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声带显微外科手术中 ,全麻及肌松条件下行喷射通气与间歇正压控制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成年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喷射通气组 ) 2 0例 ,Ⅱ组 (间歇正压控制通气组 ) 2 0例。两组均以芬太尼 3 μg/kg ,丙泊酚 2mg/kg ,阿曲库铵 0 5mg/kg静脉诱导后 ,Ⅰ组不作气管插管 ,仅在声门口行喷射通气 ;Ⅱ组则行气管插管间歇正压通气。观察比较两组的通气变化、心率、血压及术毕苏醒时间。结果 :Ⅰ组 (喷射通气组 )中 4例由于屏气导致血氧下降 ,置入支撑喉镜后心率明显增快 (P <0 0 5 ) ,血压值变化不明显 ;Ⅱ组 (间歇正压控制通气组 )心率、血压、血氧变化不明显。两组术毕苏醒时间 ,Ⅱ组 (19 0 0± 3 16)min明显短于Ⅰ组 (2 6 5 0± 3 2 4)min(P <0 0 1)。结论 :全麻及肌松条件下行声带手术 ,采用间歇正压控制通气技术优于喷射通气技术 ,麻醉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步骤方面的差异。结果:PSV脱机成功25例,SIMVPS脱机成功13例。两种脱机方式的脱机时间、PS水平、VT、f和P0.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SV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0.69kPa(1kPa=10.20cmH2O);长期带机(>7日)的PS应达0.49~0.59kPa,并应动态观察P0.1通气、氧合变化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置于0.59~0.69kPa,SIMV的f可逐渐减至6次/min;长期带机(>7日)SIMV的f减至4次/min,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同时调整PS达0.49kPa,结合常规参数变化及P0.1的变化可完成脱机过程。结论:SIMVPS脱机优于PSV脱机,尤其对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采用SIMVPS方式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是一种较佳的脱机方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91-3293
选用62例肥胖症剖宫产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拔管后采用常规鼻导管给氧,B组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持续4h,其他处理情况相同,观察术前、拔管时、拔管后0.5、2、4h各时间点的动脉血气、HR、MAP、RR及警觉/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Pa CO2,Pa02,拔管后2、4h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间点比较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RR在拔管后与术前及B组同时间点比较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拔管后2.4h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程度高。肥胖症剖宫产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临床上探讨了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低血容量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程度。24例患者分为A组(血容量正常)12例和B组(低血容量)12例。分别于IPPV时和暂停通气时测CVP,所得资料按组内配对t检验处理。结果表明:A组IPPV时和暂停运气时所测的CVP相差无统计学意义;B组IPPV时所列的CVP平均为0.958kPa,在正常范围,暂停通气时所测的CVP平均为0.442kPa,低于正常值,相差非常显著(P<0.01)。说明对低血容量患者,IPPV支持下所测的CVP值不能作为评价循环血量充足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麻中呼气未正压通气对肺顺应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舟  唐翠兰 《临床医学》2000,20(10):3-5
目的:探讨呼气未正压通气(PEEP)对全麻中肺顺应性(Crs)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腹部术患者,按照PEEP和呼气未平压通气(ZEEP)应用时间顺序的不同,随机人分为两组。I组全麻诱导后,前30分钟为ZEEP,后30分钟为10cmH2OPEEP;Ⅱ组顺序与I组相反。结果:与全麻诱导后5分钟,(基础值)相比,30分钟时,Ⅰ、Ⅱ组Crs分别降低22.3%和5.2%,Ⅱ组Crs显著高于I组。PEE  相似文献   

6.
7.
