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出现吞咽困难3月余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行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38cm处可见一新生隆起物,与周围食管粘膜边界清晰,向管腔突出,致管腔明显狭窄,隆起物表面紫红色,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取材送病检,胃镜其他部位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出现吞咽困难3月余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行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38cm处可见一新生隆起物,与周围食管粘膜边界清晰,向管腔突出,致管腔明显狭窄,隆起物表面紫红色,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取材送病检,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3岁。因进食梗噎20天就诊。X线造影:食道下段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癌。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5-40cm处不规则隆起。病理诊断:食道下段黑色素瘤。于2003年11月4日入院。查体:皮肤未见黑色素斑,眼鼻口腔黏膜未见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003年11月14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左开胸食道下段肿瘤根治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可见上皮样、梭形、多边形的瘤细胞,呈片状、弥漫状浸润,并可见多量棕褐色色素颗粒.邻近的食管鳞状上皮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增生.免疫组化S-100阳性;HMB45阳性;Vimetin阳性;CK阴性;P53阳性;PCNA阳性;黑色素染色强阳性.结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应与食管的低分化癌及肉瘤鉴别,也要排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人体暴露在外的部位,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在其他部位,例如黏膜表面,而且多见于老年人,发现时往往已属晚期,临床诊断皮肤黑色素瘤较困难。黑素细胞在食管鳞状上皮及基底膜中有少量存在,可能是黑素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黑色素瘤的发病前体。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极易发生局部侵犯及早期转移,尽管根治性手术、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早期诊断仍是个困扰临床的难题[1]。本文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十分罕见,约占食管原发肿瘤的0.1%-0.2%,其中多数在日本。2005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恶性黑色素瘤,大多发生于皮肤,其发生率占皮肤恶性肿瘤的9.6%,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1].而发生于食管的恶性黑色素瘤(Esop-hagusmelanoma,EM)罕见.自1906年Baur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已有数10例报道.现本院发现2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2009年收治的10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预后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探讨.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年龄51.1岁,男女比:1.5∶1,好发于食管中下段,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管癌相似,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是确诊方法,10例均经接受手术,1例单纯手术,1例行术前和术后放疗,7例行生物化疗,1例术后死亡,手术死亡率10%.患者生存时间6~204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结论 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高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和生物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侯建彬  周福有  李沛 《广东医学》2007,28(10):1563-1563
患者,女,66岁,因在进普食时感觉吞咽不顺4个月,自觉症状加重伴有吞咽疼痛1个月,于2006年7月3日到我院就诊,行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30~35 cm灰白色、黑色沉着物,黏膜糜烂、隆起.活检病理报告:食管低分化恶性癌,有大量黑色素,黏膜内有黑色素浸润,符合恶性黑色素瘤.既往体健,2006年7月5日入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3岁。因进食哽咽20天就诊。X线影像见食管下段充盈缺损.诊断食管癌。胃镜检查:食管下段距门齿35-40cm处不规则隆起。病理诊断:食道下段黑色素瘤。于2003年11月4日入院。查体:皮肤未见黑色素斑。眼鼻口腔黏膜未见色素沉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11月14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左开胸食道下段肿瘤根治切除.弓上食管一胃吻合术。术中见食道下段贲门上4cm处一肿物。  相似文献   

11.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 PMME)十分罕见,约占食管原发肿瘤的0.1%-0.2%^[1],国内报道50余例。2008年9月我院收治1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以“咽下梗噎感 4 0余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患病以来 ,食欲差、进行性消瘦 ,胃镜见胃体、胃窦变形 ,后壁可见一约 3cm× 7cm巨大溃疡 ,周边结节状隆起 ,取 4块组织活检 ,临床诊断“胃癌”。1.1 病理检查灰白色小米大组织四块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 ,镜下见粘膜层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 ,腺体规整 ,粘膜下层有散在组织细胞样细胞 ,胞浆内有褐黄色颗粒 ,偶见单核及多核巨细胞 ,无明显异型性。诊为“粘膜慢性炎伴异物巨细胞反应”。因与临床诊断及大体所见明显不符嘱再次活检。第二次取组织 6块 ,其中一块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约占食管原发肿瘤的0.1%~0.2%,2007年3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2例张良华,潘友民,汤应雄,张本固,陈启福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心外科,武汉430030关键词黑色素瘤;食管肿瘤中图法分类号R739.5,R73我院胸心外科近几年手术治疗了2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malig...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食管的恶性黑色素瘤罕见。1 90 6年 Baur首次报道该病以来 ,国内已有数十例报道。临床上该病术前易误诊 ,治疗意见亦有分歧。现报告我院自1 977年 9月 -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3例病人 ,并结合文献对该病临床诊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男 ,5 6岁 ,因进食阻挡感 5个月入院。食管钡餐示食管下段 6cm长充盈缺损及狭窄 ,食管壁僵硬 ,粘膜破坏。诊为下段食管癌 ,行手术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 ,术后 1 4d顺利恢复出院。病理检查 :肿瘤为息肉状突入腔内 ,灰褐色 ,5 cm× 3cm大小 ,表面有糜烂及浅溃疡 ,切面为黑褐色。镜下…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女性,60岁。患者因口腔无痛性肿物2年在门诊口腔科就诊。查体:营养较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正常。口腔右侧上腭硬腭部粘膜面局部隆起形成扁平肿物,可见约4cm×3cm×0 4cm黑褐灰蓝色不规则形斑块状肿物突出于皮面,境界清,质较硬,表面不规则、不光滑,局部活检易出血。病理检查:镜下被覆鳞状上皮粘膜内及粘膜下可见肿瘤组织表现明显的多样性,由富有胞浆的多边形上皮样细胞构成。核浓染畸形,大小不一,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增大,病理性核分裂相易见。瘤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黑色素颗粒。上皮样瘤细胞多呈巢状、条索状及弥漫分…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2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研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中老年,临床证状多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大体形态多呈息肉状,Fontana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显示出嗜银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100和HMB45均为阳性。结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在中老年患者应想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最后确诊特别是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素需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或电镜的支持。该肿瘤的组织发生可能来自食管粘膜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20.
邸永辉 《中外医疗》2009,28(5):74-75
目的分析及探讨原发性贲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原发性贲门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贲门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皮肤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免疫表型:肿瘤细胞Melan-A(+)、HMB45(-)、EMA(-)、LCA(-)、Actin(-)、S-100(+)。诊断同时必须排除其他部位如皮肤、眼等处的原发病灶。结论原发性食管胃交界处恶性黑色素瘤(无色素性)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治疗上首先采用手术切除,同时可辅助于化疗以及放疗、免疫治疗等。本病预后极差,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