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腹泻住院的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观察。结果 176份标本中,检出4种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小圆病毒)。病毒检出率为47.7%。结论 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存在上述4种病毒,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
对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例慢性腹泻患儿,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对照组进行了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次(X1)、营养不良(X2)、急性期无选择应用抗生素(X3)、粪霉菌阳性(X4)与婴幼儿慢性腹泻有关联。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筛选出2个危险因素,即急性期无选择地应用抗生素、粪霉菌阳性。趋势χ2分析发现急性期所用抗生素种数越多发生慢性腹泻病的风险越大;营养不良越严重发生慢性腹泻病的风险亦越大。提示:纠正营养不良,在病原学诊断基础上,有选择地使用抗生素,避免肠道霉菌感染对减少婴幼儿急性腹泻慢性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目前,病毒性腹泻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在小儿病毒性腹泻病的主要病毒构成比中,除轮状病毒外,近年来由人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HUCV)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日益引起重视。HUCV包括二个属,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virus,NLVs)和札幌样病毒(Sapporo—likevirus,SLVs),根据病毒抗原性和核苷酸序列多样性,又将NLVs分为G工和GII两个基因型。为了解昆明地区婴幼儿HUCV腹泻感染状况的临床特点、基因分型,本研究收集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非细菌性腹泻患儿大便标本共计311份,进行HUCV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50万~250万5岁以下婴幼儿死于腹泻有关的疾病或并发症,其中85%的患儿来自发展中国家~([1]).在腹泻病的多种病原体中,现已证实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腺病毒(ADV)是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5.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每年大约有1060万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其中腹泻病是主要的死因之一,每年全球大约有150万~200万婴幼儿死于腹泻有关的疾病或并发症。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近50万个孩子死于轮状病毒(RV)感染疾病,全世界住院治疗三分之一的腹泻病人为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1973年由Bishop等在墨尔本,研究婴幼儿胃肠炎的十二指肠黏膜细胞活检标本中发现。人轮状病毒(HRV)是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70万例患儿因此死亡。HRV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粪一口传播”,但也可能存在“呼吸道传播”,高危人群主要为6月龄~3岁的婴幼儿。疫苗能较好控制HRV重症腹泻。现就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A组轮状病毒(RV)在秋季婴幼儿胃肠炎(腹泻)粪便中阳性检出率可达50%左右。然而健康婴幼儿粪便中是否带有该病毒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太仓城内160名健康婴幼儿粪便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采集太仓城内3所托儿所6月~4周岁婴幼儿的粪便,共160份,收集后证实婴幼儿在1周内无腹泻体征,其中6月~2周岁年龄组的标本74份,3周岁~4周岁年龄组的标本86份,待检前置4℃冰箱保存,不超过2天。表1 160份粪便标本RV测定结果年龄男(63份)阳性数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台州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毒分型。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台州市578例病毒性腹泻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儿的粪便标本,对病毒分型、分布与患儿年龄和季节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578例患儿中检出4种病毒,共604株,诺如病毒(NV)占38.74%,轮状病毒(RV)占31.29%,星状病毒(ASV)占17.05%,肠道腺病毒(EADV)占12.91%。NV分型以GⅡ型为主,RV分型以G3型、P[8]型、P[8]G3型和P[4]G2型为主。12~<24个月患儿的病毒总检出率最高。各季节病毒总检出率整体比较,秋季、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春季和夏季,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RV是台州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类型,以GⅡ型NV和G3型、P[8]型RV为主,12~<24个月患儿为高发群体,秋冬季为病毒性腹泻高发期,临床上应根据以上特点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8.
