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维生素B6 降低吡喹酮化疗血吸虫病所致主要副作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流行村 6~ 60岁村民为研究对象 ,试验组和对照组共观察 3 2 8对 ,试验组一次顿服吡喹酮和维生素B6 ,对照组一次顿服吡喹酮和安慰剂 ,两组吡喹酮用量 ,6~ 14岁对象按 4 5mg/kg体重计算 ;15~ 60岁对象按 4 0mg/kg体重计算 ,以 60kg为限。维生素B6 用量 ,6~ 14岁对象2 0mg/人 ;15~ 60岁对象 3 0mg/人。 结果 试验组吡喹酮副作用发生率为 73 .78% ,对照组为 81.10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神经、消化系统主要副作用发生率试验组为 72 .86% ,对照组为 79.5 7% ,两者差异亦显著 (P <0 0 5 )。头昏副作用消失的时间 ,在 2、4、6、8、10h以内 ,试验组副作用累计消失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 维生素B6 有降低吡喹酮化疗血吸虫病所致主要副作用发生率的作用 ,同时还可加快头昏副作用的消失 ,缩短反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比较了吡喹酮和羟氨喹对曼氏血吸虫病的疗效。8~14岁、大便曼氏血吸虫卵阳性的当地某小学的男、女学生,分为3组:吡喹酮组、羟氨喹组和不治疗的对照组。吡喹酮(Biltricide,Bayer,AG)每片600mg,按40mg/kg计算,羟氨喹(Vsncil,Pfizer)每胶丸250mg,按15mg/kg计算,均单剂口服给药。分别在服药后24小时,和服药后1、2、6个月各随访一次。药物的副反应除腹部不适吡喹酮组(63%)显著高于羟氨喹组(16%)外,其余基本相同。副反应均轻微,历时短暂,不需特殊处理,而在血吸虫病的症状改善和减少虫卵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具有预防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的作用,表现为既能杀死侵袭宿主皮肤的血吸虫尾蚴,又能杀死侵入宿主皮肤内的童虫(乐文菊1985,肖树华1986,中国药理学报).本文报道吡喹酮对已侵入小鼠皮肤组织内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方法 药物吡喹酮溶解于聚乙二醇(PEG 400)中,浓度为40~60mg/ml。 光学显微镜观察取18~22g的雌小鼠,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300~4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3h后给服吡喹酮400mg/kg。给药后0.5、2及24h,取接种部位皮肤收集童虫,滴加0.03%美蓝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虫体的形态变化及虫体着色情况;或将皮肤固定于10%福尔马林中,制备厚度为7μm的石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在群众性治疗血吸虫病中吡喹酮的适宜剂量和疗程,进行了临床比较研究。706例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总剂量50mg/kg,疗程1天,238例;2.总剂量60mg/kg,疗程2天,244例;3.总剂量72mg/kg,疗程3天,224例。每天剂量分3次服。为客观地评价药物副作用,其中336例在服吡喹酮前、后共3~5天给予酵母片作为安慰剂进行自身对照比较。 所有患者除2例外均按期足量完成疗程,主要药物副作用为头昏、头痛、乏力等。逐日观察各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吡喹酮则与酵母片的有显著差异。治毕除2例心电图发现早搏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肌电图均无异常变化。治毕6个月粪便毛蚴孵化阴转率三组分别为1.00%(131/131)、96.9%(126/130)及99.2(127/128)。结果表明三组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相仿。因此,总剂量50mg/kg的一天疗法在群众性治疗中同样可取。  相似文献   

5.
