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02年以来,我们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蒂部进行改进后转位修复足跟、踝及足背皮肤缺损,临床应用7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小腿中下1/3段骨、钢板外露,踝足部、前足的组织缺损。方法对永平县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创伤致小腿中下段骨钢板外露,踝足部、前足的组织缺损,用该方法进行修复后分析。结果15例不同患者均达到皮瓣存活,修复创面良好,随访14—24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骨科医师熟练掌握该皮瓣术式,可以降低患者截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该地区高能量创伤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经验。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不腿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底外侧慢性溃疡1例,应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岛状皮瓣修复膝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结果: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有2cm坏死,结论:此皮瓣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手术操作简便,但不适用于不足背远侧1/3的皮肤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芳  杨忠庆 《云南医药》1997,18(6):446-447
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赵晓芳雷云坤方睿才杨忠庆踝周围及跟部皮肤缺损,深部组织外露一直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称较难处理的问题,随着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近年来利用带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上述部位皮肤缺损的临床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在小腿后外侧设计逆行切取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对26例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逆行转位修复,皮瓣血管蒂长度最长16cm,皮瓣面积最大可达18cm×12cm。结果25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便,成功率高,可做为足跟、踝、足背中部以近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合适供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14例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和(或)钢板外露.结果 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运丰富,不损伤主要血管,安全可靠的特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胫前、踝部、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且皮瓣有部分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下胫前、踝部、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边缘水泡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6例皮瓣经8个月~2年(平均16个月)随访,皮瓣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们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均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予以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体会。方法:自2004年9月至今对14例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结果:其中一例皮瓣远1/3坏死,其余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腓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踺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4cm,蒂长5cm~8cm。结果本组8例术后皮瓣均成活,7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表层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术后5例经3个月至4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佳,外观较满意,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设计容易,操作简便,无需牺牲知名动脉,不需吻合血管,且皮瓣可获得较长蒂部,旋转灵活,皮瓣成活率高,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文胜  郑承泽 《河北医药》2002,24(8):638-639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及经验。方法 以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贴骨瘢痕、溃疡共 10例。皮瓣切取面积 5cm× 5cm~ 15cm× 9cm。结果  8例皮瓣成活良好 ,伤口Ⅰ期愈合 ;1例皮瓣远端边缘 0 .5cm坏死 ,经清创、换药 2周后伤口愈合 ;1例皮瓣坏死 ,创面后经植皮愈合。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 ,切取简单安全 ,不牺牲主要血管 ,覆盖范围广 ,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对年龄较大者 (>60岁 )要慎重。  相似文献   

12.
自从Bertelli和Masquelet等[1]首先对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并开展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人体各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在四肢发掘了许多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供区[2],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但在以远端蒂逆行转移时是否需要对小隐静脉进行处理观点不一[3].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腿下端、足跟及足背、足底创面的修复办法。方法:应用蒂在远端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创伤14例,慢性溃疡4例,瘢痕2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12cm,最小6cm×6cm。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修复、覆盖,随访3个月~3年,平均1.5年,皮瓣愈合良好,外观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设计及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满意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Maquelet等提出以小腿浅感觉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小腿以下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以来,国内相关献也分别先后报道了这种皮瓣的临床应用和解剖研究。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3年8月,以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应用于临床20例,皮瓣全部成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在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足背及跟部缺损共16例,皮瓣面积最大20cm×13cm,最小6cm×4cm。结果皮瓣均成活,1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1例皮瓣静脉回流不足渗液1个月余,经换药后均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在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满意,适合各级医院开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方镇  卓巍  李进悦  黄明 《淮海医药》2011,29(5):385-387
目的 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9月对12例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跟腱外露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创面面积最大6 cm×8 cm,最小3 cm×4 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9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有浅表感染,1例因骨髓...  相似文献   

17.
<正>踝周皮肤缺损(包括小腿下1/3至足跟区域)的修复是骨科一大难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0-06-2006-06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此类缺损36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踝、跟、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根据创面大小,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1/3、踝、跟、足部软组织缺损31例,切取皮瓣范围5cm×6cm~12cm×1ce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术后26例(83.9%)逆行皮瓣全部成活,5例远端浅表或部分坏死,经换药、Ⅱ期清创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技术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成活率高,便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赵维彪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5):835-835,i0001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踝周及跟底皮肤缺损的病例,取小腿后侧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4.5cm×3.5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存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跟底及踝周皮肤缺损,提供一个较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