许菊玲  季丽娟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98-1899
秋季腹泻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估计我国5岁以下小儿中腹泻病约平均每年2.5次/人,而秋季腹泻约占87%,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近几年发现诺如病毒(NOV)也是导致秋季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秋季腹泻的治疗有口服补液、早期恢复进食、补锌,能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和减少腹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方法于1997年4~10月,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1987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例慢性腹泻患儿为病例组,分别以急性腹泻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进行了1:4配比和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以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有效控制其他因素的混杂偏倚后,无论是以急性腹泻患儿为对照,还是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急性期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都是慢性腹泻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61(OR95%CI1.15~27.36)和16.92(OR95%CI2.67~107.32),而且趋势x2分析发现,急性期所用抗生素种类越多,OR值越大。结论急性期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是慢性腹泻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早期加强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婴幼儿急性腹泻慢性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婴幼儿腹泻三种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诺瓦克样病毒(NLV)及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状况及其型别特点,我们对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门诊或住院的29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这三种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29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采自福建省立医院因腹泻病住院或门诊的患儿,诊断标准按1993年10月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将收集的粪便标本以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小双节病毒在成都市腹泻婴幼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7-12月腹泻婴幼儿(≤5岁)粪便样本428份,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小双节病毒,同时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人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 检出小双节病毒感染36份,检出率为8.41%(36/428)。其中Ⅰ型9份、Ⅱ型25份、Ⅰ和Ⅱ型共同感染2份,检出率分别为2.10%(9/428)、5.84%(25/428)和0.47%(2/428)。小双节病毒与其他腹泻病毒合并感染共31份。调查期间小双节病毒检出高峰为8、9月,主要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小双节病毒是引起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之一,以小双节病毒Ⅱ型为主,2岁以下婴幼儿是其高发人群,8、9月为其下半年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2.
夏天来临,又到了腹泻病的高发季节。腹泻病的原因很多,以感染性腹泻为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原虫等。细菌中大多为弧菌、痢疾菌、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等。近十多年来,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逐年增多,是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中病毒感染的构成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小儿急性腹泻提供病原依据。方法 采用 ELISA 法、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北仑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相关病毒检测。结果 送检300份标本中检出阳性123株,检出率为41.00%。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25.00%(75/300),包括1型30株和2型45株;其次为轮状病毒 A 型,共检出31株,检出率为10.33%。小儿急性腹泻相关病毒阳性检出率在一年中以冬季检出率最高;同时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P <0.05)。结论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已成为本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4.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急性腹泻,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我院于2006年对婴幼儿急性腹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锌剂治疗,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腹泻为人类常见病,尤其婴幼儿,估计每年发展中国家腹泻病例有35亿。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等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仍在全球发生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儿童有较高死亡率,发展中国家每年死于腹泻约500~1000万人。随着检测手段的更新,新的病原不断发现。近20年来在对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进一步认识的同时。对疾病的防治有了很大提高,兹将感染性腹泻病原(细菌和病毒)方面的进展简介如下。 一、细菌性腹泻病原 (一)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有O、H和K抗原。根据O抗原将大肠杆菌分170个血清型,其中许多血清型能引起人类腹泻。致腹泻大肠杆菌根据其毒力、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不同分成5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腹泻病防治研究的现况与前景北京医科大学魏承毓1引言所谓腹泻病者,确切地讲,应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症候群、病因复杂多样,但最主要的仍是以细菌、病毒、肠道寄生虫等生物性因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根据WHO确认的定义,凡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汕头市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为病毒性腹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澄海人民医院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双色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检测粪便样品共825份,总检测阳性率为24.97%,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48%和8.48%。0~1岁年龄组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患者。病毒性腹泻全年均有发生,冬季(48.84%)阳性率最高,夏季阳性率(8.70%)最低。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的季节是冬季38.60%,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季节。诺如病毒呈常年散发。结论2012-2013年汕头市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冬季阳性率较高。各年龄组人群都可感染,1岁及以下婴幼儿是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工作重点人群,应加强其监测。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泻病是世界范尉内影响童健康的常见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细菌性腹泻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毒引起的腹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能引起人类腹泻的病毒主要包括:轮状病毒(rotavirus,RV)、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es,HuCVs)、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肠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Ad)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急性腹泻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加用推拿手法和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患儿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治愈率(87.5%)高于对照组(67.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常山县人民医院报告的婴幼儿(0~3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轮状病毒检出率、描述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并探讨免疫接种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关联.结果: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率1.19%,婴幼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人中轮状病毒检出率34.01%,11月至次年4月为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峰时段;1~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例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38.54%,免疫接种一剂次者占98.69%.研究对象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存在统计学关联(x2=14.76,P<0.001);6~12月龄阶段接种轮状疫苗与发病的关联也有统计学意义(x2=10.75,P<0.001).结论:常山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与温州王金文、丽水丁友法等研究结果一致.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保护作用,婴幼儿在6~12月龄阶段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