对用吡喹酮一个疗程的剂量后仍高热不退,症状无改善的28例(男23例,女5例)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下简称急血),采用吡喹酮双疗程进行治疗。 患者平均年龄17.2岁。其中0~7岁1例(占3.6%),8~14岁12例(占42.9%),15~30岁12例(占42.9%)30岁以上3例(占10.7%)。农民14例(占50%),渔民1例(占3.6%),学生12例(占42.9%),学龄前儿童1例(占3.6%)。 病原检查:大便集卵阳性19例(67.9%),孵化阳性18例(64.3%),血吸虫病免疫反应皮试与间接血凝双项阳性7例(25%)。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为进一步探索大剂量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过程中 ,EKG(心电图 )和 ALT(丙氨酸转氨酶 )的变化及影响 ,笔者就 1 989年以来 ,我院收治的 3 0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采用大剂量吡喹酮 (总剂量为 1 2 0 mg/ kg)短程疗法 (分 2日口服 ,每日 2次 ) ,观察治疗前后 EKG、ALT的变化情况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3 0例急性感染病例 ,均有疫水接触史 ,有发热、肝脾肿大 ,粪便集卵孵化发现血吸血虫卵或毛蚴 ,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者。男性 2 0例、女性 1 0例 ,年龄 1 5~ 55岁 ,其中 1 8~ 3 5岁 2 6…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和梅毒有可能出现赫氏反应,我站自1986~1989年收治的156例急性血吸虫病人中,101例(64.74%)在首剂服用吡喹酮后出现畏寒,寒颤、高热,原有毒血症状加重等类赫氏反应。 临床资料 156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均系男性,轻型占58.97%(92/156),中型占28.84%(45/156),重型占12.18%(19/156)。有典型疫水接触史的占98.72%(154/156),所有病例症状、体征典型,均经粪便查获血吸虫卵而确诊。治疗方法:采用吡喹酮成人总量按120mg/kg,儿童(30kg以下者)按140mg/kg,6d疗法。其中48例于疗程结束后仍有发热或已降至正常而又回升者,加用吡喹酮,总量按60mg/kg,(30kg以下者按70mg/kg)2d疗法。  相似文献   

8.
体内外实验证明,吡喹酮无明显的抑制成熟日本血吸虫卵孵化的作用,但可使毛蚴的活动能力受到影响或使其活动异常,为进一步探讨毛蚴生理特性的变化,我们观察了吡喹酮对毛蚴趋性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4~25g),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35d后随机取感染鼠3只,设为实验1、2、3组;每鼠从口腔灌注0.5ml 0.3%吡喹酮悬液(吡喹酮原粉溶于0.3%羧甲基纤维素钠中,药物浓度30mg/ml),实际灌注药量约600mg/kg。另取1只未经服药的小鼠,设为对照组。 投药24h后,解剖以上小鼠。参考Dresden法取其大肠各1g,并收集虫卵。取各鼠虫卵悬液2ml于小试管中孵化,30min后吸取等量管口毛蚴悬液投入实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日本棘隙吸虫病的治疗药物与方案,我们对50例粪检阳性病例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观察。50例分层随机抽样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喹酮20、10、5mg/kg顿服,各15、17和17例,另2mg/kg1例。上述3组治后1月粪检阴转率依次为86.7%(13/15)、94.1%(16/17)和100%(17/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mg/kg者治后1月粪检仍阳性,但大便虫卵较治前减少94.4%。结果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药物副作用较轻,疗效较好,给药简便。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5~10mg/kg顿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湖沼垸内水网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防制对策,1987—1990年选定9个血吸虫病重流行村,进行了人、牛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效果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防治方法1 每年秋季对5岁以上人群凡粪检、皮试及询诊有明显症状体征者均用吡喹酮(系上海天平制药厂生产)50mg/kg治疗(送药上门,看服到口),1d2次分服,并连续观察5-7d副反应。2 由农牧兽医部门负责耕牛的查治工作,于每年秋后用吡喹酮粉剂30min/kg1次性饲喂粪检阳性牛。3 每年春、秋季系统抽样调查钉螺,框距为5—10m。并于每年秋季铲草皮抽槽土埋灭螺,五氯酚钠10g/m2喷洒易感地…  相似文献   

11.