罗远国  李洪  曾军  马艳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164-416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前情况基本相同的30例全身麻醉术后的肥胖患者[体质指数(BMI)≥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拔管后采用鼻饲给氧,B组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持续4 h,其他处理方法两组相同.观察术前、拔管时及拔管后0.5 h、2 h、4 h各时点的动脉血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床旁肺活量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4 h X线胸片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PaCO2、SpO2拔管后2 h、4 h与术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改变明显(P<0.05).B组VAS评分拔管后2 h、4 h与A组同时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A组床旁肺活量在拔管后2 h、4 h与术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降低明显(P<0.05),且有部分肺不张病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肺不张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对健康和急性肺损伤(ALI)犬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和ALI犬,分别用IPPV和APRV模式通气,观察通气期间血流动力学、血气和呼吸生理的变化。结果对健康犬,采用相似的峰压进行通气,APRV的平均气道压高于IPPV,除平均肺动脉压外,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两者差别不显著。对ALI犬,采用相似的平均气道压通气,IPPV的峰压显著高于APRV,而血流动力学、血气变化相似,APRV时PaO2/FiO2比值显著优于IPPV时。结论APRV与IPPV相比,能以较小的峰压达到相似的通气效果且氧合功能优于IPPV,更适用于ALI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适宜的呼气末正压(PEEP),研究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交叉试验方法.选取11例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经漂浮导管、桡动脉导管进行持续心排血量(CO)、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动脉血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和气道压力监测.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的PEEP定为0、5、10和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不同水平PEEP各用30 min;交替使用PRVCV和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PC-SIMV+PSV)各60 min;观察4种PEEP水平和两种通气模式下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不同水平PEEP时肝移植术后患者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CVP及MPAP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在PEEP为10 cm H2O和15 cm H2O时显著高于PEEP为0和5 cm H2O时;不同水平PEEP对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供给(DO2)、氧消耗(VO2)、氧摄取率(O2ER)均无明显影响.PRVCV模式时平均气道压明显低于PC-SIMV+PSV模式[(8.78±1.53)cm H2O比(11.64±3.30)cm H2O,P<0.05];PRVCV模式时VO2虽低于PC-SIMV+PSV模式,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种通气模式对患者的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氧代谢动力学指标并无显著影响.结论 为减少对患者体循环及移植肝脏血液回流的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通气支持时宜选用5 cm H2O的低水平PEEP.PRVCV模式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患者呼吸支持和脱机过渡较为理想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研究组采用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2、24h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支持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10-2011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14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72和对照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间歇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通气时间较短,机械通气损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了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哮喘中,如何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做好监测的经验体会。观察患者呼吸与呼吸机同步的情况,及时处理与呼吸机对抗的矛盾。机械通气合并全身麻醉时,注意气道压力、吸气峰值,防止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丽清  江英  刘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911-1913
目的探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200mg/kg。对于仍有呼吸困难需无创通气的患儿46例,随机分成为SNIPPV组22例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4例。比较两组通气后血气指标及无创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无差异,SNIPPV组血气指标较NCPAP组恢复时间迅速,PaCO2下降明显,无创通气时间缩短。结论SNIPPV作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治疗NRDS是可行的,且比NCPAP模式更有效,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麻醉中间歇通气呼吸暂停法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效果,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择期行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患儿20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全麻,当SpO2达100%和PERCO2低于30mm/Hg时拔出气管导管立即手术,当SpO2达97%时重新插入气管导管及过度通气,如此反复午术毕。术中检测动脉血气,监测MAP、HR、SpO2和PERCO2,记录术者对于术条件的订估情况、苏醒时间及术后有关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内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苏酬时间为(7±3)min。在手术过程中,PCO2及PaO2虽有波动,但均在临床允许范同内;各观察时间点MAP、HR、Sp02、ptt和PaCO2维持稳定(P〉0.05)。术者评估手术条件的优良率为90%,未见有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发牢为15%。结论红丁术医师、麻醉陕师和护士密切协作下,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麻醉法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中,护理上需侧重呼吸及气道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持续气道正压比例压力支持自动管道补偿 (CPAP PPS ATC)与双水平气道正压压力支持通气 (BIPAP PSV)两种模式撤机方法的结果。方法 :CPAP PPS ATC组 42例 ,BIPAP PSV组 40例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 ,比较两种通气模式、起始参数的调节、解决通气机依赖特点及撤机成功率。结果 :两种模式的撤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两种模式均无人机对抗 ,CPAP PPS ATC模式较 BIPAP PSV模式对通气机依赖患者有更大的自主性 ,更容易实现撤机。结论 :BIPAP PSV为压力控制与自主呼吸相结合模式 ,CPAP PPS ATC为自主模式 ,CPAP PPS ATC是一种更好的机械通气撤机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 (NPPV)和有创正压通气 (IPPV)救治急性呼吸衰竭 (ARF)的临床效果 ,评估NPPV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各种原因所致ARF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 (2 6例 )和IPPV组 (2 6例 ) ,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NPPV和IPPV。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结果。结果 NPPV组有 7例 (2 6 .9% )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IPPV ,其中 4例 (15 .4 % )死亡。IPPV组死亡 5例 (19.2 % ) ,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治疗有效患者在分别接受NPPV和IPPV治疗后 6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显著改善。N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IPPV组 (P <0 .0 5 )。N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PPV组 (P <0 .0 5 )。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ARF患者中 ,应用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IPPV相似。实施N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且因为无创伤性 ,N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ARF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中分别应用无创高频通气(NHFV)、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0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撤机后采取NIPPV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65例,撤机后采取NHFV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7 d内撤机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7 d内撤机成功率为72. 31%(47/65),对照组为80. 00%(52/6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HFV、NIPPV用于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的7 d内撤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NHFV的无创通气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联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抢救1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前:pH为7.22±0.08,PaCO_2为8.02±0.52kPa(60.30±3.91mmHg),PaO_2为6.06±0.25kPa(45.56±1.88mmHg);联合通气后:pH为7.39±0.04(P<0.05),PaCO_2为5.54±0.31kPa(P<0.01),PaO_2为940±0.26kPa,(P<0.01)。心电图S-T段及T波异常明显好转。治愈9例,好转2例。结果表明:SIMV和PSV联合运用能改善患者有效通气而不增加呼吸功,减少因机械通气而发生的氧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对循环系统无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78例,根据通气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插管上机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上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减低插管上机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