AF在Fra-minghan人群中的总流行性男性为21.5%,女性为17.1‰。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5~34岁时约2.0‰,55~64岁时约增至30.0‰。大多数的AF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Hurst等发现230例AF者的92%有心脏病证据。特发性或“孤立性”AF只占AF原因的10%以下。目前非瓣膜性心脏病是引起AF的最常见原因,占50~80%。一、口服抗凝剂的治疗范围: 多年来对抗凝剂治疗 AF 病人存在着争论。同意在AF病人中用抗凝剂可预防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并推荐凝血酶原时间应延长到对照值的2至2.5倍。然而有2.4~8.1%的病人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而需要住医院或/和输血。1.0%~4.8%的病人可发生致死性出血,而以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近来研究证明用免脑促凝血酶原激酶使抗凝达到对照值的1.2至1.5倍时,会获得良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危害是心律不齐所致的主观自觉症状、血流动力的损害及血栓栓塞的危害,其发生机理多数认为是心房内折返所致.本文介绍了心房纤颤动物模型的研制,术间心外膜标测的进展,重点综述了数年来心房纤颤外科治疗方法的演变,由预激综合症所引起的心房纤颤已能得到根治,左房隔离术、希氏束切除术及走廊术均因其内在缺点而难以推广,新近提出的迷宫术因能消除心房纤颤的三个有害因素而有其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患者死亡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很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线和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综述近年来开发研制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离子通道作用机制,电生理学特性,临床应用的效果,安全性以及多种靶向作用房颤基质药物的电生理学特性,临床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尽管近年来,在房颤的非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房颤患者最常规的治疗选择.房颤的药物治疗在恰当的抗凝基础上可分为: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爱红  党安森 《山东医药》1999,39(20):48-49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研究表明,房颤易导致致命性心脏事件,并引起左心功能减退,甚至死亡。现就其治疗处理作一概述。1 初发性房颤的治疗初发性房颤的治疗包括心室率的控制及窦性心律的转复,应根据患者起病急缓,病情严重程度、原发心脏疾患及心室率的快慢,确定治疗方案。据临床观察,44%~78%新发房颤可在24小时内自行终止;随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转复窦性心律降低,<30天者占42%,>30天者占16%;用药物维持窦律的时间也缩短,房颤患者电复律后易在3~10天内发生栓塞。因此在房颤开…  相似文献   

8.
同步直流电复律心房纤颤(AF)患者使用电复律不仅可降低发病的危险,而且还可增加其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力,并且不需用抗凝剂。同步直流电复律既安全可靠又经济有效,有效率达85%。如果开始电复律无效,可用负荷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重复多次。另一种方法是当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水平时,先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治疗,数天后再进行外部直流电复律。用这些方法,90%的患者可复律。对于AF持续3天以上或心律失常时间不确定的患者,复律前应口服抗凝剂3周,使INR达2.O~3.0,以防止发生栓塞。复律后,应继续使用华法林3~4周,因此时心房虽已恢复电应激性,但仍不能正常收缩。即使AF持续时间短并且超声心动图上未见有血栓形成,但未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复律后病情仍可复发。  相似文献   

9.
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种老龄化疾病,总的人群发病率为1.0%,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6.5%,80岁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0.0%,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1]。房颤的治疗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射频消融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远期成功率可达70%[2]。房颤的治疗总体上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非药物治疗除射频消融外,还有外科手术(迷宫术)、起搏器防治(Medtronic的AT500及Vitatron的SELECTION900E起搏器)、埋藏型除颤器治疗等。尽管在非药物治疗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到目…  相似文献   

10.
心房纤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纤颤(房颤)是除了室性和房性期前收缩(早搏)以外发病率最高的心律失常。以往风心病是其主要病因,但近年来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患病比例增加。在中老年患者中病因不明的所谓孤立性房颤相当常见,本文主要就近年国内心房纤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A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成年人房颤的发病率约为0.3%~0.4%,60岁以上为2%~4%,有报道可达10%;75岁以上,超过10%。在某些老年人群统计资料中,Af发生率高达15%。房颤的病因以往居首位的风...  相似文献   

12.
郭兰敏 《山东医药》1997,37(1):48-49
心房纤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人群发生率为0.15%~1.0%,60岁以上为8%~17%;二尖瓣病变患者发生率高达79%。Af发生后有三个临床后果:①心室律绝对不齐,心率增快,患者感心悸。②心房丧失收缩功能,心室充盈时间长短不一,心功能降低。③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增加血栓形成及栓塞的发生机会。Af发生早期,药物治疗可望转复窦性心律,若复律失败,药物的作用则仅限于控制心室率,一般不能解除心律不齐、恢复血流动力学功能及减少栓塞发生的危险。临床及病理研究显示,Af患者动脉栓塞发生率为33%左右,其中75%为脑栓塞,60%以上的脑栓塞以死亡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为结局。90年代以来,Af的外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键环节是在心电生理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到Af的发  相似文献   

13.
心房纤颤心房重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威  陈君柱 《心脏杂志》2002,14(5):420-422,425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对其发生及维持机制的研究业已成为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心房纤颤与心房重构的关系及心房重构可能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100020)胡大一,杨新春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旁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达95%左右。现已应用于房速、房扑及特发性室速的临床治疗。最近,人们又用于心房纤颤病人的治疗。现仅就其治疗房颤...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近年来提出的“三P”分类方案对指导房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1月至1999年3月,我们共收治各种类型心房纤颤患者148例,按“三P”分类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8例中男92例,女56例;年龄18~82岁。均表现为心律绝对不规整、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绌,心电图示P波消失、出现f波、R-R间期绝对不规整、QRS波群正常。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心病48例,甲亢性心脏病8例,快慢综合征3例,肺心病8例,心肌病10例,高血性心脏病6例,特发性房颤4例,WPW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二维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房纤颤抗凝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而房颤病人并发卒中的危险日益受到关注。现已公认房颤病人抗凝治疗有预防塞的作用。老年人用抗凝治疗的利和弊目前仍有争论;但有充分证据说明抗凝治疗对多数房颤病人利多于弊。因有出血危险,以往医生对60岁以上病人用抗凝剂有顾虑。抗凝药剂量不足会影响疗效,而使用量过大又可引起副反应甚至死亡。新近研究通过调整用药强度、改进监测方法以及仔细选择适应证等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老年人抗凝疗法的  相似文献   

17.
心房纤颤的转律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房纤颤的转律治疗北京友谊医院(100050)顾复生心房纤颤(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转复为窦性心律,常是心血管病医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心房收缩功能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很重要,在心室多张收缩前0.08~0.18s,心房的收缩对增加心室舒张充盈量和...  相似文献   

18.
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在人群中的总发生率约0.4%,65岁以上老人心房纤颤发生率为3%~5%,60岁以后每10年发病率增加1倍,80岁发病率可达8%~10%。合并心房纤颤后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倍,如无适当抗凝,脑卒中增加5倍。现将心房纤颤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1)风湿性心瓣膜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回顾有关老年心高纤颤抗凝治疗,意义及治疗中有关注意事项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心房纤颤的研究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