吡喹酮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吸虫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左旋同分异构体中。此药不仅能杀死血吸虫成虫,还可以抑制宿主组织内的虫卵周围炎症反应。本实验应用小剂量的左旋吡喹酮治疗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观察其对肝脏病变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体重20~22g 雄性小鼠120只经腹部皮肤感染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30d,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1)左旋吡喹酮治疗组(简称 LPQ 组),以75mg/kg 左旋吡喹酮(LPQ)悬液灌胃给药;(2)消旋吡喹酮治疗组(简称 PZQ 组),以150mg/kg 消旋吡喹酮(PZQ)悬液灌胃给药;(3)对照组,不给药。每组分别在给药后3、7、14、2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现经羟氨喹反复治疗的病人中分离出的曼氏血吸虫株对羟氨喹已产生抗性,而对吡喹酮敏感;因此作者对吡喹酮作为治疗晚期肝脾型血吸虫病的替代药物进行了评价。作者用吡喹酮治疗15名10~55岁男性埃及人。治疗对象的选择标准是脾在肋缘下超过5cm,2次曼氏血吸虫虫卵计数的平均数≥100个/g粪便。除1例肝萎缩外,所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有效剂量,期望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节约费用。方法选择3~68岁21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随机配对分为顿服吡喹酮25mg/kg和40mg/kg A、B两组。A组111例(试验组);B组10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人群服药后的副反应。两组部分志愿者服药后2h及4h作血药物浓度测定,治后5个月粪检疗效考核。结果两组服吡喹酮后2h、4h的血药浓度均有有效杀虫浓度。药物的副作用以25mg/kg组更低。治后5个月两组虫卵减少率分别达97.08%、97.98%,两组间治前、治后均无显著差异;治后5个月复查,两组粪便虫卵阴转率分别为79.07%和89.55%,均有较好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25mg/kg低剂量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疗效保证,副反应轻,节省费用,是血吸虫病大规模化疗中一种可推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疗效与感染度的关系,我们于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进行了比较观察。 方法 一、观察对象239例血吸虫病患者均为农民。男性188例,女性51例,年龄6~60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68例,50岁以上9例。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以来,我站应用上海第十一制药厂生产的吡喹酮片(批号840201,每片含吡喹酮200mg),治疗住院1953例血吸虫病人,引起红斑形药疹5例,现简报2例如下。例1 女,26岁,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986年5月18日开始服吡喹酮片,于9:00服3片(600mg),13:00再服3片,14:00渐觉全身燥热、搔痒、颜面潮红、浮肿(眼睑尤甚)、咽喉部水肿、憋气、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有散在性红斑形皮疹。立即停药,给地塞米松10mg加入50%葡萄糖60ml静脉推注,15:30喉部水肿渐减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989年在大山区山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四川眉山县海珠乡和郑军乡进行化疗消灭传染源,以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研究,这里仅就3年来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一、方法 (一)、药物:由南京制药厂提供按总量40mg/kg,顿服,由医务人员送药上门看服。 (二)考核方法:每年10月份用尼龙袋集卵孵化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吡喹酮治疗历年来确诊为慢性血吸虫病,因合并心脏疾病未作病原治疗的10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14岁以下2例,15~29岁1例,30~59岁4例,60岁以上3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4例,肺原性心脏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冠心病3例。入院时心脏功能失代偿程度: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2例。于心衰基本控制后服吡喹酮,成人总剂量为60mg/kg(儿童70mg/kg),分6次口服,疗程2日,同时继续治疗合并病。  相似文献   

18.
自阿苯达唑、吡喹酮问世以来,对脑囊虫病的治疗多为单独用药。为了提高其近期治愈率,并减轻治疗中的副反应,我们对46例脑囊虫病人采用了先投阿苯达唑,后投吡喹酮的治疗方法,并于2疗程后半年以上进行复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8~56岁,平均34岁;病程10d~17年,平均2.5年。46例中有颞癫发作者35例(76.09%),其中大发作32例,小发作1例,局限性发作2例。间歇性发热3例(6.52%)。头痛、头晕37例(80.43%),恶心8例(17.39%),伴呕吐6例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我们用吡喹酮、干芜散治疗囊虫病37例,结果如下:一、治疗对象:病例中有皮下结节者33例,均经结节活组织检查确诊。无皮下结节者4例,均有神经精神症状,经脑CT和免疫学检查而确诊。病例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6~55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多数为1~5年。二、药物分组甲组:12例。吡喹酮剂量10mg/kg/d,3次/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观察山奈酚 (Kaempferol, KA) 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探讨其预防血吸 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8只)、 吡喹酮组 (8只)、 吡喹酮+山奈酚4个剂 量组 (5、 10、 15、 20 mg/kg)(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5组小鼠同时感染日本血吸虫, 感染6周后吡喹酮组及吡喹 酮+山奈酚4个剂量组给予吡喹酮连续灌胃2 d, 其后吡喹酮+山奈酚4个剂量组分别以5、 10、 15、 20 mg/kg山奈酚连续灌 胃6周, 吡喹酮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肝脏, 以苏木精?伊红 (HE) 和Masson胶原纤维 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和肝纤维化程度; 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TGF?β1、 Smad2/3、 Smad7蛋白的表 达情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Smad2/3、 Smad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果 与吡喹酮组小鼠相比, 吡喹酮+ 山奈酚4个剂量组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小, 纤维化程度较轻, 肝组织Smad2/3 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低,Smad7 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 结论 山奈酚通过减少肝组织内TGF?β1、 Smad2/3的表达 及增加Smad7的表达, 能明显减轻吡喹酮杀虫治疗后虫卵肉芽肿所致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